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展现女舞著复杂的技巧、俐落的动作及修长的线条,古典芭蕾将浪漫芭蕾形似吊钟的长纱裙改成展现女舞者腿部线条的蓬松短纱裙。图为《睡美人》中的仙子。(Valentin Baranovsky 摄 国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两厅院特别企画Feature of NTCH/璀璨经典—基洛夫芭蕾

风格恢弘大器 世界所向披靡

从法式浪漫中创造俄式古典 「基洛夫人」影响深远

现今所谓的「俄式古典芭蕾」可说是狄德罗、塔格里奥尼、裴迪巴、瓦加诺娃等多位在基洛夫芭蕾任职的舞蹈家所创塑成型的,说基洛夫芭蕾舞团是「俄式古典芭蕾的摇篮」应不为过。上述舞蹈家将法式浪漫芭蕾加以融合创造,不仅发展出经典的舞蹈训练体系,而基洛夫所训练出的舞星与编舞家,日后也在西方世界,打造出惊人的创作,开创芭蕾新格局。

现今所谓的「俄式古典芭蕾」可说是狄德罗、塔格里奥尼、裴迪巴、瓦加诺娃等多位在基洛夫芭蕾任职的舞蹈家所创塑成型的,说基洛夫芭蕾舞团是「俄式古典芭蕾的摇篮」应不为过。上述舞蹈家将法式浪漫芭蕾加以融合创造,不仅发展出经典的舞蹈训练体系,而基洛夫所训练出的舞星与编舞家,日后也在西方世界,打造出惊人的创作,开创芭蕾新格局。

享誉世界的俄国基洛夫芭蕾舞团暨交响乐团三月再度来台演出,带来古典芭蕾经典舞剧《睡美人》及历久不坠的《天鹅湖》。说到这个举世知名的超级天团,其创建源流可以追溯至帝俄时期。

一七三八年,安娜女皇礼聘法国芭蕾教师兰德(Jean-Baptiste Lande)前往圣彼得堡教授芭蕾,并在「冬宫」设立了「帝国芭蕾舞校」(Imperial Theatre School,现今瓦加诺娃芭蕾学院Vaganova Ballet Academy前身)及「帝国芭蕾舞团」((Imperial Ballet,基洛夫芭蕾舞团前身)。尔后,热爱艺术的凯萨琳大帝还兴建剧院作为舞团驻地。一八○一年,俄国皇室聘请法国舞蹈家狄德罗(Charles-Louis Didelot,1767-1837)前往效力。在狄德罗的带领下,逐步建立起俄派舞蹈风貌与形式。

从法式浪漫芭蕾到俄式古典芭蕾

十九世纪前期,义大利舞蹈家菲利波.塔格里奥尼(Filippo Taglioni,1778-1871)与他的女儿玛丽.塔格里奥尼(Marie Taglioni,1804-1884)将「浪漫芭蕾」引荐到俄国,欧洲知名大牌舞星也纷纷应邀前往献艺。至此,沙皇政府为芭蕾所投注的精神与巨资得到应有回报,不仅提升俄国芭蕾技巧,更因此开启了芭蕾新纪元。反观法国,这波以巴黎为中心的浪漫派芭蕾风潮,萌芽于十九世纪初期,至三、四十年代达到巅峰期。然而随著歌剧逐渐兴起,浪漫芭蕾相似的剧情、雷同的技巧内容,使得巴黎观众对浪漫芭蕾热情渐渐冷淡。但在俄国,芭蕾反而正夯,在经过模仿、吸收与发展之后,独树一格的表演形式和训练体系日趋成熟,于是芭蕾的发展中心便由巴黎转移到圣彼得堡,遂创立出俄式「古典芭蕾」的表演形式。

「古典芭蕾之父」裴迪巴(Marius Petipa,1818-1910)生于法国马赛,他自一八四七年应聘到马林斯基剧院后,终其一生留在俄国。他的作品有以下几个特色:独舞者技巧高超,群舞动作一致、队形整齐,舞台画面构图丰富,善于以具象舞蹈动作铺陈出诗意的舞台氛围。他融合了法国细腻典雅的风格和俄国的精神,编排了诸多舞作,其中最著名的即是《睡美人》、《天鹅湖》一、三幕、《唐吉诃德》以及《黑暗王国》等。今日俄国能在世界芭蕾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裴迪巴的贡献居功厥伟。

