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年轻一辈的演奏家中,卢佳慧(右)与卢佳君(左)姐妹档,是备受各界注目的焦点。(许斌 摄)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卢佳慧与卢佳君

音乐路上携手行,姐妹也是知音人

钢琴家卢佳慧与小提琴家卢佳君,是台湾乐坛上一对甚受瞩目的姐妹花。琴艺精湛的两人出身音乐家庭,在钢琴家母亲陈郁秀的严格教育下,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基础。虽然两人擅长的乐器不同,但在音乐路上,却也只有彼此最了解对方的需要,是彼此的「知音」。

钢琴家卢佳慧与小提琴家卢佳君,是台湾乐坛上一对甚受瞩目的姐妹花。琴艺精湛的两人出身音乐家庭,在钢琴家母亲陈郁秀的严格教育下,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基础。虽然两人擅长的乐器不同,但在音乐路上,却也只有彼此最了解对方的需要,是彼此的「知音」。

永恒的生命乐章—国立台湾交响乐团演奏会

1/23    7:30pm  台中市中兴堂

1/25    7:30pm  台北国家音乐厅

INFO  04-22391141

一位活跃于国内外钢琴舞台,一位被誉为「台湾小提琴界的明日之星」,在国内年轻一辈的演奏家中,卢佳慧与卢佳君姐妹档,是备受各界注目的焦点。不仅是因为身为前立委卢修一和钢琴家陈郁秀的掌上明珠,其非凡的气质及精湛的琴艺,更让两姐妹脱颖而出。

母亲兼老师,一点一滴累积两人音乐基础

出身于音乐世家,两人对于音乐的热忱是自然天成,从五岁就开始接触乐器,懵懂的年纪在母亲半哄半骗之下慢慢学习。但对于孩子而言,相较于玩乐,长时间的练琴总是痛苦的。而一般说来,即使是身为知名演奏家,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来教是常有的事,因为撒娇、赖皮、闹情绪等状况,对很多母亲来说,是难以坚持下去的原因,但问到这里,两姐妹却异口同声地说:「这招是没有用的!」

原来承袭了外婆的日式教育,母亲陈郁秀所下的规定,是没有讨论空间的。回忆起跟母亲学钢琴的日子,姐姐卢佳慧笑著说:「那是无限制的延长,而且一直加课!」小时候不理解,只是常计较为什么别的学生都可以只上一小时的课,于是看著表对妈妈说:「我们已经超过一个小时又十五分钟了!」在那段期间,又是老师、又是母亲的双重角色令她困扰,也是在那段期间,与母亲的冲突最多。而学小提琴的卢佳君并没有因为不同乐器就比较轻松,她说,大概在小学之前,都会有种心态,觉得妈妈不是学小提琴的怎么会知道,但妈妈其实非常了解,并且非常用心,每次上课都陪著她去,特别是有些地方怎么拉都拉不好时,妈妈便会主动询问老师克服的方式。当时觉得不自由,然而对于最终走上音乐的路程,姐妹俩都认为自己相当幸运,感谢有这样的妈妈,为了孩子,愿意花这么多精神来栽培。「没有经过痛苦是不可能成长!」这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基础,可以说都是母亲所给予的。

曾想离开音乐,终究回返最爱

虽然小时候严格紧逼,但国、高中开始有升学压力时,母亲却留给她们自由的选择空间。功课一直都不错的她们,究竟要选择念普通班还是音乐班?在面临抉择的路口,想到有可能放弃自己心爱的小提琴,卢佳君回忆起自己的心境,是那么样地舍不得!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不再需要母亲的督促,她已经找到自己的最爱。但为什么不像妈妈与姐姐一样选择钢琴呢?卢佳君说,其实小时候钢琴跟小提琴都演奏得很好,钢琴也曾参加比赛得奖,但她认为,家里已经有两位杰出的钢琴家,小提琴便自然成为她私人的乐器,有一种自我的内在蕴于其中。她认为小提琴在歌唱的时候,像是能够牵引心灵一般,尤其是唱得很悲哀时,就像人生的凄诉。「小提琴就像是我的爱人!」卢佳君觉得,有时候觉得它在拗脾气,怎么拉都抓不到感觉,很恨它,不想接近它,但声音漂亮时,又觉得跟它好契合,好爱它。

