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阔的大舞台上,其实很难看见细致的操偶动作。(金鹰阁电视木偶剧团 提供)
演出评论 Review

偶素谁,您听见了吗?

九十公分高的木偶挺进开口达十七公尺的大舞台,壮哉气魄也。只是,前有宽六公尺的乐池阻隔,加上操偶动作因困难度难以模拟真实,我们无法看见精确的表演动作,总是打打杀杀,「甩来甩去」。距离演出已若干时日后再度回想,这群被「表演」、「操弄」的戏偶,他们演出了什么?说了什么?他们终究只是傀儡,还是可以有主体性?

九十公分高的木偶挺进开口达十七公尺的大舞台,壮哉气魄也。只是,前有宽六公尺的乐池阻隔,加上操偶动作因困难度难以模拟真实,我们无法看见精确的表演动作,总是打打杀杀,「甩来甩去」。距离演出已若干时日后再度回想,这群被「表演」、「操弄」的戏偶,他们演出了什么?说了什么?他们终究只是傀儡,还是可以有主体性?

金鹰阁电视木偶剧团《魔鬼.空门》

8/15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立案于高雄市,家传四十年的金鹰阁电视木偶剧团,选择于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演出新编戏《魔鬼.空门》。关于「布袋戏进剧场」的想像,金鹰阁舞台表现其实不差。一如以往,金鹰阁擅长结合影像,自始至终电脑影像配合剧情,或表现场景(荒山、宝殿、莲座……),或表现武功(刀剑、魔气、掌功……),甚至转换空间(从平面舞台变入萤幕上的登梯画面)。虽然场与场之间偶有停顿,衔接不甚稳定,但用心编排不言可喻。布袋戏配乐一向被诟病有侵犯音乐著作权问题,这次也完全克服,泰半使用new age风的空灵音乐,虽然并无主旋律之感,也有过度配用,干扰口白的问题,但绝对合法,用心一样可见。

不曾看外台戏者,颇难消化剧情

大量安插音乐的惯性,是布袋戏一贯以来的表演风格之一,尤其演进到影视布袋戏阶段,音乐/音效成为推动剧情的重要手段,时下金光布袋戏率皆沿用。另一惯性则是OS(旁白),这本是承袭更古早的布袋戏演师「说书」特质,演师除了分声饰演木偶角色,也必须扮演旁观者代言,在《魔鬼.空门》里,当观众无法分辨被音乐盖过的口白,难以咀嚼深奥的文辞时,OS至少帮助了观众理解剧情梗脉。只是,看著字幕上打出断无明、寸步求、冥轮十三转、阴山恶灵冢、太虚剑仙……,念著「加罚于身,必有所衷」、「为正义,无所衿怜」,对于平素不曾练「武」(武侠小说),或不曾跟著金鹰阁看外台连续剧的观众,大概很难消化这些非道即魔的江湖术语。

「武功太深奥」牵涉到剧目的选择。金鹰阁选择的剧目是拿手的「玉笔铃声世外医」故事,「玉笔铃声」何许人也?他是诞生于民国五十年代内台布袋戏时期的一名正派杀手级人物,中南部戏班迄今仍常搬演其故事。不识玉笔铃声不致影响观戏,正如今天的八、九级生并不认识史艳文一样,只要剧情架构完整,以一核心人物为主轴反而更有焦点。但或许太习于外台连续剧概念,《魔鬼.空门》部分情节是连接上集《凌仙岛战纪》的,而所谓《魔鬼.空门》意欲辩证「圣魔一线间」,却只在第五场以一两句台词带过。全剧主要表现的还是一个杀过一个、一山还有一山高的武功竞技,这实在令观者感到疲惫。不过,金鹰阁一向偏好以「悔悟」的悲剧氛围收场,《魔鬼.空门》最后顿悟的不是住在魔鬼空门里的不和尚,而是「杀了千千万万」的阴山领袖阎姬,所谓「杀人不流泪」,她最后流下一滴泪(此时电脑画面出现晶莹剔透的水珠),瞬间化为九道金光(电脑画面),顿时让荒山阴塜变为繁花绿地(电脑画面),感性效果是强烈而感人的。

戏偶难撑舞台之大,印象徒留声光特技

《魔鬼.空门》免不了也有外台惯用手法,让戏偶现身台前,演出打太极拳、变脸(川剧变脸)、爆破、吐火等特技。这些看似噱头的技法,实则考验操偶技巧──这也是金鹰阁一向颇为自豪的强项。只是,九十公分高的木偶终究难以匹配至德堂舞台之大,当观众无法欣赏操偶细腻动作,无法听清楚口白与剧情,剩下的大概只有声光、影像特技,更遑论剧场内的舞台设施并未被加以运用。于是,回到最初的提问,观众想看的是木偶作为道具的科技剧场,还是,木偶作为角色的表演剧场?这个问题对一个勤「练武」而非「修文」的外台戏班而言可能为难了些,但对勇于尝试的金鹰阁而言,却是可以继续思考的面向。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