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以史籍记载来看,可上推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晋朝时代,流传至广,浙江、安徽、河南、山东都有两人「遗迹」;以这个故事为本的表演艺术,从歌仔戏、越剧、川剧、粤剧、电影、舞台剧、音乐剧、电视剧到音乐、动画、芭蕾舞、现代舞都可寻到踪迹;还被中国提报到联合国申请入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可见其影响之广、之远!
史籍方志有载,故事上溯一千七百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传说大概是流传最久、范围也最广的民间故事了。除了中国境内之外,日本、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已不同方式传播著梁祝文化,更何况是当时邻近的朝鲜、韩国地区。古今中外,想要找到像它一样经由「口传」而在世代变化中持续,并且那么受人喜爱、影响力那么大的,恐怕也没有几个能够符合这些条件的了。然而,这个传说究竟起源于何时?从古籍来说,现存最早的梁祝文献材料,见于宋代张津《四明图经》所引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其中以「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为主题,解释这个地方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合葬之地,不仅指出女扮男装、两人曾同窗三年外,更指出「有庙存焉」的方位所在。这个记载有情节内容,可惜太简略,但从叙述中却不禁令人怀疑,梁祝的故事是否是从一个真实的事件附会,再点缀些神秘色彩之后总结的悲剧,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到了晚唐张读的《宣室志》,对内容描述更仔细外,从「英台,上虞祝氏女」以及文末注记晋朝名相谢安表奏敕封为「义妇冢」里,时间地点都明朗了起来。因此,从宋代引述西元四世纪的唐代,或者直接跳到晋朝推算下来,这个传说至少距今也有一千七百多年以上,更何况扣掉从口传演绎成文字,记载于方志中,这时间点,可还得要更往前推呢!
各地考古出土,传说五花八门
以史籍为证,似乎非常有道理,然而各地梁祝文化研究者却不这么认为。历史的遗迹不会只有典籍,每位学者的铁证皆如山,诸多解释皆有凭有据。江苏宜兴的学者说两人是宜兴人;宁波文联主席更认为梁山伯是鄞州人、祝英台是上虞人。然而一九九五年出土的墓碑令人毛骨悚然,全文八百四十三字的碑文与神话、传说、戏曲截然不同。经过考察,传说中的梁祝故事原地为济宁市,而环伺合葬墓地,北眺祝府、东望梁家,那么英台求学经过吴桥与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但宁波人也不甘示弱,在一九九七年挖出晋代墓葬,其位置、规格和随葬器物与志书记载的身分和埋葬地相吻合。最令人讶异的是资料记载著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儿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之后,墓碑下沉下。而梁为浙江宁波府鄞县(今奉化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又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人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
更精采的是宁波的传说,梁山伯是晋代清廉的好县令,由于得罪了权贵被残害致死,老百姓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来自上虞的侠女,劫富济贫,后来被权贵杀害。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就把两个人合葬在一起,结「冥婚」。然而汝南的传说却跟我们所熟悉的版本相同,只不过最后祝英台不是跳入梁坟中,而是下轿拜祭撞死在柳树前。两个传说分别在两地找到了考古证据,而且汝南县有梁祝两人的坟墓,确定是晋代所留,两墓「分列」于马庄乡古官道两侧,因为他们强调,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没有订婚,二人不可能合葬,这种分葬墓才是符合当时的风俗习惯!
遗迹处处说似真,两人人生很奔波?
