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音乐节作为恒久的纪念式
创立于二○○二年的「统营国际音乐节」,是为了纪念出生于此地的作曲家尹伊桑而设,在德国歌德学院的支持下,音乐节结合国际大赛、学院乐团、推广教育、青年作曲家培育计划等,成功打造出亚洲最重要的当代音乐重镇。今年音乐节的主题是「命运」,以尹伊桑、两位驻节作曲家为经、管弦乐团、室内乐、独奏独唱等为纬,再置入韩国音乐家与外籍音乐家的各种组合,交织成极为多元的音乐节节目。
创立于二○○二年的「统营国际音乐节」,是为了纪念出生于此地的作曲家尹伊桑而设,在德国歌德学院的支持下,音乐节结合国际大赛、学院乐团、推广教育、青年作曲家培育计划等,成功打造出亚洲最重要的当代音乐重镇。今年音乐节的主题是「命运」,以尹伊桑、两位驻节作曲家为经、管弦乐团、室内乐、独奏独唱等为纬,再置入韩国音乐家与外籍音乐家的各种组合,交织成极为多元的音乐节节目。
单就音乐和演员,《二人静》已是一出标竿性的当代歌剧,当然加上舞美设计能够让「歌剧」更完整,然而当代音乐最迷人之处,即来自抽象的美以及抽象带给观者的想像空间,可惜原本应该让这出歌剧更完整的设计,反而是最显著的败笔,期待未来能看到真正与细川俊夫音乐美学产生共鸣的舞美设计。
去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当代音乐节(Biennale Musica 2017)于九月底至十月上旬举行,现任音乐节艺术总监伊凡.菲德烈以年度主题「东方!」邀请中国、日本、韩国及亚裔作曲家,并以史托克豪森的Inori作为开幕演出,而这次的「金狮终身成就奖」得主是中国作曲家谭盾,他也是该节金狮奖首位亚洲得主。在节目策画上,菲德烈让当代音乐节因透过展演青年世代的作品而紧密与国际乐坛动态相扣,更在引进国际节目的同时,也为义大利新世代引进活水与刺激。
韩国的文化软实力,透过影剧、流行音乐、电玩的散播,早已为世人所熟知,但韩国在表演艺术与传统音乐的推广上,也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如「韩国艺术经纪服务」(KAMS以「首尔表演艺术市集」、Journey to Korea Music等活动让各国表艺业界人士认识韩国音乐;而在韩国最大综合音乐节全州国际音乐节的策划与执行中,也可看到政府与业界对传统音乐传承与创新的重视,及在全民参与和艺术质地上的平衡。透过作曲家暨独立策展人林芳宜对上述活动的第一手观察,让我们认识对韩国如何为音乐文化打造未来。
韩国官方公布的廿四个音乐节中,依规模大小,蔚山世界音乐节名列首位,首尔的流行音乐节次之、加平的Jarasum国际爵士音乐节排名第三;以综合型音乐节排名的话,全州国际音乐节(以下简称JISF)的规模最大,且远远超过同类型的音乐节,一方面JISF最主要的支持者为地方银行,另一方面则是音乐节的策展理念。 韩国音乐的全集 为青年音乐家造桥 如果说Journey to Korean Music是精选辑,那么JISF就是韩国音乐的全集,至今举行了十六届的JISF以象征韩国文化根源的全州为据点,最高行政主管为银行家KIM Han,节目内容与艺术方向则委由三年一任的艺术总监统筹规划。现任艺术总监朴在千(Park Je-chun)自二○一四年起接掌,在第一任任期期间,透过个人长久经营的国内外网络,加上强大的音乐节制作团队、行销宣传团队,联手让JISF除了是一个丰盛精采的音乐节之外,更为韩国青年音乐家铺设一座桥梁。 然而在笔者连续三年的观察中,JISF最可贵的并非仅于为青年音乐家带来国际网络与曝光机会,而是作为一个超大型展会,在提供全民众的艺文参与和音乐表演的艺术性之间,取得了绝佳的平衡,同时在这个平衡上,实践传统音乐的保存与创新的理想。