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牛棚艺术村的入口(香港牛棚艺术村 提供)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为表演艺术找个家 国际篇之香港

艺术村中,谁才是核心灵魂?

香港的公有空间释出给艺术家使用,最早其实是从艺术家主动争取来的「牛棚艺术村」开始,另外还有由旧厂厦改建的「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以及近年来推动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从种种磨合过程来看,空间使用的定位争议,也往往使艺术村的未来显得模糊不清。

香港的公有空间释出给艺术家使用,最早其实是从艺术家主动争取来的「牛棚艺术村」开始,另外还有由旧厂厦改建的「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以及近年来推动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从种种磨合过程来看,空间使用的定位争议,也往往使艺术村的未来显得模糊不清。

香港政府近年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期望在持续发展及保育文物之间取得平衡,将旧建筑活化利用。官方公布的资料,其中一项目标是将历史建筑改建成为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推动市民积极参与保育历史建筑。

基本上,政府提供的资助,包括:一、一次拨款,以应付建筑物大型翻新工程的部分或全部费用;二、就建筑物收取象征式租金;三、一次过拨款,以应付社会企业的开办成本,以及开办后两年内营运上可能出现的赤字。但先决条件是,建议的社会企业预计可在开业初期后自负盈亏。

事实上,在政府推出活化计划之前,已有艺术家进驻历史建筑,为其注入新生命,并已成为香港别具特色的文化聚落(cultural cluster),那就是「牛棚艺术村」。

艺术家争取才有的「牛棚艺术村」

位于九龙土瓜湾马头角道六十三号的牛棚艺术村,前身是牲畜检疫站,属香港特区政府管理建筑,建于一九○八年。检疫站于一九九九年迁往新界上水。一九九八年,特区政府将位于港岛北角油街的前政府物料供应处廉价招租,吸引了大批艺术工作者以极低廉的租金租用,作为工作室或排练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亦吸引了广大市民参观,被称为「油街艺术村」。油街艺术村可说是香港以至华南地区最早自由形成、开放有机的聚落。甚至有一说,没有油街,就没有北京七九八。

艺术村只维持了短短一年,便被政府以都市重建为理由收回(时至今日,油街仍没有进行任何实质的发展工程)。在文化工作者及艺术家极力争取下,政府终将空置的牛棚拨供艺术工作者租用。

二○○一年,首批艺术家正式进驻牛棚,包括前进进戏剧工作坊、1a space、艺术公社及Videotage等。过去八年间,他们定期举办活动及演出,例如前进进戏剧工作坊将牛棚的七号单位,改建为小型表演场地,现已成为香港最重要的另类/边缘表演空间,政府及香港艺术节也曾在该剧场举行委托制作的节目。

由于牛棚的建筑空间宽阔,增加了策划活动的可能性,1a space便定期主办当代艺术展。村内各艺术单位亦曾联合主办大型开放日、音乐会及牛棚书展等项目,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广大市民的注视。

牛棚位属香港较老旧的区域,附近亦多南亚裔人士聚居。由于牛棚属政府管理物业,官方一直以电力装置不足和消防配套不全为由,限制对外开放及在村内举行户外活动。早期有附近街坊想进入村内参观,管理员会以今天没展览,或是村内不准拍摄等理由阻止,以至艺术村落户八年,许多街坊还以为那是限制出入的禁地,形成艺术家与邻舍的鸿沟。村内规管更见严谨,甚至在村内举办露天活动或展览、在户外油画都会遭到管理员阻止,严重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及筹办社区项目的灵活性。

不过,多年来艺术工作者一直积极地与政府官员及管理者讨论及磨合,政府对牛棚的管理政策已在逐步调整中。例如1a space曾在村内露天走道成功举办多个大型装置及雕塑展,牛棚已对外开放让游人自由参观;有街坊经常到村内和艺术家谈天说艺,艺术村与邻舍和附近商家之间,亦愈见融和。但村内设施如电力供应、户外空间的使用、甚至洗手间的冲水系统,仍然是牛棚从未获得改善的痛症。

时至今日,本地市民以至海外艺术家及旅客,普遍对「牛棚艺术村」已有一定认知,也常有市民致电村内单位查询当日节目或租用场地细节。不过,政府至今仍在研究牛棚的未来发展及用途,艺术家每隔数月便得续租一次,而牛棚作为「艺术村」亦只属暂时身分,甚至经艺术家争取后,正门才能悬挂上「牛棚艺术村」的横额。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之前委托香港艺术发展局进行「前马头角牲畜检疫站(牛棚)作为艺术村的未来发展之研究」,为未来活化牛棚作参考,预计今年内落实牛棚的未来用途及发展。

牛棚何去何从,仍未可知;然而长期的不稳定,设施与创作需要的落差,已大大阻碍了艺术家的长远计划及创作发展。然而,另一案例,在政府规划下,首座打著「以发展香港创意艺术」正旗号为本的「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却成为值得参考的另一种文化艺术聚落的模式。

旧厂厦蜕变的「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

位于九龙石硖尾的「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JCCAC),前身是旧式工厂大厦。随著社会与经济发展变迁,大部分生产工序北移,六、七○年代落成的工厂大厦,大多人去楼空。二○○三年,政府宣布发展香港的创意产业,参考国外案例,将石硖尾的一座厂厦改建为第一座创意艺术中心,由赛马会出资赞助改建,香港浸会大学管理,让艺术家及创意工作者租用,初期合约为期两年。这是香港历来首幢改建的建筑物,荣获香港建筑师学会二○○八年「全年境内建筑大奖」,夺此殊荣,为近年的建筑物活化利用,注入强心针。

JCCAC在建筑设施及管理方面都较牛棚完善,管理架构及发展条件亦较稳定,只是管理层与艺术家对于长远发展方向等仍在磨合讨论,至今没有明确定调。JCCAC行政总监吕丰雅指出,他们希望将艺术带入社群,是一个社区艺术中心(communitiy art centre),不过到今日,若中心要改名,应该叫做Studio Centre,是一个工作室集成的地方。他表示,中心的大方向是要与艺术租户一起合力去演绎出来。(《文化现场》2009年3月号)

创意产业的发展,往往被认为和旅游及经济效应有关,以至数月前有媒体以中心内大部分单位没有对外开放、没有艺术家在工作、中心没有人流等为基础,质疑政府拨公帑兴建艺术中心及资助艺术家是否用得其法,引起艺术家及创作人激烈讨论。

人流或经济效应,是否为一个艺术村的最终衡量准则?这一点,相信是所有艺术村先要考量的定位。若定位不清,以至官方、公众及艺术家期望不一,硬体很容易沦为空壳。另外,即使定位明确,若没有配套计划协助推动,亦会浪费资源。若以经济效应为指标,与学校结成伙伴、推出工作坊、举办吸引人流的展览及项目等,都可以是手段之一。若要成为社区艺术中心,与邻舍的互动、放宽开放条件、社区活动策划等,应成为优先项目;但若是一个工作室集成的地方,那就得为艺术家提供安心创作、孕育创意的空间,而不该要求他们成为金鱼缸里任游人观赏的游鱼。

近年,香港政府推动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中,第一期有多个旧建筑活化修复成为艺文空间的计划,但定位与营运细节却往往未到位,最核心的灵魂── 艺术家与作品,更面目模糊。

在开拓艺文空间的历史中,香港油街艺术村、牛棚艺术村、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的案例,都引证了艺术村的重要灵魂──创作自由。可见在构筑艺文空间之前,主事者的重要考量,应是空间的本质──是淘新兴产业之利,还是补人文素养的洞?

 

文字|潘诗韵  香港剧评人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