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凄美壮烈的历史故事为骨干、以艺术总监黄正铭设计的音乐为血肉、再以「跨领域艺术作品」为方向,《十面埋伏》自始便以「大」为追求。但这终究是「音乐」——以乐器为工具的艺术品,但其中关于乐器的考量却最不完整。
采风乐坊《十面埋伏》
3/10〜12
台北社教馆城市舞台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采风乐坊终于在去年年底推出豪华巨作《十面埋伏》,或许因为首演地不在台北,未引起太大的注目,今年三月终于再度轰轰烈烈端上台北城市舞台。
整部作品最引人入胜的无疑是独奏家炫技的片段,灵魂人物林慧宽的琵琶尤其凝聚了最大的能量,无论独奏或领衔弹拨群,都在在绽放出慑目之光彩。此外,笛子与唢呐也是使整个演出大大加分的部分,而穿插全剧的各组小型重奏,无论在弹奏技巧或是舞台呈现上,也都可圈可点。可惜此剧以〈萧索〉拉开序幕,一路上所营造出的史诗氛围却在第六段〈四个梦〉破坏殆尽,原本此段的嬉笑戏谑在整个上半场的铺陈中即显得突兀无比,演出者生涩的「诙谐」也让此段更加尴尬,待笑闹桥段结束,却画蛇添足再加一记「回眸一闹」,终使壮阔格局烟消云散。
数大非美、声大非雅
以凄美壮烈的历史故事为骨干、以艺术总监黄正铭设计的音乐为血肉、再以「跨领域艺术作品」为方向,《十面埋伏》自始便以「大」为追求。除了采风各团悉数出动以外,采风乐坊征选了各方好手长时间集训,加上肢体导演训练舞台上的肢体演出,这出被谓之「东方器乐剧场」的作品,欲在表演艺术型态与重量上开创新纪录的企图,显而易见。
但这终究是「音乐」——以乐器为工具的艺术品,但其中关于乐器的考量却最不完整。所谓不完整乃乐器的独特性虽然清楚且完美地被展现,融合性与对比性却显然地被忽略。本剧的配器以量取胜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在第九段〈十面埋伏〉这首琵琶的经典作品中,琵琶群同奏该曲,视觉上磅礡无比,听觉上却十足可惜了这首名曲,而观众也因此无法真切地见到主奏林慧宽在这首作品上的造诣。这首经典作品中所呈现的琵琶的各种情绪、面貌,所有应该在每一个余音中被累积的张力,都因为「群奏」而完全消失。
此外唢呐虽具细腻与缠绵绕指的特性,却总被派任在一片嘈杂中,为主旋律杀出一条生路,打击乐则总以强大的声量「助长声势」。即使在柔美的片段中,整体仍然维持著相当高的音量,齐奏的乐器数量也偏多,在音量与数量的对比微弱之下,到了真正的高潮与焦点处,则显得欲振乏力,此因应关系使得作品的精致度大打折扣,而精致度却是作品艺术性的指标。
跨界的迷思、突破的方向
近年来,为了吸引观众,众家纷纷制作跨界作品,然而「跨界」乃因艺术品本身需要透过他类艺术的元素,方能呈现创作目标而有的「撷取—融合」之工作;并非摘取各类艺术华美的果实置于一袋,压缩挤汁而出的「新产品」。力求创新是可贵的精神,实践创新更需强大的能量与毅力,「东方器乐剧场」在本部作品中成形,期待在持续突破的努力中,音乐的本质与艺术追求更见积极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