三年中,仔细观察各类型节目的观众和民众反应,也印证了笔者长久以来的一个观点:如果主事者不先画地自限或说圈地自保,而是以开放的观点提供艺术的各种面貌,那么民众也自然能够接受各种传统、各种创新。 以二○一四年获选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农乐」(Nogak)为例,二○一五年JISF的主题策画以农乐为核心,有向五大家农乐国宝艺师致敬的正式售票演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乐队竞演、还有农乐四物的创新演出。而每年JISF固定系列为「板索里大师」和「青年板索里」,大师们为售票专场、青年艺师们则在森林小舞台,大师专场将观众席搬上舞台,虽然席位只有三百席上下,却一定动用大型剧场等级的舞美和灯光设计,在还原传统板索里近身围绕聆听的传统时,提供了现代剧场才有的声光艺术,这是朴在千一贯的理念:为现代观众打造的传统艺术。而青年板索里艺师们,大多是刚开始演艺事业,每个人背后都至少有一位大师作为导师和业师,在森林舞台中演出,锻炼和观众的互
以韩国传统音乐为基础的全州国际音乐节,不仅向国人推广展示板索里、散调、农乐等多种传统音乐表演外,也透过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的结合,表现出传统音乐繁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以此建立国际连结平台,透过作品邀演与合作计划,有效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以Color of Sori为主题,将音乐节披展成一张画布,挥洒来自世界各国音乐的色彩。
在新世代的钢琴家之中,李宜珍是少见在教学之余,仍持续戮力于当代作品的演奏家。她曾获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g)音乐比赛首奖、义大利国际钢琴大赛Citta di Cercol 与德国Nigun 等奖项,并于一九九八年获选台北国家音乐厅「乐坛新秀」。李宜珍自二○○四年学成归国之后,即展开密集的演出活动,除了定期举行独奏会以外,还相当积极参与室内乐演出,尤其为本国作曲家发表新作,积极在海内外积极介绍国人作品。李宜珍目前任教于各级音乐系所,并为中华民国现代音乐协会会员。 此次独奏会,除了莫札特、贝多芬与萧邦等三首古典作品以外,也将演出作曲家潘皇龙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子声的《南、乐lla》及苏凡凌、宋婉华等人的作品。声乐家林玉卿并将协助演唱潘皇龙之作品。(林芳宜)
来自维也纳的「靓女郎吉他五重奏」(Gitarrissima),是由五位美丽的演奏家组成的吉他五重奏乐团。这五位毕业自维也纳市立音乐院与维也纳国立音乐暨表演艺术大学的高材生,二○○二年以罕见的吉他五重奏编制与灿烂的音乐呈现,赢得在德国欧斯纳布吕克举行的Open Strings大赛后,随即在欧洲展开职业巡演,足迹遍及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克罗埃西亚、英国、卢森堡、土耳其等等。 「靓女郎吉他五重奏」的曲目除了经典古典音乐外,也收录了不少稀有曲目,这些平时鲜少被演奏的作品,经由靓女郎的改编与诠释,呈现出人意表的新面貌。再者,虽然成团于维也纳,团员却来自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不同的国家,国际性的组合为五重奏带来更多的活力。短短四年中,靓女郎已经录制了从巴赫、韦瓦第、舒伯特、罗西尼、布拉姆斯、蒙第、法雅等作曲家作品,甚至还包括了当代作曲家维勒(Lars Wller)与探戈名家皮亚佐拉的作品。这次来台,她们将带来得到极高评价的舒伯特与韦瓦第之《四季》。(林芳宜)
