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寒冷的天气与惨澹的经济并没有阻挡观众驻足剧场的欲望,纽约的圣安仓库在一月中发表了他们驻剧场偶戏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发表演出。演出场场爆满,有许多跨领域的艺术家及多层次观众,包括定居纽约的偶戏工作者郑淑芸,她特地为台湾的观众做了详尽的偶戏节报导。
纽约新苏活区的外外百老汇剧场——「圣安仓库」
位于纽约布鲁克林大桥下的圣安仓库(St. Ann’s Warehouse),今年推出他们第十一届的「Labapalooza偶戏实验室迷你偶戏节」。该剧场的节目往往含有实验剧场的味道,品质多半超过一般的外外百老汇,想到纽约看够水准的演出但又不想让荷包出血的拜访者,圣安仓库是个不错的选择。看戏之余,也可以花点时间在附近逛逛这个近年发展成的纽约新苏活区,是个浪漫而深具艺术气息的景点。
圣安仓库的偶实验室(Puppet Lab)对偶剧场及偶电影有兴趣的艺术家来说,是个接触不同领域及发展概念的天堂。企划案通过的艺术家每周聚会一次,长达八、九个月,每组呈现各自发展的进度,大家一起给予批评指教,分享偶的元素、技术想法、讨论剧情架构,最后在Labapalooza中呈现。这是一个小型新型态的偶戏节,目的在展现该届偶实验室的发展成果。历届的参与者包括作曲家、舞者、电影人、插画家、建筑师、海洋生物学家,甚至还有一位兽医。这些艺术家运用物品、光影、电脑绘图、甚至还有水来创作,这些年来所累积的多元性创作令人叹为观止。
强势的电影媒体
今年八个作品中有三个是纯偶戏电影,其他五个作品里也有三部与电影结合。我个人对这样的结合一直持保留的态度,因为当创作者没有把偶戏现场演出的生命力和电影平面的呈现做有创意或合理的融合时,会觉得你在看两档不相干的演出。然而,圣安仓库的偶实验室一直企图将偶戏做跨领域的推广,历届来电影的比例越来越高。
三部纯偶戏电影的第一部是由视觉艺术家Andrea Dezso所创作的《魔鬼新郎》The Demon Bridegroom,视觉及内容上都深具灰暗及隐含寓意的欧洲风格。其创作灵感来自犹太人的民间传说,叙述一个犹太少女在结婚前夕与一个神秘陌生人相遇的过程,故事十分简单,完全没有对白,只有衬底音乐。但是在短短的十五分钟里,观众与女主角一起经历巧遇的悸动、探索陌生的神秘、重逢的喜悦、对未来的迷失、揭发真相的惊慌、到最后梦醒的解放,是一部让人情绪起伏的作品。是个视觉艺术家跨足偶戏艺术成功的例子。
第二部影片是跨领域艺术家Karinne Keithley创作的《美国人的研究调查》American Studies。Keithley的上一部片子在开始时你会觉得好像没什么看头,但是越看觉得有越多东西等著你去探索;这部片子刚好相反,刚开始的一两分钟你觉得「哇——好诗情画意的镜头」,但是「哇」过两三次之后,你会发现冗长的哲学家爱默生论文旁白及不断重复的画片,很快地就让你的大脑进入被催眠状态,我会把它归类于艺术学校的学生实验作品。
第三部是来自Wakka Wakka Productions剧团的Gwendolynb Wamock 及Kirian Wagge所创作的《希望》Hope,叙述人类在一九四○年代把一只猴子与一只老鼠送到「未知外太空」的事件。片中的偶具有手工及暗藏幽默的味道,百分之百适合用在这个具有反讽味道的作品中,取景及编辑手法流畅而成熟,是部娱乐性与艺术性兼具的作品。
多元素的平衡也是一种艺术
今年的Labapalooza除了有大量影片的元素之外,音乐及舞蹈也占了很大的分量。由Alan Barnes Netherton编导的《飞行》On the Wing将移民英雄化,借由一只鸟人骑著脚踏车在城市丛林里闯荡的过程,以饶舌音乐与舞蹈肢体剧场结合,标准的美式风格。导演选择一个很强势的音乐形式,搭配了活泼动感的舞蹈肢体剧场去做场景的变化,偶的呈现相对之下就显得有点粗慥,感觉上背景抢过主体,有点可惜。
同样也是具有很强舞蹈与音乐元素的《梦游女》Sonnambula是舞者出身的Michael Bold的作品,其灵感来自贝里尼(Vincenzo Bellini)的同名歌剧。导演想透过女高音的咏唱来突破分割人类与物品、有生命及无生命之间的障碍。舞者几近机械式的舞蹈动作也很容易让你把他们和偶作联想,但是那些看起来很酷却很难操作的偶似乎让操偶者在台上显得有点挣扎,加上那些偶在一辆台车上进进出出,把整出戏切割得太直接、太整齐,如果偶和舞者可以在某些时候并存或有些互动可能会好一点。我可以感受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念,只可惜在技术上很有改良的空间。
概念与实际执行
