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们都听过「人类因梦想而伟大」,而「敢梦想」的意思,就是敢想平常所不敢想,敢想常人所不敢想。
小丑,事实上,就一直都在提醒我们,用不一样的角度来看世界。
十年前的春天,每个礼拜二下午,我在纽约大学,上奈及利亚黑人教授开的《节庆与表演》。只有五个人的课堂,每个人都得轮流发言。我的英文和发言勇气,因为这门课而从我所期望的「渐悟」方式,倏忽变成「顿悟」,而可以微笑地慢慢说出:「节庆是一种表演,节庆中的人,不管自己有没有发现,通通都是表演者。」
每个礼拜,我们要读超过二百页以上的资料。俄国文学理论家巴赫汀(Mikhail Bakhtin 1895-1975)关于中世纪嘉年华会、幽默和通俗文化的理论,让我完全惊艳:「嘉年华会里面所出现的嘲弄都很真实,因为,事实往往一体有两面。透过嘲弄和狂欢的气息,世界颠倒了过来。我们看到的是,平常不会去接受的另一种真实。笑,让每个人都变得平等、坦诚和丰富。」
笑,让人变得丰富
五年级生在国中时代,大概都会读到,「幽默」是林语堂在民初开始倡导的。我们往往认为,幽默最重要的功能在于拉近距离,让自己受欢迎。其实,幽默和欢笑的态度,不仅能让嘉年华会中的芸芸众生,发现正常秩序翻转之后的无限创意。平时,幽默和欢笑,就可以让人脱离社会与自我的惯性束缚。
其实,嘉年华会中的小丑人物,不就一直在提醒我们:「笑,让人变得丰富」。剧场中的丑角人物,也在提醒我们,他们的玩笑话,根本就是最真实的话。
「提醒」?是的。提醒。
因为是提醒而非强调,观者反而会得到空间去慢慢咀嚼。因为是提醒而非教导,观者所会得到的影响反而更深远。
丑角的造型,已经在告诉我们,他们不是俗世中人。马戏团里的小丑,让我们一看就想笑。戏曲舞台的丑角一亮相,我们就知道,他待会儿将因出错而让人欢笑。丑角的造型与动作,已经说明,他的看法会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世界,可以有不一样的看法。
十六世纪开始盛行的「义大利即兴喜剧」,往往就是透过几个固定的丑角人物,带上面具,对政治、性别、生活、社会,来发表嘲讽而又引人发笑的看法。几年前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达利欧‧弗(Dario Fo),就是编导演义大利即兴喜剧丑角的高手。经由丑角来针贬时事,并带给观众欢笑,早已是剧场的主流之一。
这年头,傻瓜供过于求
莎剧《李尔王》中的老国王,要借由三个女儿说出她们有多爱他来分封国土。最后,却落得孤伶悲惨的地步。随侍在他身旁的弄臣说:「这年头,傻瓜供过于求,聪明人个个变了糊涂。顶著一个没有思想的脑袋,个个只会依样画葫芦。」弄臣没有说错。贵为国王的李尔,他的行径其实才像傻子。
卓别林在电影里,素白的脸配上胡子,再加上小礼帽和大鞋子,整个人充满善良的光芒和喜感。他常因「憨直」和善良而被欺负,我们在欢笑中,却会肃然意识到人类的劣根性。同时,也更确信,「简单」是非常珍贵的人生态度。
有的时候,丑角的造型会与丑陋、或怪诞画上等号。但是,我们反而会在其中发现惊人的想像力。悲剧英雄的遭遇和困境,让我们在恐惧和担心之中获得情感上的洗涤。喜剧和嘉年华会中的丑角或「丑角」,则让我们意识到生活脱轨而行之后,想像力可以更加海阔天空。
喜剧和嘉年华会,总有著「无伤害原则」作基础。人们在不损及生命安全的界限之内,当然应该享受生命的美好。当我们的生活态度越来越严肃时,我们的想像与创意,反而会更加地萎缩。不能试著多以「笑」的态度来看世界,那才真的是供过于求的傻瓜。
发现A型创作者
最近几年,企管界经常提到「A型团队」或「A型管理人」(也就是一只脚涉猎美学与创意,一只脚则实践商业管理思维),可以为产品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
感性与理性/开放与封闭/柔软与严格……原本就是态度的一体两面。接受嘲弄和讽刺、欣赏单纯与真实,确实可以在理性思维之外,提升我们的想像与创意能力。表演艺术或文学的创作者和观众,其实也可以因为接受不同角度的思维,让自己变成「A型观众」或「A型创作者」。
嘉年华会的狂欢氛围、艺文创作里的小丑和丑角身上,都可以让我们发现世界的另一面。人类固然会因梦想而伟大,人类更会因为小丑而伟大。
因为,小丑会提醒我们去做不一样的梦。
文字|李立亨 美国纽约大学表演学艺术硕士,「绿光剧团」团长,「优人剧团」及「当代传奇剧场」艺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