甫获得二○○六年匈牙利巴尔托克国际合唱大赛总冠军的台北室内合唱团,首开国内合唱团先例,委托五位当代作曲家为其创作新曲。参与的作曲家有李子声、陈玫君、陈琼瑜、严福荣与钟耀光,可谓作曲界之少壮派,从李子声的《蝶恋花》、陈玫君的《我想写的诗》到钟耀光的《后现代的诗篇》,曲目诗意浓郁,未闻先醉。 此次音乐会将由作曲家们现身说法,解析各作品的创作理念与乐曲特色,这五位作曲家同时也都为国内知名的音乐科系教授,将在感性的合唱节目中,加入知性的探索旅程。(林芳宜)
教育无数英才的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教授、知名小提琴家苏显达,即将于全台展开返国二十年纪念独奏会。 苏显达曾拜在郑昭明、李淑德、陈秋盛、谢霖(H. Szeryng)、普雷(G. Poulet)等教授门下,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法国巴黎师范音乐学院,获小提琴与室内乐双文凭。这二十年间,苏显达投身于音乐教育之余,并一直维持演奏活动,合作过的音乐家与乐团包括傅聪、林昭亮、纽约爱乐室内乐团、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国家交响乐团等。除此以外,他并担任台北爱乐管弦乐团首席一职,更主持台北爱乐电台「迷人的小提琴世界」,可谓全方位的音乐家。 这次独奏会,苏显达将偕同钢琴家许耿纶,演出西贝流士、法雅、史特劳斯与台湾作曲家金希文等精采作品。(林芳宜)
本国作曲家金希文长年致力于作曲、指挥与教学,创作不缀,自一九七九年迄今,已累积超过百首作品,作品型态从室内乐到管弦乐、器乐曲到声乐曲,可说囊括了各种不同的类型。而这二十年来,金希文来自世界各地乐团与音乐家的委托创作几乎不断,合作过的乐团包括圣地牙哥交响乐团、温哥华交响乐团、西雅图交响乐团、德国Tripercussion Ensemble、日本Euodia交响乐团等等,并在多国电台播出。 这次乐展邀集国内知名女高音徐以琳、Sony Label 旗下大提琴家范雅志、打击乐家David Cossin 和钢琴家Andrew Russo,加上日本指挥家大山平一郎与国家交响乐团、音契室内乐团等杰出音乐家于一堂,分为室内乐与管弦乐曲目各一场音乐会,完整地呈现金希文音乐作品的精华,曲目包括为范雅志打造的大提琴协奏曲,以及最新的作品为钢琴、打击乐与大提琴三重奏《不确切的天空》,此首作品在台湾进行世界首演后,随即将至欧美各地巡演。(林芳宜)
当热情的西班牙遇到豪放的巴尔干风情时,不是动摇天地的壮烈,而是绕梁的美妙乐音。卡瓦缇娜二重奏的成员为来自波士尼亚的吉他演奏家阿萨巴吉契与西班牙籍的长笛家莫林内尔,这对夫妻档二重奏自从于一九九六年赢得鹿特丹青年音乐家大赛之后,世界各地的邀约便不断涌来,优异的演出更让许多作曲家为其量身打造作品。 这次来台,卡瓦缇娜带来前南斯拉夫作曲家塔狄契(Miroslav Tadic)的《四首马其顿传统曲调》,这位作曲家对台湾观众而言或许十分陌生,但塔狄契横跨摇滚、新世纪与世界音乐的曲风,相信会让初识塔狄契的爱乐者惊艳。另外,卡瓦缇娜拿手的皮亚佐拉,相当然尔也在这次的曲目中,演奏的是由阿萨德(Sergio Assad)为卡瓦缇娜改编的《四季》。 (林芳宜)