钢琴不仅是卢佳慧的乐器,对两姐妹来说,更是母爱与温暖的感觉,尤其是父亲因政治入狱的当时,记忆里就是母亲的琴声。从小喜欢躲在钢琴底下写功课、睡午觉,调皮的卢佳君还故意捉弄妈妈的学生,将钢琴踏瓣的机柱按著,让人踩不到。习惯了音乐相伴,在突然没有音乐的日子,反而觉得犹豫。曾经想过要当百老汇歌者,后来又想要改学服装设计,并且在纽约修课的卢佳慧,在尝试了不同的新鲜生活后,仍然回到钢琴的身边,也许就是内心里,有深植的母爱呼唤著吧?而卢佳君的学习过程中,是否也有引开她音乐之路的诱惑?「有的!」答案居然是法律,因为「法律是秩序的艺术!」所以,最终仍被「艺术」吸引吗?卢佳君的回答耐人寻味。不过,修过指挥课,也曾经对大提琴接近人性的声音著迷。自己不能及,于是她开玩笑说:「如果要嫁人,我一定选择嫁给指挥家或小提琴家!」

然而,最后她们还是认为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可以表达同一件事,影像、文字、音乐、服装等等都只是手法之一,也就因为有这些不同种类的艺术家存在著,生活才这么的多彩多姿。况且,音乐之路是永不间歇的,一段时间不练琴,手就硬掉了,每天只得不停不停地练习!虽然很多一起念音乐班的同学们纷纷转行,只有自己执意要走下来,难免觉得辛苦与孤单,但一想到要放弃曾经这么热爱的音乐,还是割舍不下这份情感。

投身文字书写,让演奏更清晰

「现在的音乐会和以前不一样了,必须要有Something special才能够吸引观众!」因此从海报的设计、音乐会的企画、曲目的安排、文字的宣传到服装等等的包装,其实接触到的层面比以往广泛。但令人讶异的是,既要从事教学,又要上台演奏,如此忙碌的两位音乐家,居然都有文字著作出版。对此,和母亲合著《怦然心动》、又写作《邓昌国》两本作品的卢佳慧表示:「自己也是音乐家,去访问一位音乐家,做另外一位音乐家的传记,是最熟悉、也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平常虽然用音乐,但文字也是不同呈现的方式。」文章的起承转合、章节的架构,其实就像作曲家的铺陈一样,也会有理性的一面。虽然在初步尝试时也曾遇到写作的问题,不是写得太冗长,就是形容词太多,看不出重点来,但人生就是不断的学习,不能只专注在自己的专业上。就像音乐会要展现的所有东西一样,即使是不同领域,但接触的还是和音乐相关的事物,对未来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卢佳君则透露,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母亲还是文建会主委,有鉴于本土音乐家资料库不齐全而号召制作,另一方面选择撰写《张福兴》是因为这位音乐家不仅是母亲老师的父亲,也就是师公,他还是堪称为台湾近代第一位演奏及教学西洋音乐的音乐家。虽然时间的压缩下写作相当痛苦,但她认为音乐家除了以录音保存资料外,其实透过文字,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也是很重要的。以一个音乐家的角度去采访、记录或评论,跟一般人的观感有极为不同的地方。而这样的文字训练让她得到了在音乐上的启发,用词汇去清楚地描述音乐所带来的感觉。她举例自己在教学生时,也试著让学生去形容一段音乐,但她发现学生往往只回答:「嗯…很亮。」然而「很阳光、很开心、很多采多姿」这些丢出来的字词,都是与和音乐的表达能力相辅相成的。会写、会讲,在演奏上就会更清晰!

两姐妹携手,为纪念父亲而奏

姐姐在台下看妹妹演出,替她紧张到肚子痛;妹妹在姐姐独奏会之前,一手包办所有杂务。在音乐的路途上,唯有彼此最明了对方的需要,也是彼此最佳的「知音」。再度的同台演出,是为今年父亲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暖身。两首白鹭鸶文教基金会委托创作、意义非凡的现代乐曲,在台湾第一次完整亮相,演来不仅技巧艰难,也肩负了观众们的期待。「没有现代,将来便没有过去!」两人对于传统与传承有著相同的使命感。为了诠释《淡水钢琴协奏曲》,卢佳慧特地在不同的时间下走了两趟淡水,在榕树下的夕阳里,体会作曲家创作从小溪流慢慢流向大海的意境。而献给陈郁秀女士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卢佳君以开放的心态、寻宝的方式,从零开始的探索。对父亲深切的思念,对母亲满怀的感恩,姐妹即将俩携手联袂,重新谱写「永恒的生命乐章」!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