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身为创造「爱丁堡经验」功不可没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在策展方向(艺术性)、艺术教育提倡(教育性)以及苏格兰文化推广(身分认同)三个面向不断地做策略上的修正,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成功,不单单只是找到重量级艺术家/节目,打出名声而已,更因应时代的变化,修正艺术节在不同时代下的使命与定位。而新任总监就任后所带来的转变,也可以看出艺术节正视其组织身负的社会责任,积极地塑造下一个阶段的定位。
对于热爱表演艺术的同好们,一生中总有几个艺术节是列在「非去不可」的清单上,大家耳熟能详的爱丁堡艺术节(Edinburgh Festivals)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台湾对于艺术节或城市节庆的关注也愈来愈多,爱丁堡的成功更吸引了艺术政治学的目光,更因为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倡与发展,大家的焦点纷纷放在一个成功的艺术节庆可以带来多大的周边经济效益等等的话题,一时之间,爱丁堡又成为文创工作研究者的目标,许多堆叠性的数字,成为指标性的典范。
也因为近年来投入研究的人愈来愈多,才渐渐了解爱丁堡艺术节(Edinburgh Festivals)其实是一个统称,其中包括几个与表演艺术较相关的重要节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爱丁堡艺穗节(Edinburgh Fringe)、军乐节(Tattoo)与多文化艺术节(Mela Festival)、还有书展、爵士音乐节、电影节等等,爱丁堡的居民常引以为傲地说,如果你想要遇到任何有名的导演、作者、艺术家、音乐家或者歌手,来爱丁堡艺术节吧!你的偶像可能就坐在你的隔壁一起共进早餐呢!
资金多来自公部门,策展也需考量文化政策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简称EIF)与艺穗节(Edinburgh Fringe)的创始,源自于六十三年前(1947)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有八个节目成为当年国际艺术节的「遗珠之憾」,却下定决心一定要表演,也促成了艺穗节的诞生,从此以后,两者的竞合关系,丰富了六十三个夏季,有许多明日之星也由此诞生。艺穗节强调的自由市场精神,也成为剧场工作者又爱又恨的试炼场,为了加强宣传,每天固定时间的街头表演与观众互动,成为艺穗节另一项特色,也为整个城市带来许多的活力与节庆气氛。
另一方面,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运作方式,是台湾较为熟知的艺术节运作状态:由艺术节总监(Festival Director)带领组织,艺术节组织通常为非营利组织,每年有设定的主题来挑选节目;大部分的经费是来自公部门的挹注、私人赞助与票房收入;而总监的职责除了有好品质的演出节目之外,更必须肩负起整个艺术节的资金筹措与票房收入等实际问题。
与艺穗节不同的是,艺术节大部分的资金来源源自于苏格兰政府补助:苏格兰艺术协会(Scottish Arts Council)与爱丁堡市政府(The City of Edinburgh Council),即使如此,私人赞助款与票房收入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无形中也对艺术节总监带来许多的挑战。以二○○八年为例,整个艺术节的开支为九百万英镑(约合新台币四亿五千万元),票房收入与赞助的比例为48%,52%来自公部门的补助,大部分的开销为表演节目的制作费、旅运费、舞台租用与技术费,与宣传费。以今年为例,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之下,艺术节总监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在不包括票房收入之下,从公部门拿下的补助高达五百万英镑(约合新台币约两亿五千万元),而在私人赞助的部分,也有两百一十五万英镑(约合新台币一亿七千五百万元)的进帐。
艺术节本身仰赖公部门资金的比例偏高,在挑选节目上,在其自由度之下,仍然要顾虑到文化政策的基本要求,特别是苏格兰政府虽然是大英国协的一部分,在实体上运作上却愈来愈独立,近年来在文化政策上,非常积极地推展苏格兰文化与认同,每年投注许多的资源在各类型艺术发展、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中,因此,在每年艺术节的节目里,有一定比例的自制节目以歌剧、戏剧、芭蕾/现代舞蹈或者大型的交响乐团等方式来展现当代苏格兰文化,甚至长时间培养固定的合唱团团员,只要有大型乐团被邀请至艺术节表演,都可以看到合唱团团员的身影。