法式浪漫芭蕾及俄式古典芭蕾的异同

法国是浪漫芭蕾源头,又是全世界第一个芭蕾舞剧、第一所芭蕾舞校,以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芭蕾舞团所在地,因此有著深厚的芭蕾根基。法国芭蕾较注重抒情慢板组合,舞者优雅的肢体充满线条美感。俄国古典芭蕾以瓦加诺娃(Agrippina Vaganova)训练体系揉合法国的典雅、义大利的戏剧,发展出乐舞合一、动作大器的古典舞风。古典芭蕾的形成与浪漫芭蕾的发展有著密切关系,举例来说,《天鹅湖》从架构概念、情境铺陈和情感导引等方面都与《吉赛儿》风格雷同,所以古典芭蕾又称为「新浪漫芭蕾」。一般而言,古典芭蕾舞剧通常具有较豪华的布景和服装,舞蹈场面也比较壮观宏伟,因此在制作上所费不赀。在音乐方面,舞作结合交响乐团演奏,不仅丰富编创层面,也增添舞蹈磅礡气势。在服装方面,古典芭蕾有时为展现女舞著复杂的技巧、俐落的动作及修长的线条,而将浪漫芭蕾形似吊钟的长纱裙(Romantic Tutu)改成展现女舞者腿部线条的蓬松短纱裙(Classical Tutu-pancake)。

培育耀眼舞星与编舞大师,开创芭蕾新格局

二十世纪初,裴迪巴退休后,舞团对古典芭蕾既定美学墨守成规,转趋保守,直到米契尔.佛金(Michel Fokine,1880-1942)以新的观点入舞,方才引领舞团再度创新格局,佛金并成为掀开新古典芭蕾序幕的重要编舞家。他于一九○七年编作脍炙人口的《垂死天鹅》,一九○九年编创了芭蕾史上第一出无情节的独幕芭蕾舞剧《仙女们》。

基洛夫芭蕾舞团所散发的璀璨光芒不止于此,目前仍活跃于舞蹈界的巴瑞辛尼可夫、已故舞蹈奇才尼金斯基(V.Nijinsky,1889-1950)、舞星纽瑞耶夫,以及二十世纪编舞巨擘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1904-1983)等人,都曾经效力于基洛夫芭蕾舞团。

巴兰钦成长于俄国却在美国大展其编舞长才。一九三三年他应柯斯汀(Lincoln Kirstein,1907-1996)之邀赴美,两人合办芭蕾舞校。巴兰钦移居美国初期,参与各种不同的表演形式,大都会芭蕾舞团、百老汇歌舞剧或舞蹈影片等领域,都可见到他的作品。一九三四年之后,他的舞风渐趋抽象严谨、注重技巧,且依据音乐结构编舞,因此被世人称为「交响芭蕾」。巴兰钦于一九四八年创立纽约市立芭蕾舞团(New York City Ballet)。

回顾巴兰钦历年舞作,他应用各种不同表现技法,彰显舞蹈的多层面,把传统芭蕾和当代的美国舞蹈风格融合在一起,创立了独特风格。因此世人给予「美国风芭蕾」、「新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等多样的芭蕾名称。由此可见巴兰钦作品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同时也为美国芭蕾历史缔造新页。

俄罗斯辉煌艺术的表征

从俄国皇室设校立团的「帝国芭蕾舞团」开始,经历共产苏联的「国立歌剧与芭蕾舞院」、「基洛夫芭蕾舞团」,到如今的俄罗斯「马林斯基芭蕾舞团」,基洛夫芭蕾舞团的名称或因时间与政权体制的不同而有所更易,但是不变的是基洛夫芭蕾舞团持续为舞蹈界培育出为数众多的优秀芭蕾舞星与编舞大师。基洛夫芭蕾舞团不仅保存、弘扬芭蕾舞艺,更是俄罗斯表演艺术辉煌的象征。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