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原子博士》首演的当时,邻近的矽谷圣荷西美术馆正在进行以《科学怪人》Frankenstein为主题的展览。
其实这是一个完全合理的艺术与社会结合的现象,因为到圣荷西来,你期待的是一个高科技的城市,而《科学怪人》这部小说,其实是一部结合文学、科学的完美著作。既然来到这里,就来感受一下在科技撞击之下带来的文化创意。
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刚好满六十年时(编按:二○○五年十月一日),美国作曲家亚当斯(John Adams)发表了他的歌剧新作《原子博士》Doctor Atomic,就选在美国离亚洲最近的加州旧金山歌剧院举行首演。至于这是一部反省或告白的艺术作品,就由时间去仲裁吧!
科技与艺术的结晶
就在《原子博士》首演的同时,邻近的矽谷圣荷西美术馆正在进行以《科学怪人》Frankenstein为主题的展览。
其实这是一个完全合理的艺术与社会结合的现象,因为到圣荷西来,你期待的是一个高科技的城市,也许它有财力可以请世界顶尖的音乐家来演出,或是举办像莫内、梵谷等艺术家的名画展。但它却选择了具挑战性的创作,因为《科学怪人》这部小说,其实是一部结合文学、科学的完美著作。因为圣荷西市知道,如果您要看欧洲的名画,你会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或是巴黎的罗浮宫,既然来到这里,就来感受一下在科技撞击之下带来的文化创意。而圣荷西市除了美术馆之外, 在对面也有一栋高科技博物馆。
像这样科技与艺术的结晶,让人不禁想到瑞典的诺贝尔先生。
诺贝尔本身是科技人,然而在他孤独的一生中始终没有与他心爱的人住在一起过。纵使他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寂寞的他最大的精神安慰就是书籍,所以在他的遗嘱里吩咐一定要在他的诺贝尔奖项里要有文学奖,无论是哪一个文化下生产出的文学,只要是给人类带来光明面的优秀作品,都要列入得奖的可能。
诺贝尔奖得主与表演艺术
第一届的文学奖得主是当时没没无闻的法国诗人普吕东(Sully Prudhomme, 1839-1907),这位诗人其实也是位单身汉,因为他无法与初恋的对象结合,所以他在深信人间有柏拉图式的爱情下写出了感人的诗句。在他未得到诺贝尔桂冠时早已被当时的音乐家佛瑞(Faure)发现他的作品,以他的诗写了多首优美的歌曲。过了十一年,一位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Meaterlink),也就是在十九世纪末提供法国作曲家德布西(Debussy)写下他唯一的歌剧《裴里亚斯与梅丽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e的剧本,也被封上了桂冠,后来还有与古典音乐结下一辈子缘份的罗曼.罗兰(Roland)、赫曼.赫塞(Hesse)等人,一直到二○○四年的得主叶利尼克(Jelinek)本人还是位钢琴老师。
当然,我们更不能漏掉一位与古典音乐有著特殊关系的得奖主,就是在一九九四年封上桂冠的大江健三郎。
大江先生在四十几年前娶了一位美人,但是老天爷却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生了一个严重残障的儿子。这对他写作的方向与内心的思考是有一定的影响,而他与太太给这个儿子除了无限的亲情以外,另一个人生大礼,就是音乐。现在这个儿子已经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而大江先生在他最近出版的随笔集中提到,他自从得奖之后,有许多与其他领域得奖主见面的机会,让他觉得获益许多,所以他给青少年的建议,就是无论你是理科或文科的学生,升上了高中或大学,还是要与不同领域的朋友保持友谊,因为无论你学什么,你都是「人」。 如果能够互相以不同专长而能彼此确认做人的共通基础,这样才能凝聚成为大的力量。而且再深奥的科学还是要能够以一般人能理解的方式去解说,这样的社会才会幸福,不是吗?
并不孤单的一首诗
《科学怪人》的作者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的先生, 也就是天才诗人雪莱(Percy Shelley)在他很著名的一首诗《爱的哲学》Love’s Philosophy里有这么一段话:
青春之泉与河川结合,河川与大海相遇之后,再与无尽的蓝天连接,成为甜美的爱情,这个世界没有一件事物是孤单的……。
当然这首诗也被写成歌曲,因为只是一首诗,也未免太孤单了。
PAR名人档案室
约翰‧亚当斯
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美国的麻州,是继柯普兰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二十世纪美国作曲家。曾任旧金山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后来更为成旧金山交响乐团的首位驻团作曲家,作品倾向极简风格。主要代表作包括歌剧《尼克森在中国》(1987)、《克林霍夫之死》The Death of Klinghoffer(1991),及由纽约爱乐委托,为纪念九一一攻击事件而写的《灵魂转生》,第一夫人吴淑珍女士二○○二年赴美时,亦曾在林肯中心观赏此作品。
歌剧《原子博士》(2005)刻画美国「原子弹之父」欧本海默在一九四五年主持原子弹秘密试爆前后二十四小时的心情,亚当斯费时五年完成。
Zoe佐依子
专业训练之歌剧演唱者
美国茱丽亚音乐学院学士硕士与驻校歌剧中心训练成员
国际比利时依丽莎白声乐大赛铜牌奖得主
在欧美歌剧院期担任主唱与钢琴排练伴奏
2003年获遴选为行政院文建会第一届赴英之文化创意产业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