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琴课》(远流出版、典藏艺术家庭 提供 )
艺@书

音乐的美好与折磨

一个是名闻国际的音乐大师,一个是因为《钢琴课》的优美文笔才受到英语世界重视的作家,《想飞的提琴手》和《钢琴课》都是在探索音乐可以在生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克雷默想知道「可以不走音乐路的理由」,奈兹则想知道自己「可以走音乐这条路的条件」。他们两人都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同时,也受到音乐的折磨。

一个是名闻国际的音乐大师,一个是因为《钢琴课》的优美文笔才受到英语世界重视的作家,《想飞的提琴手》和《钢琴课》都是在探索音乐可以在生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克雷默想知道「可以不走音乐路的理由」,奈兹则想知道自己「可以走音乐这条路的条件」。他们两人都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同时,也受到音乐的折磨。

演奏巨匠在舞台上技惊四座,迷倒众生,总是会让人对演奏生涯心生欣羡。然而,就像世间许多事物一样,音乐既是福佑,也是诅咒。

对于一位像基东.克雷默(Gidon Kremer)的音乐家,父母都是小提琴家,再往上推的祖父、曾祖父也是小提琴家,如果他也有天分的话,那么有何理由不成为小提琴家?如果只是因为有小提琴的家传就须继承衣钵,「命定」走上音乐这条路,那么,他的「自由意志」可有置喙的余地?

对于一个像裴莉.奈兹(Perri Knize)的音乐爱好者,自幼就学习音乐,也在成长的路上对音乐抱持一言难尽爱恨交加的情感,虽然也尝试走音乐路,但是受限于才具,终须放弃。却又在中年燃起对音乐的爱好,开始学钢琴,走上一条始料所未及的探索旅程。

两条迥异的音乐探索之路

基东.克雷默的《想飞的提琴手》和裴莉.奈兹的《钢琴课》是并不相关的两本书,但在很多方面是既相异又相呼应。两人都是犹太人,基东生于苏联治下的拉脱维亚,外祖父是十九世纪小提琴名家布吕克纳,基东本身入莫斯科音乐院,师事欧伊斯特拉夫赫,二十岁获得比利时伊莉莎白音乐大赛第三名,二十三岁夺下帕格尼尼大赛冠军。

裴莉.奈兹则是出生美国,父亲曾经在好几个乐团担任竖笛首席,她大学念俄文和哲学,后来读过曼尼斯音乐院,但以撰稿为业,替《新闻周刊》、《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供稿。四十三岁那年,偶然间听到鲁宾斯坦弹的萧邦华丽大圆舞曲,决心开始学钢琴。奈兹不仅学琴,还以有如挑选终身伴侣的标准选购钢琴,因而深入了钢琴制造、调音、整音的过程,这段过程不仅让她跑遍美国各地的钢琴商,甚至还到了德国汉诺威附近的葛洛蒂安-史坦威工厂,一探钢琴制造的过程,探索的足迹甚至远至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实地勘查什么样的木材合于制作钢琴的需求。

可以想见,这是一趟超乎寻常的旅程,因为对于一般人来说,决定学琴、买琴只是走几条街的事情而已。而基东.克雷默的童年回忆也是如此。一般音乐家表露在外的故事可能是如何听从自己才能的指引,慢慢发展出往来琴房、音乐厅的生活模式。而克雷默却选择叙述自己内心的疑问矛盾,叙述自己充斥史达林、列宁身影的童年,叙述爱情、文学、父母失和对他的意义。

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与折磨

《想飞的提琴手》和《钢琴课》都是在探索音乐可以在生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克雷默想知道「可以不走音乐路的理由」,奈兹则想知道自己「可以走音乐这条路的条件」。克雷默因为自身的音乐才能,看到更宽广的世界,得以避免了契诃夫笔下《三姊妹》的困境,她们想「前往莫斯科、前往莫斯科」,逃离家乡的羁绊却终归徒然,但是克雷默还是要追问「为什么我会成为小提琴家,而不是消防员或火车司机?」

奈兹则是走到生命的秋天,几乎是不顾一切地投入学琴、寻琴的过程,有那么几分自虐的味道。意外发现自己对声音的敏锐,即使有成为优秀调音师的条件,但是想到自己年近五十,调音生涯有限,还是断了这个念头。

一个是名闻国际的音乐大师,一个是因为《钢琴课》的优美文笔才受到英语世界重视的作家。他们两人都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同时,也受到音乐的折磨。

文字|吴家恒 资深出版工作者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