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贝芝的《无枝Nostalgia》,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家庭外劳Anna的角色,让观众在一坪不到、密不透风的储藏室里,全然体会她的处境。(再拒剧团 提供)
演出评论 Review

看戏,正襟危坐?规则,约定俗成?

我要赞赏的不是(再拒剧团)全体演职员精采的呈现,而是这批人诚心诚意所推动的一系列议题探讨,甚至可以称作一次戏剧性呈现事件(theatrical event),更可能可以成为一场令人胆战心惊的行为艺术表演;他们对于表演空间的选择,有著革命性的思考,当然,这更免不了有改变观众观赏与互动的尝试与企图。

我要赞赏的不是(再拒剧团)全体演职员精采的呈现,而是这批人诚心诚意所推动的一系列议题探讨,甚至可以称作一次戏剧性呈现事件(theatrical event),更可能可以成为一场令人胆战心惊的行为艺术表演;他们对于表演空间的选择,有著革命性的思考,当然,这更免不了有改变观众观赏与互动的尝试与企图。

莫比斯圆环公社《2012

6/2528  台北景美人权文化园区

2009再拒剧团公寓联展

7/419  居+北新路二段80号4楼

就算有人骨子里有叛逆的因子,蠢蠢欲动著/过,然而一直以来,所有观赏戏剧表演的剧场观众,几乎完美扮演著消极、被动的角色。于是,激情的亚陶执意突破「第四面墙」的界限,探究人类内心彼此最黑暗而遥远的距离;神圣的葛罗托斯基在辗转变化之后,选择最宁静自在的方式,让演员回归当下,抛却面具;又或是寻思古老古老之前,希腊人前往医神阿斯克烈皮翁(Asklepio)的圣地埃帕道勒斯(Epidaurus),献祭求愈,并且透过戏剧表演观赏洗涤心灵,医治病体等等。极其微妙地,观众和剧场空间似乎形成了多种/重暧昧的关系,幕后的主事者/制作单位,像祭司那般度测观众怎么期待、怎么反应,以及怎么参与。最枯燥乏味的动机莫过于如同西元前六世纪专制的雅典君主佩西斯特拉托(Peisistratos)所成功谋划的政治性操作了!

《2012》让我眼前出现「优人」的幻象

请容许我在「一言难尽」的篇幅里,直接结论:「在观众与台上表演者的地位臻于平等之前,剧场表演空间永远有政治性的嫌疑。」

这其中总牵涉著权力与阶级的辩证与争议。我在莫比斯圆环公社与再拒剧团公寓联展制作的这两出戏,体会了上述种种的暧昧滋味。

《2012》几乎成功且意外地为观众呈现了景美人权文化园区的夜凉艺境;所谓玛雅文明之说与印度瑜珈脉轮修行的「包装」,似是执行了一场身心灵的洗涤。在前台严谨的转场控制下(堪称前台人员与演出完美配合的范例),观众移动在七场表演之间,切换不同的观赏模式,演员也在刻意的气氛营造下,被赋予「神化」的能量,执行「神圣」的仪式。我在其间相当疏离,不断联想「情境直销」,并抗拒「被迫参与这场仪式」的感觉,几乎快要「走火入魔」;在所谓「提升意识最高境界」的紫色顶轮呈现时,六芒星的演员阵式,搭配鼓奏的变换(其实更多是重复),让我眼前出现「优人」的幻象。很遗憾地,《2012》形式如此美好,并没有令我的肉体获得放松,也不能使我的精神得到满足,所以,在这个过程里,我因为「不信」,以致「无药可救」。

倒是在第一轮观赏表演者杜启造(另一位轮值的表演者是李为仁)裸著上半身、戴著凤冠展现身体时,我的「优人印象」映照了更叛逆的阴阳对比,几近「妖魅」。

公寓联演赋予观众「偷窥」的权力

相形之下,再拒剧团五出小戏的联演,像是理想主义者以微弱的声音竭力批判爱情、家庭关系与社会现象;因局限于团长自家数坪大的格局里,台前幕后的所有转换,都在创作群的设计下,显得合情合理。身为现场仅仅十位观众之一,我被赋予「偷窥」的权力,获得宾至如归的款待;家的环境设计,与剧场同僚交谊的气氛,让这次的观赏过程从头至尾,亦几近完美。

我要赞赏的不是全体演职员精采的呈现,而是这批人诚心诚意所推动的一系列议题探讨,甚至可以称作一次戏剧性呈现事件(theatrical event),更可能可以成为一场令人胆战心惊的行为艺术表演;他们对于表演空间的选择,有著革命性的思考,当然,这更免不了有改变观众观赏与互动的尝试与企图。

不过,我要挑剔的也不是全体演职员不够精采的呈现,而是这批人何苦全力维持一个「第四面墙」始终存在的刻板观念;在不到卅公分的距离内,演员无法合理化观众的存在,观众也被迫拘泥于板凳周遭的空气,一切变成「点到为止」而已。韩国Shim剧团那出《柔光照耀的房间里》不就适切地拿捏了观众和演员的互动扮演吗?!

倒是演员蓝贝芝「下海」呈现的《无枝Nostalgia》,便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家庭外劳Anna的角色,让观众在一坪不到、密不透风的储藏室里,全然体会她的处境。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