传说中梁祝赴杭州读书,再加上越剧「梁祝」的流传广泛,一般人推想梁祝,多是吴越之地的故事。此外在中国由于时代之故,为了避免被冠上「迷信」之罪,祝英台「用剪刀刺入喉中而死」这种让传奇色彩消失无踪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有趣的是,有位日本老伯渡边明次从二○○五年开始花了四年的时间,走访了分布在中国十余个省市的梁祝故事遗存地,并拍摄了大量照片,记录了梁祝的最新资讯,指出这个故事并非仅是爱情传说,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他的结论是——梁山伯大约是西元四世纪的一位清官,二十岁那年当上了县令,可惜一年之后就因为治理河道积劳而亡。梁山伯和祝英台三年同窗,二人志向相投,胸怀大志。梁山伯当时曾表示将来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后来却死在任上,为理想献出生命。祝英台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伤心,并且为梁山伯报效国家的精神所感动,她觉得应该坚守当初关于理想和爱情的誓言,于是在出嫁时毅然自杀了。这才应该是真实的故事。渡边回到日本后将梁祝的故事翻译成日语付印出版,更根据该故事改编成话剧上演,成为第一个日语版的梁祝话剧。
谈到遗迹,梁祝的故事不仅传奇,他们俩在中国「各地」留下的足迹可真不少!若说他们才活了二十来岁,又「同时」在这么多地方出现过,那么两人不是外星人,就是有分身,如果都不是,那么两人应该在殉情之前,就因舟车劳顿而亡了吧!宁波现存有梁山伯庙和梁祝合穴冢,后来更兴建了梁祝文化主题公园,里面还有梁山伯穿著官服,和祝英台两人对坐的人像。河南汝南更有两人同栽的银杏树;山东也发现了「梁祝墓记」碑刻以及祝氏祖堂和相传祝家的井,最神奇的还有祝英台出嫁时「乘船」的玉女河等,让人同情英台出嫁殉情前还真是奔波!而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万松书院奉祀的是孔子像,其中的「毓秀阁」,便是两人一起读书的地方,由此看来,梁祝两人居然跟孔子还有过渊源呢!还有还有,安徽舒城也有英台故居以及坟冢,那儿还真有梁家庄、马家庄和南港祝家庄,三者互成三角形,数百年以来,当地祝姓人一直坚决反对演出梁祝戏,甚至不惜使用武力闹场,而梁、祝、马三姓还互不通婚,并且不相往来!这让人忍不住联想莎翁的罗茱殉情记,是不是从这里开展的啊?最好玩的是鄞州每年农历三月初一「梁山伯生日」和八月十六的「寿终」举行庙会,许多妇女将新绣弓鞋放到梁祝卧室供奉,前来烧香的民众除了祈求爱情圆满外,还有特殊功效,如摸摸神足还可以治脚痛,拿起祝英台房中的毛巾揩一揩脸(真可怕),就可以长久保持青春美丽;拿梳子梳几下头发,可以万事顺利、夫妻和睦。不仅如此,梁山伯还兼做妈祖的工作保护舟山人打鱼平安,更会治牛瘟……真不知道到底是梁山伯「神」通广大,还是民众为了达成愿望,无所不用其极?
不管怎么变奏,爱是永远传颂的主题
「同窗三年衣不解」两人怎么「对味儿」?放在床中央的那碗水,三年早就乾掉了,要怎么打翻?山伯原本对英台没有爱情,回家整年都没事,怎可能一发觉对方是女儿身,就马上爱得死去活来?女扮男装的英台,得以三年蒙骗过关,那么山伯爱的应该是英台的男子气概,得知她是女儿身抑郁而终,那么他应该有同志倾向吧?不对不对,当年凌波与乐蒂两位女性演的梁祝,讲的是女同志的故事才是……事实上梁祝传奇的荒谬,人们心知肚明,但为什么甘愿随著悲剧情节走,让它骗取眼泪?也许,就是心中那份对真爱的憧憬吧!梁祝,不管怎么变奏,爱情,是它永远传颂的主题!
主要参考资料:http://www.liangzhu.org/default.asp
http://www.chinaliangzhu.com/
Google「梁祝」——这些你知道吗?
搜集整理 李秋玫
梁祝传说
- 中国政府在2003年将梁祝传说偕同文房四宝、蚕桑习俗、青瓷制作技艺、木活字印刷技艺共五项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2006年梁祝传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国许多古代典籍中都记载了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张读《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宣室志》中
- 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 以「梁祝」为本的表演艺术,从歌仔戏、越剧、川剧、粤剧、电影、舞台剧、音乐剧、电视剧到音乐、动画、芭蕾舞、现代舞都可寻到踪迹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 被誉为「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
-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五、六○年代海内外最为人知、演奏的最多的「中国音乐」!
- 是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三十首太空播放曲目之一。
- 被称为「中国最著名」同时也是「唱片销售最多」的小提琴作品
- 曾改编为二胡、高胡、琵琶、笛子、柳琴等主奏,以民乐团协奏的版本。其它曾出过的梁祝版本选段有小提琴、钢琴、人声、锯琴、口琴、琵琶、古筝、柳琴之后甚至出现了钢琴、古筝、中胡、口琴、木琴、混声四部合唱、甚至电子合成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