库普兰与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的弟子、二十世纪作曲大师阿德勒(Samuel Adler)这个名字,在学作曲的族群当中耳熟能详,因为他的代表作《管弦乐法》The Study of Orchestration中详尽的内容与实用的录音曲例,一直以来让学子们在迈向作曲家的路上受用无穷,可惜在台湾鲜少听到阿德勒的音乐。此次由东海大学主办,邀请阿德勒来台,不但将演出阿德勒作品,并将在北中南举行讲座,让台湾观众可以亲聆大师现身说法。 阿德勒出生于德国曼海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逃亡定居于美国,作曲师承库普兰、亨德密特,指挥则是郭瑟维兹基(Serge Koussevitzky)弟子。除了从未停滞的作曲与教学工作以外,他也担任许多国际交响乐团的指挥。无独有偶地,他的台湾高徒金希文也是兼具这三种身分的音乐家。阿德勒门下另一位国际级作曲家徒弟为大陆作曲家叶小钢。 这次访台音乐会将展演的作品为:中提琴协奏曲与神剧《择生命之路》,均为台湾首演,由钟安妮指挥东海大学管弦乐团暨圣乐团、赵怡雯担任中提琴独奏、陈珮琪与林建吉、洪圣钧担纲神剧中之独唱部分。(林芳宜)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配乐家布鲁诺.寇莱(Bruno Coulais)是个喜欢用人声的作曲家。无论是如放大镜般的《小宇宙》Microkosmos、或是浩瀚的《喜马拉雅》Himalaya,他所安排的人声在电影中总能营造出令人惊艳的质感。这部《白色大地》La Plante Blanche亦然,他找了有著爱斯基摩原住民伊努义族血统的女歌手依莉莎佩.伊萨克与来自魁北克的女歌手乔莲(Jorane)一起为这部白雪无垠的影片献声。 寇莱原为严肃音乐作曲家,一九七七年开始写配乐,他的古典训练在曲中处处可见,鲜少有配乐家在经过这么多年之后,仍然时时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白色大地》以伊努义族的吟唱展开片中主角北极熊的故事,弦乐群则展开白雪皑皑的大地;而一前一后、似飘荡有低沉的女声二重唱呈现〈熊的诞生〉La Naissance des Oursons 既温柔又诡异的生命之初。 寇莱屡次得到最佳配乐奖的原因,在于他有著严谨专业训练背景的技术,得以发挥他在声音与影像之间极其敏锐的直觉,在这张配乐专辑里,处处可「听见」极地的光,来自寇莱丰富的、不可思议的乐器运用。
音乐 专一的纯然美感─台北打击乐团「纯粹击乐」与国家交响乐团「新生代小提琴奇才列宾与NSO」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团体。没有喧哗的言语与鼓噪的宣传,总是在你正思忖著何时才能再听到他们之时,悄然地端著一盘佳肴现身。台北打击乐团一年一度的国人作品首演音乐会即将登场,一向重质不重量的台北打击乐团对于演奏首演作品更是精益求精,每每让首次见世的作品更加耀眼。今年受委托创作的作曲家有赖德和、黄婉真、金希文、钟耀光与洪崇焜。赖德和的《幻想非洲》延伸作曲家近年来所尝试的关于时间性的思考,而钟耀光则以自创的易经作曲系统融合了东西方的相异点,并延续去年新作《第五号鼓乐》的手法与风格,完成了今年这首给击乐六重奏的《第六号鼓乐》。世界首演是一首作品脱离作曲家之手开始真正参与音乐历史的起点,台北打击乐团的功力值得爱乐者亲临这历史的时刻。 小提琴家列宾(Vadim Repin)将与指挥麦尔(Uri Mayer)共同揭开NSO的年度乐季。列宾这次带来俄国作曲家萧士塔可维契的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首度与NSO合作的他,似乎有以这首音乐性与演奏技巧都具高度要求的曲目征服国内听众的企图心,列宾灿烂华丽的技巧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如何传达萧士塔可维契曲中扭曲的情感,却令人期待亲眼一见。曲目中还有英国作曲家艾尔噶(E.Elgar)相当有趣的《谜之变奏曲》Enigma Variation,试著闭上眼睛,听听艾尔噶的音符,猜猜看现在登场的是谁?(林芳宜) 舞蹈 放下婴儿油,回归客家母土光环舞集《平板》 如果我们把当今的舞团与舞蹈风格做成一张表,玩个连连看的游戏,那么,光环舞集,不假思索地应该会跟「婴儿油」连在一起。 二十年前,刘绍炉夫妇离开云门舞集另创光环,经过将近十年的摸索,终于在一九九三年发表《大地漫游》,柳暗花明一游惊人,奠定其「婴儿油上的现代舞」的招牌风格。而《奥林匹克》一作获得德国路德维表演艺术中心的「表演艺术创新奖」,更为光环打响国际名声,此后的系列舞作,除了闪亮可见的婴儿油,刘绍炉也据此整理发展出一套「气身心」三合一的舞蹈