相较之下,由Luis de Robles Tentindo所创作的《泥天使》The Mud Angels--an emergence of forms则是一个概念与实际执行相当接近的一个作品。戏的内容在描述社会文学宝藏在历经破坏及复建的过程去探索人类的记忆、失落及转型。听起来十分抽象,但是创作者运用一位书籍的修复者与他面对的书籍文化宝藏之间的关系,表达出他为那些书籍所奉献出的不辞辛劳及深深的爱。
剧中的主角是现代版的文乐偶,这种类型的偶在纽约偶戏圈里几乎出现在八成的偶戏中。每次我在看这种偶的演出时,总觉得操偶人与偶之间的互动是一场舞蹈,看他们如何互相协调,共同呼吸,一起起落,如果默契好、导演走位安排的好,操作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欣赏的表演。这出戏的操偶人既没有穿黑衣也没有带头套,基本上他们是主角(偶)的延伸,他们流畅的操作将这幕前幕后的概念合而为一。虽然他们也运用部分的影片,但是只是用来强化一些概念或场景的转换,并没有给人唐突或失去平衡的感觉。
导演特别指出他们的排练有相当程度的即兴过程,想看他们排练片段的人可以上他的网站(http://www.luistentindo.com/mud_angels/intro.html)去瞧瞧。其实偶戏多半是这样的,因为在没有跳下去实际操作之前,是很难事先想像规划出每个细节过程的。现代对偶艺术的定义已经从「偶的操纵(puppet control)」转化成「物品的玩弄(object manipulation)」,强调和物品沟通,透过操作玩弄而发展出该物件的独特语言来呈现生命的型态。
2D与3D的共存性
由Hangnail Productions制作的《小儿麻痺吉特巴舞》Polio Jitterbug,叙述一个患有小儿麻痺症的男孩,必须依赖机械式的人工肺来帮他呼吸,他的身体虽然被疾病所缠困,但是他的想像力却因为来造访的朋友所带来的友谊而获得解放。整出戏的设计十分简单而灰暗,现场男孩偶躺在一张床上,上方架有一座吱咯吱咯响不停扇动的机器,手风情琴师进出两三次,玩具过景,除此之外就是用来呈现房间里的物品因男孩的想像力而产生生命的影片。我个人觉得那应该是该戏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导演在设计上并没有把现场演出与影片做很好的连接,感觉上是他们是可以各自独立的两个片段,如果他们没有必然的依存性,我就觉得这样的选择是必须再考虑的。可惜了他们在偶及道具上的设计,看得出来是花了很多时间。
偶戏节的完美句点
偶戏节最后一出戏是Patti Bradshaw 所创作的《将近最后一首诗》Next to the Last Poem,是这次偶戏节里我最喜欢的一出。在葡萄牙深具影响力及以多重人格写作闻名的诗人费尔南多.佩索亚(Fernando Pessoa),在一八一四年的一个雨夜以四个内在的声音写出了三十六首诗,本剧描绘该夜前一天发生的种种想像情境,包括他如何害羞地回避造访的(想像)女友、该女友如何坚持带他到海边用餐(该片段以电影表现),以及这个过程带给他的创作的灵感。
该戏有很多耐人寻味的设计,除了主角Fernando之外,他的三个多重人格从他的房间地板冒出,之后他们又从他的大呢帽中挑出三个迷你悬丝偶(长的跟他们一模一样),他们之间的互动会让你觉得那是很熟悉的情境,就像在某些情况下你会跟自己对话一样。另外剧中的主角是女扮男装,女朋友却是男扮女装,为戏的幽默又添上一笔。导演在影片与现场的转换是有设计的,例如在回到房间之前,她让演员们走过银幕后头,观众可以看到他们的剪影走过海边,让影片和现场演出有一个合理的衔接。最后Fernando在完成写作的同时,他的多重人格一一地走入一口大木箱(他的灵感储藏间),最后他自己也走进那口箱子,箱子的盖子盖上,戏也告一个段落。
该戏用抽象幽默的手法把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影片运用得恰如其份,加上人偶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幽默感及双重意义、及完整的舞台服装设计,让这出戏为偶戏节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相关网页
圣安仓库http://www.stannswarehouse.org/puppet_lab.php
偶戏节电视介绍片段http://video.aol.com/video-detail/labapalooza-puppet-show/1763527421/?icid=VIDLRVLIF04
视觉艺术家Andrea Dezso个人网页 http://a.parsons.edu/~dezsoa/
艺术家Michael Bold个人网页 http://www.mbode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