:::
两厅院推出的户外演出,总是吸引许多人潮。(刘振祥 摄 国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画/十年演艺/两厅辉映/回顾与前瞻

叫「改」,路艰辛

专访两厅院主任李炎

两厅院成立已迈入第十个年头,十年的历程中,它成为了国内演艺的指标,然而定位的不明却一直影响著两厅院营运的方向。本刊特访李炎主任,回顾并前瞻两厅院面临改制的心情过程及未来经营工作的重点。

两厅院成立已迈入第十个年头,十年的历程中,它成为了国内演艺的指标,然而定位的不明却一直影响著两厅院营运的方向。本刊特访李炎主任,回顾并前瞻两厅院面临改制的心情过程及未来经营工作的重点。

两厅院成立已近十年,曾经走过什么样的路程,可否请主任择要敍述一下?

两厅院之设立,是我国文化史上一项空前的创举,从它建造开始到目前为止,确是经过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路程。

两厅院于七十三年开始建造,七十六年十月正式开幕。在此之前,它是以「筹备处」来运作,开幕的当年,行政院曾将两厅院定名为「国立中正文化中心」,并将其管理处组织条例送请立法院审讲,但在立法院仅获一读通过,以后即未再继续完成立法程序,因此两厅院无法成为正式机构,仍以「筹备处」身分经营,一直到八十一年,行政院深感如此拖延,遥遥无期,只好以颁布「暂行规程」的办法,将两厅院筹备时期结束,而将它确立为公务单位,是属于教育部的社教机构。可是在同一年内,行政院又决定两厅院宜改为财团法人,所以又进行拟订设立财团法人条例的草案,先由教育部分批以座谈会方式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然后加以汇整,在拟妥草案后再经教育部审核,又经文建会复议,然后由行政院通过,并于八十三年八月初送请立法院审查,至今两年有余,立法院仍没有进行讨论。

从以上的史实可以知道,两厅院以「筹备处」营运实际有七年多之久(即七十四年至八十一年),然后以权宜办法成立机构,但又面临改制,直到现在为止,定位问题仍不知有何结论。所以我认为它所走的路程可称曲折而艰辛。

由于定位问题未决,两厅院遭遇到那些困难?

定位问题涉及两厅院组织架构及营运方式。当两厅院在筹备处时期,正式人员编制仅五十八人,等到八十一年正式为公务机构,由于又要改制,所以正式员额仍只核定五十八人,这就是受了定位问题未决的影响,并非公务机构的常态。

事实上,以两厅院工作的需要,五十八人的额置是不够的。因此,以专案呈请以约聘雇人员补充,此类人员为数竟达一五〇多人,反而形成两厅院人员之主力。最近几年行政院实施人事精简政策,依照规定应先将约聘雇人员大量裁减,于是又遭遇到裁员的压力。

在财务制度方面,两厅院所处的境遇也是非常特殊。为了顾及两厅院业务的特性及期望在运作上产生灵活的功效,政府于七十八年将两厅院财务结构定为「作业基金」,后来于八十二年又再度颁订「作业基金收支保管及运用办法」,将这项基金总额定为新台币卅亿元,惟两厅院历年的经费仍须编列预算,经核定后一并送立法院审议,但在通过后并非照数拨付,而系每年以不定额方式核发,不足之数以专案奉准向中央信托局借贷。

「作业基金」方式是在两厅院有足够收入情形下可有灵活运用的功能,但两厅院每年营运收入总额约在一亿两千万左右,此数支付人事费尙嫌不足,先天因素即注定「亏损」。在未照预算拨发经费之情形下,逐年累积,这种「亏损」亦随著增加,直到目前为止,总数已超过七亿,于是被误认为两厅院「经营不善,亏损累累」,这是非常不公正的指斥。

为了使「亏损」不再扩增,两厅院曾三度请求恢复公务预算,俾使财务照一般行政机关通例正常运作,但又由于面临改制,这项请求无法如愿。为了防止「亏损」扩大,从八十六年度预算开始,教育部以补助款方式拨付,但财务结构未变,所以此项基本问题仍然存在。

由于定位问题久悬,对于未来的营运如何计划,常令人不知何去何从,如果改制成功,旧有组织如何调整,有无预作适应准备之必要?在行政管理方面应有何种变革?这些事目前仍难著手。尤其是中心同仁面临改制,对于将来的去留或个人生涯规划均难有明确预知,心理上造成不安,对于工作士气与效率自然会产生影响。

政府决定将两厅院改制为财团法人有什么优点,是否最适合两厅院的业务运作?