音乐 摩登启动新的一年 年初 SARS肆虐,艺文界首当其冲、损失最惨重的「非常现代」音乐节又卷土重来了,在国内观众的殷切等待中,来自德国的摩登乐集将紧接在甜美的新年音乐之后,在台北演出一系列现代之音。这次的曲目没有太多变动,但是场次减少了,如欧陆当今正红的音乐剧《白纸黑字》场地从前次的新舞台换成国家戏剧院,却只上演一场。而这次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新增的部分,摩登乐集将带来一整场摇滚怪杰法兰克.萨帕的作品,或许可让台湾的爱乐者更加深切体会,在音乐的国度里,乐种的分界已经远远被排除在艺术的考量之外了。 二月两厅院音乐节目锐减,但却是「寥寥几场」重量级演奏会:相当受台湾听众欢迎的俄国钢琴家普雷特涅夫(M.Pletnev)这次带来的独奏会,单从曲目上来看,也许习惯内容「值回票价」的人会觉得太轻薄,但这也正是考验演奏者诚意与琴艺的好机会。指挥家艾拉.列汶带领NSO与贝洛夫(M.Broff)和鲁迪(M.Rudy)两位钢琴家则洋洋洒洒开出一桌大菜:浦罗柯菲夫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与布拉姆斯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贝洛夫擅长浦罗柯菲夫的音乐,而从鲁迪与罗斯托波维奇、史坦的钢琴三重奏这个经典组合来看,他的布拉姆斯也很令人期待。 台湾爱乐者久违的郑京和,这次经牛耳艺术公司力邀,将在林克昌的指挥下,与长荣交响乐团再度登上台北国家音乐厅。同样属于早慧的小提琴家,在婚姻与事业两者之间,来自韩国家庭的郑京和显然与来自俄国的穆洛娃有著极大不同的选择,婚后几乎在国际舞台上消失的郑京和,几年前曾被乐评家讥讽琴艺已随著走入家庭而灿烂不再,然而对于她的乐迷而言,再度聆听舞台上的她已经与聆听基顿.克莱曼一样,意义已在演奏技巧之外了。只是,包括日前从下榻旅馆闹事闹到两厅院台前幕后的甘迺迪,牛耳不时端上这类「非凡意义」的菜色,饶富趣味之余,似乎也是在低迷的艺术市场中持续往前奔驰的一种新法子?(林芳宜) 戏曲 提线偶戏,让过年很有趣─泉州市木偶剧团访台演出 新春期间能让大人小孩尽兴观赏的演出不多,将于一月底访台的泉州市木偶剧团,则会带来兼具艺术性与娱乐性的各
音乐 动荡贫穷年代里丰富的尝试─斯特拉温斯基《大兵的故事》 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后不久,当时流亡于瑞士、现代音乐先驱之一的斯特拉温斯基失去了与俄国金钱流通的可能性,生活顿时陷入了窘境。斯特拉温斯基论及这出戏的源起说︰「我与拉慕斯(C.F.Ramuz)最后决定要以巡回剧团的型态为基本,以最低限度的物资条件制作一出戏,这出戏必须能够因应各种演出场所,即便在很小的酒馆也能够上演。」剧作家拉慕斯根据俄国的古老童话,重新写出诗般的文本,而斯特拉温斯基则运用了大量的通俗素材,包括探戈跟爵士音乐等,这些在古典音乐里相当陌生的声响与传统的古典素材如进行曲、合唱等,交错编织出一种异样的美,如同作曲家布洛赫所言﹕「一个能将背弃、梦想与堕落表现出来的绝佳音乐样式。」而斯特拉温斯基为了成就一出可以阅读、玩耍以及舞动的作品,特地将音乐在整个戏剧当中的分量大大地降低,而发展出一种叙事体的剧场形式,这个形式日后也为剧作家布列赫特(B.Brecht)所深入发展。 