历年节目呈现菁英意识,新总监著力打破疆界
当年设立艺术节的初衷是希望以艺术活动来抚平二次大战对于人民造成的伤害,让人民从表演艺术当中,带来希望,找回重建的勇气;也希望透过艺术节这样的平台,带给苏格兰的观众最淬炼、精致的的当代表演艺术。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历年来艺术节的节目选择上总是有一股菁英阶层的意识形态,节目安排上也以欧美为主;即使近年来有特别关照非白人族群,大部分仍是以自家熟悉——如欧裔的亚洲或非洲团体——为主。二○○六年,艺术节总监的职位由年仅四十四岁、澳洲籍的作曲家弥尔斯(Jonathan Mills)担任,与前任的艺术节总监麦克马司特(Sir Brian McMaster)有太强烈的对比(注),也不禁让人忧心艺术节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六年,笔者有机会与尚未就任的弥尔斯面对面的访谈,问到他对未来艺术节的规划与想法,弥尔斯首先强调,将加重视觉艺术的比例,与爱丁堡大型美术馆合作,在艺术节期间也同时规划较具规模的视觉艺术展览;也因为身为澳洲籍,对于非欧美区艺文的发展有较多的观察,他也倾向与亚洲较具规模的艺术节(如墨尔本艺术节、新加坡艺术节、香港艺术节)倾向于以共同制作(Co-production)的合作模式,介绍原汁原味的亚洲剧团到艺术节,在艺术层面上可以更精确地传达亚洲独特的艺术特色,共同制作也可以分担巨额的制作经费,经由巡演的方式,增加演出的曝光率。音乐背景出身的弥尔斯,对于音乐的选择也有其独特的眼光,以逐年增加/邀请或以群组的方式介绍较不为人知却具有代表性或者实验性的音乐,平衡长年来以古典交响乐团为重的音乐节目。
经由三年的时间,这些想法与规划随著弥尔斯的上任,逐步地实现,二○○七年的视觉艺术展览规划中,有许多的户外装置及美术馆展览,台湾知名的艺术家林明弘的新作品受邀在爱丁堡广场花园展出;二○○八年的节目主旨为「没有疆界的艺术家」(Artists without Borders),来自中东、以色列、巴勒斯坦的艺术团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希望借由艺术打破以国家建立的疆界与造成的对立冲突,回归到最根本的人文关怀与欣赏;而今年的主题定为「启蒙苏格兰」(Scottish Enlightenment),不但有许多苏格兰乐曲、歌剧(如苏格兰女巫)的节目,更有与「启蒙」议题相关的演出在艺术节中,在今年与新加坡艺术节共同合作,选入新加坡导演王景生执导的作品《大流散》Diaspora,以新加坡观点探讨全球化之下的身分认同与漂移。
从艺穗节中选新秀,积极塑造艺术节新定位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艺术节也会参考每一年艺穗节的得奖名单,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Fringe Prize,与得奖者进一步洽谈与艺术节合作的可能性,这些受到青睐的制作或年轻导演通常具有几个特性:原创剧本、具有明日之星丰采的导演、有潜力晋级中、大型规模的作品及展现当代英国或苏格兰特性的表演艺术作品,同时,这些作品或后起之秀,早在竞争激烈的艺穗节交出亮眼的成绩单,证明自己禁得起市场的试炼,这时候,艺术节的角色已不是单纯的推广者(promoter),更肩负起制作人(producer)的角色,在这时艺术节同时扮演推广苏格兰文化的最佳平台。
身为创造「爱丁堡经验」功不可没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在策展方向(艺术性)、艺术教育提倡(教育性)与苏格兰文化推广(身分认同)三个面向不断地做策略上的修正,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成功,不单单只是找到重量级艺术家/节目,打出名声而已,更因应时代的变化,修正艺术节在不同时代下的使命与定位。而新任总监就任后所带来的转变,也可以看出艺术节正视其组织身负的社会责任,积极地塑造下一个阶段的定位。特别是有越来越多大型艺术节纷纷成立,甚至不惜砸下巨资,希望以成功的艺术节带动城市的发展,复制所谓的「爱丁堡经验」,然而,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希望复制的经验,到底是艺术节的核心价值:艺术文化可以带给人心的慰藉,提升精神层面?还是数字堆叠的周边经济效益?