政府于八十一年在政策上已决定将两厅院改制为财团法人,这项决策是经过长期审愼考虑的。我想最基本的理由是两厅院主办表演艺术业务,其性质与一般行政机关不同,如果以通常公务单位的方式来管理及运作,则将缺乏弹性,有许多事窒碍难行。目前世界各国虽也有以公营机构来推展表演艺术,但大多数还是以财团法人或基金方式来运作。

我想,改制为财团法人之好处可能有以下几种:

1.财团法人以政府补助之创设基金来设立,将来所须经费只可动用孳息。另两厅院财产系国家所有,其维修费由政府补助,其他支出则须由新组织自行设法,如此政府可逐渐摆脱巨额之财务负担,将来财团法人之经营原则上应求自立自足。

2.财团法人组织将容纳社会各界代表,而非完全由政府管控,故其自主性较强,此种结构可使参予推展表演艺术的层面扩大。

3.在生存竞争之压力下,新的组织必须开源节流,以求自立,从而其工作效率必须提高,服务品质亦将改善。

4.由于公务束缚取消,在物色人才及制作节目方面可有较大之弹性,并力求实际效益。

当然,任何机构或企业之成败必须有其主观及客观之条件,两厅院在改制之后,自然有其新的困难及问题发生,此事仍须有赖政府大力辅导及各界支持,才能创造出新的局面。

由于公营事业民营化是现代的潮流所趋,从长远观点,财团法人模型应是两厅院运作较佳的选择。

两厅院过去在演出方面以安排精致表演艺术为主,请问今后对于节目之制作及安排有无新的措施?

两厅院是国家具有代表性之艺术殿堂,因而所有演出必须具有相当水准,此一原则似不能大幅改变。在节目制作及推广方面,两厅院过去曾经做过许多具有「文化使命」的工作,例如:

1.维护及发扬传统表演艺术;

2.扶植具有业绩及水准之表演团体,并对「艺坛新秀」积极协助;

3.安排各种具有社教意义之节目;

4.顾及民众需求,透由户外演出来培养艺术人口。

以上的工作反应两厅院本身所扮的角色,今后无论它的组织结构如何,我想仍难远离提升文化及充实国民精神生活之使命。

至于哪一种节目比重多少,或有调整的可能,由于表演艺术种类繁多,所以安排节目必须顾及均衡,而不可偏废。

关于外国节目之引进,由于过去大型节目成本太高,造成亏损甚大,不宜任意安排,今后此种节目演出似须依照几种情况来办:

1.避免专程邀请大型团体来台,如顺道来台以减少支出;

2.选择适当节目与民间表演团体或推广公司合作;

3.在获有相当赞助之情况下再行考虑办理。

这几年来,由于外界申请使用场所之需要增加,因而两厅院之档期尽量开放让表演团体及企业使用,上年度自制节目仅占百分之卅五左右,而外租节目则约占百分之六十五,两厅院减少自制节目一方面在使演出亏损减轻,一方面可提供外界更多使用场地之机会。至于以何种比例为宜,似乎无法固定,因为节目制作及安排涉及的因素太多,有些可以预定,有些是临时发生,各种机缘及变动均会涉及。惟无论如何,两厅院恐不宜仅具管理场地及出租场地之功能,也无法完全制作自己的节目上演,如何调整要看实际需要及各种条件来加规划。

两厅院未来工作方向如何?