这部作品被视为斯特拉温斯基尝试爵士音乐素材的重要指标,连乐器编制方面,作曲家本人也表示受到美国爵士乐的极大影响,每个乐器本身都同时也是爵士乐器,除了代替萨克斯风的低音管以外。爵士乐的影响与尝试在斯特拉温斯基日后的作品都可以看见。 《大兵的故事》虽然是部极有名的作品,但是完整版本的演出连在欧洲都少见,这次前文化局局长龙应台将担纲联系全剧的绳索「说书人」一角,另有新生代编舞家范瀞文与演员陈金煌的参予,而由江靖波带领的乐兴之时管弦乐团将呈现这首极具奇特美感的乐曲,一出来自上世纪前卫艺术家的跨领域杰作,喜欢舞台呈现的你岂能错过?(林芳宜) 舞蹈 迎向未知的精神旅程古名伸舞团《出走》 对于这个作品,最直觉的联想会是离家出走;但若用广义、甚至天马行空的方式来解释「出走」的意义,会更接近编舞者古名伸的想法。 「我从没有真正离家出走过。」对古名伸而言,出走意谓著离开原点。当她对台湾、对舞蹈萌生的诸多问题无从得到解答时,她去了美国念书;当她对学院派的舞蹈不再满足时,她找到了接触即
【音乐】 五月风情,品味独奏正当时 经过SARS与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狂风般的席卷之后,五月,是个适合听听独奏小品的季节。 堪称身怀德奥传统精华的德慕斯(Jorg Demus)、阳光男孩田波(Sergio Tiempo)及银发族的史兰蒨斯卡(Ruth Slenczynska)将各自呈现钢琴世界里不同的面貌。 两厅院推出的独奏家系列将由两位乐坛老将率先上场:苏显达与刘荣义,不同于苏显达严谨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刘荣义这位国内第一把交椅的双簧管演奏家将呈 现多媒体的演出。另外在马勒系列中受到瞩目的乐坛新秀翁千琇,爱乐者将在五月听到她的独奏会。而一直在教学外,仍努力不懈持续舞台演出的长笛演奏家阮馨 仪,在这个月里也定下了春季独奏会。无独有偶的,小提琴家陈幼媛的「法国时光」,将使初夏的台北充满法式的呢喃。 独奏音乐会或许没有管弦乐或是室内乐音乐来得「声光俱佳」,然而独奏却是最能直指人心的方式:音乐之于演奏者与听众、演奏者之于听众与音乐、听众之于音乐与演奏者,到底会呈现什么样的效应或平衡呢?五月,是个适合体验的季节。(林芳宜) 现代人思维的自然回归「后现代」的音乐、美术与建筑讲座音乐会 因为SARS病毒的肆虐,使得台湾首届现代音乐节在最后一刻化为乌有。幸好即将在实验剧场展出的「后现代」讲座音乐会,将带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一窥现代人的文化风景。 什么是「后现代」﹖它与「现代」有何关联与不同﹖诚如策划者陈汉金博士所言:「现代」反映出没是的徬徨与焦虑,而「后现代」则流露出对于即将来临的「新世代」(new age)天真、乐观与期盼的情怀。 「后现代」的艺术里没有「现代」艰涩难懂的语汇,没有创作技巧的竞技,只有现代人自然流露的思维,是「现代艺术」披荆斩棘之后的一种精神回归,是追寻文化根源的一种展现。 此次讲座除了有彭广林、姜智译、何君恒、吴世杰、陈诗愔担纲的弦乐四重奏与钢琴演出外,更邀来美术界的顾士勇、建筑界的陈天祐,观众将可从视觉与听觉的经验中领略「后现代」的美。(林芳宜) 【