如果是前者,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六十三年里的经验的确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学习经验,其实都不出艺术节核心价值与为谁服务的范畴,由内而外,建立自己的独特之处,永续经营,这些都是新兴艺术节最根本与直接的挑战。如果是为了周边效益所办的艺术节,我们不禁纳闷,如果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都无法创造城市的经济效益,将所有的重担落在一个艺术节上,是否是一个过于甜蜜而一厢情愿的负荷?
注:艺术节总监的任期并没有固定,但大部分都是五年一任,而麦克马司特(Sir Brian McMaster)担任爱丁堡艺术节总监长达十四年(1992-2006)仅次于Peter Diamand(1966 – 1978)的十二年,也间接地影响了二十世纪末当代表演艺术的发展,有人评论他挑选节目的风格偏好「大师」路线,也较为保守。
爱丁堡艺术节 近期焦点
大卫.雷迪(David Leddy)
大卫.雷迪被视为苏格兰新生代编剧、导演的明日之星,长年居住在格拉斯哥(Glasgow),荣获今年爱丁堡艺穗节大奖,他的戏剧演出与剧本常常具有丰富的戏剧元素,加上行为艺术的概念,经常尝试在不同场域(非剧场空间)的发表作品。在二○○九爱丁堡艺穗节发表的两个作品Susurrus与White Tea都大获好评。
Susurrus的故事与《仲夏夜之梦》和植物园为出发点,却是一个家庭重新发现家庭成员内心世界的旅程,将表演场域设在爱丁堡的植物园内,观众们拿到耳机与之后,跟随耳机内的所发生的故事段落,游走于植物园中,演员透过声音表情,将故事完整的表演。虽是一个预录的「广播剧」,导演完全将「看演出」的掌控权归还给观众,观众们可以决定他要如何来观赏这一出戏,可以在这一个小时的过程中,悠游于植物园,也可以跳接,或者完全不听,甚至将整个注意力放在经过的花草之间,感受可以是非常私密的,也可以十分的外放,同时也感受艺穗节另一种安静的步调与爱丁堡的另一面。
休.修斯(Hugh Hughes)
普罗大众剧团(Hoipolloi)从二○○五年开始与休.修斯(Hugh Hughes),一位威尔斯的表演者开始合作,创造出属于Hugh Hughes的表演方式:开场时非常地友善和观众们打招呼,用第一人称说和他的家人、朋友相关的故事。二○○七年发表的《漂浮》Floating讲述他不经意地发现一张地图,发现威尔斯突然从英国的版图中消失了,他开始去寻找到底威尔斯漂到哪里了,以及如果威尔斯不见了,他还可以称自己是威尔斯人吗?种种对自己身分质疑与追寻的过程;《兔子的故事》Story of a Rabbit则是以替朋友照顾一只兔子为开头,连结到对父亲的死亡的震惊与怀念,二○○九年的新作《360—转换你的观点》360, change your perspective,则是讲述两人的友情与如何换一个角度来看习以为常之事。其亲和而特有的表演方式在二○○七年大受好评,也引起了电视台的注意,目前正在商量以休.修斯的角色来制播影集的可能性。
相关网站
大卫.雷迪官网 www.davidleddy.com/
《360—转换你的观点》介绍www.hoipolloi.org.uk/production/360/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