这一个问题在两厅院未定位前是不好明确预测的。因为未来两厅院仍维持为公务机构或改为财团法人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其结构与营运方式必然有别。惟无论如何,两厅院的前程如要有好的展望,它必须先使自己体质强化,就像人们的身体一样,体质强了,不易生病,各种传染也有抵抗力来防卫,否则就不时会有不健康的状况发生。这些体质要素包括工作的观念、组织系统、人力素质、办事效率及争取支助的能力等等。所以两厅院要有好的业绩必须以企业经营的方局来推动业务,希望各界基于发展文化的宏旨,共同来给予它匡导与支持,以期在它走入第十个年头以后,能有美好的远景。

(本刊编辑 李立亨采访)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国立中正文化中心组织

主任

副主任

企划组

表演节目之规划及审查;表演团体之协调、联系、接待、外租节目档期之安排及附属团体之经营管理;节目之促销、宣传刊物之设计、编辑等。

演出组

节目演出之规划、管理、执行;演出设备之维护、管理及操作。

推广组

前台服务、票务参访、导览及接待事项。

工务组

空调、给水、照明、安全监控设备等之操作、维护与管理,建筑物之维修、特殊音响及噪音控制等事项。

资讯室

电脑硬体设备之维护管理,电脑软体之规划与开发;营运资料之处理与分析等事项。

图书室

图书视听资料之采编及管理;本中心演出相关资料之保存、利用及阅览服务等事项。

秘书室

硏考、机要、文书、印信、出纳、庶务、财产保管、警卫安全、环境美化、清洁维护及其它不属各组、室事项。

驻卫警察队负责门禁安全及管制等事项。

人事室

依法办理人事管理事项

会计室

依法办理岁计、会计事项,并办理统计事项

附属表演团体

 

各种委员会

 

大事纪

1975

.先总统 蒋公中正逝世。

.中正纪念堂筹建小组成立。

1984

.行政院核准成立「国家剧院及音乐厅营运管理筹备处」。

.教育部发布「国家剧院及音乐厅营运管理筹备处」组织规程。

1985

.「国家剧院及音乐厅营运管理筹备处」正式成立,借用国立台北商专行政大楼六楼作为办公处所,由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周作民先生兼任筹备处主任。

1986

.结构体工程完工。

.由原国立艺专校长张志良先生接任「国家剧院及音乐厅营运管理筹备处」主任。

1987

.中央文化中心筹建指导小组第七次委员会议,决议两厅院订名为「国立中正文化中心」建筑物名称订为「国家戏剧院」及「国家音乐厅」。

.国家剧院及音乐厅营运管理筹备处进驻两厅院建筑物内办公。

.国家剧院及音乐厅营运管理筹备处正式接管两厅院.展开营运管理工作。

.两厅院正式启用及开幕,启用典礼由中央文化中心筹建小组正、副召集人周宏涛先生及毛高文先生分别主持国家剧院、音乐厅的启用剪彩。开幕典礼由李副总统登辉先生及行政院长兪国华先生主持揭幕仪式。

1988

.主任张志良先生请辞获准,由刘凤学女士接任。

.周年庆开放参观。

1989

.分销点连线同步售票作业启用。

1990

.男高音帕华洛帝在国家音乐厅演唱并在广场同步转播吸引数万名观众观赏。

.与公共电视签订合作录影转播合约。

.主任刘凤学女士奉准退休。

.行政院借调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胡耀恒先生接任主任。

1991

.本处自制节目第100万观众产生。

.卡列拉斯在国家音乐厅演唱,并在广场同步转播,李总统登辉先生莅临观赏。

.台北爱乐节。

1992

.教育部发布国立中正文化中心暂行组织规程,并废止国家剧院及音乐厅营运管理筹备处组织规程。

.提供电话预约购票服务。

.出版表演艺术杂志。

.设立表演艺术图书及视听资料中心。

1993

.主任胡耀恒先生借调期满,由李炎先生出任主任。

.第一届台北国际艺术节。

.会员制电脑语音预约购票系统。

.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在音乐厅演出,并在广场同步转播,约有六万名观众欣赏。

1994

.财团法人中正文化中心设置条例草案送立法院审查。

.第二届台北国际艺术节。

1995

.第三届台北国际艺术节。

1996

.举办大型学术性硏讨会:「音乐台北」音乐创作──作曲硏讨会、南岛语系民族音乐硏讨会、传统音乐的过去与未来、两岸传统戏曲现代化硏讨会。

.接受文建会委托办理「国际乐展」。

.接受文建会委托办理「音乐台北」音乐创作比赛。

.信用卡刷卡购票服务。

.设置自动传真回复系统。

.举办流行音乐是否可进入两厅院演出公听会。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