音乐 夏日图清凉,听爵士去─两厅院爵士音乐节 夏日炎炎,来点轻松的吧!燕尾服、高跟鞋、正襟危坐、一板一眼,全部收到柜子里去渡假吧!比利时国宝爵士大师与口琴演奏家图兹.席勒曼斯首度来台,这位出生于一九二二年的大师,本名尚(Jean),以偶像Toots Mondello和 Toots Camarata之名为艺名。三岁起便学习手风琴,后来改玩口琴与吉他。早期追随强哥.莱恩哈特(Django Reinhardt)的风格,以演奏吉他加上口哨声的旋律著称。曾经跟随班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在欧洲巡回,因此被古德曼所发掘,随后并移居美国。曾经与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乔治.雪林(George Sharing)、比尔.艾文斯(Bill Evans)、昆西.琼斯(Quincy Jones)、贾寇.帕斯托瑞斯(Jaco Pastorius)等著名爵士大师们合作。但是图兹.席勒曼斯真正的贡献却是将口琴带入爵士乐,将口琴演奏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次席勒曼携同迈可‧岱尔菲罗(Mike De Ferro)三重奏一起前来,迈可‧岱尔菲罗三重奏的首脑人物,同时也是钢琴手的迈可‧岱尔菲罗是上世纪歌剧名伶玛莉亚.卡拉丝(Maria Callas)之子,最有名的录音即以《美声》Belcanto为名,这次加上图兹.席勒曼,炎夏与喧嚣也为之清凉沉醉了。 (林芳宜) 舞蹈 求新求变的芭蕾之路高雄城市芭蕾舞团《四季》、《祭》与台北芭蕾舞团《茶花女》 人类文明的进展肇因于发明,艺术文化的枝叶繁茂端赖于创造,从无生有,从有中求取变化。历史浩瀚、时间如长河,时至今日,恐怕再如何天赋异禀、再怎么才华过人的艺术创作者,也很难平地起高楼般地无中生有。佼佼者众,多半是将前人播种生根的移植嫁接,或是将各门各派的融会贯通、乾坤大挪移,而后不疑不惧、潜心修炼,成其一家之言。 有累积就有文化,有文
音乐 六弦琴的秋意─吉他演奏家蔡世鸿与杰森.维奥 吉他这乐器大概是所有乐器中触角最广的一项,从巴洛克到现代、从严肃音乐到爵士与流行音乐、从音乐厅里与管弦乐团协奏的主角到幼教系统里唱游课的工具,无论哪一种角色,吉他总是有极为适切的功能。 在西洋古典音乐中,吉他是个重要且正式的独奏乐器,欧美各大音乐院均设有吉他演奏科系,然而这个最动人的弦乐器,虽有少数吉他演奏家极力推广,在台湾仍常被局限于民歌音乐的伴奏乐器。 本月份在两厅院即有两场精采的吉他独奏会,首先上场的国内少数几位具备古典音乐学院训练背景的吉他演奏家之一的蔡世鸿,原本是画家的蔡世鸿先后毕业于Arcueil Cachan 音乐院与法国巴黎示范音乐院,曾于法国枫丹白露所举行的第一届A.PONCE 国际大赛获得第二名,这次除了台北国家演奏厅的独奏会以外,还有于高雄中正文化中心的室内乐音乐会,将与方圆室内乐团一起合作演出。 接下来是为被誉为最自然的演奏家的杰森.维奥(Jason Vieaux)。维奥十九岁即夺得美国吉他基金会(GFT)国际大赛冠军,为此大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得主。自赢得GFT大赛之后,维奥即于美国与法国举行密集的巡回演出,更与克里夫兰管弦乐团合作协奏曲音乐会。一九九五年维奥担任年度美国艺术大使,于七个国家巡回,隔年再度赢得纽约纳姆伯格国际吉他大赛大奖。此次来台,维奥的曲目既古典又经典:从巴赫的小奏鸣曲到阿尔班尼士的《卡达兰奇想曲》,六弦琴的琴声将为台北的深秋增添一笔微醺的芬芳。(林芳宜) 舞蹈 蝴蝶拍翅,世界变了?三十舞蹈剧场《发条蝴蝶培养皿》 在看《发条蝴蝶培养皿》之前,先联想到的是刘德华、张柏芝主演的《大只佬》,以及半年前上映的《骇客任务:重装上阵》The Matrix:Reloaded。 想什么呢?想《大只佬》中的因果论,对照《骇客任务:重装上阵》的程式决定论。不知道是不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或者只是两部片编导的信仰不同?有趣的是,在思索著编导企图传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