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拥有收放自如的触键与音色变幻,但阿芙蒂耶娃并不耽溺于萧邦音乐中缤纷绚丽的表象。反而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即如同一个精细的建筑设计师般在华丽的色彩与错落有致的节奏中,勾画出她选定的结构支柱与音乐表现的聚焦点。
2010萧邦国际钢琴大赛冠军阿芙蒂耶娃独奏会
1/8 台北 国家音乐厅
阿芙蒂耶娃是一位极其专注而自信的演奏者。
身穿一袭缎面黑色贴身裤装,搭配饰以百褶荷叶前襟的白色衬衣,一现身舞台即快步笔直走向钢琴,坐下后便立即开始演奏。
尽管拥有收放自如的触键与音色变幻,但她并不耽溺于萧邦音乐中缤纷绚丽的表象。反而从第一个音符开始,即如同一个精细的建筑设计师般在华丽的色彩与错落有致的节奏中,勾画出她选定的结构支柱与音乐表现的聚焦点。
细心营造音乐架构
即使在所谓的「性格小品」——《马厝卡舞曲》中,她也紧凑地将作品三十的四首马厝卡舞曲串连成套曲般更大音乐视野的投射。c小调及b小调马厝卡的氤氲多彩与热切憧憬细心营造起四首舞曲之中轴——第三首降D大调马厝卡的狂迈与豪放。
而建立在升c与降D这一同音异名中心点的两首《夜曲》(Op.27)在她的手中则宛如自升c小调阴影中伸展开的飘逸柔细的乐思,连接到灯火灿烂的降D大调义大利歌剧的激昂场景。
降b是《第二号奏鸣曲》贯穿四个乐章的结构支柱。阿芙蒂耶娃以第一乐章第一个坚定的根音降b建构起这首奏鸣曲降b小调的和声基础。并以此将具有英雄与悲壮色彩的第一乐章与从下属降e小调上开展的第二乐章诙谐曲统一起来。她巧妙地通过对降b在第二乐章第一主题及歌谣般的第二主题的提示,以及别具匠心地从第二主题前的四小节和弦的内声部以降b渐强而引入,增强了四个乐章的整体性。而几乎是轻拂而过的第四乐章,双手单声部线条的跌宕起伏与第三乐章的降b小调「葬礼进行曲」的多声部行进紧密连接,为突强的最后降b小调和弦结尾,明确地架构起这一大型套曲的调性中枢。
除了清晰的整体结构,阿芙蒂耶娃也展现了她自然地将萧邦音乐中,交错进行的多声部的复音织体与变幻的和声基础融为一体的能力。对于歌唱的旋律线条,她总是以敏锐的音乐感受性发掘出衬托声部中或和声或复调的呼应、对话,并且交织成一种独具魅力的声响。
不渲染,不做作
不渲染,不做作。对音乐表现分寸拿捏适切,对乐器掌控得心应手,轻巧灵动的演奏特质也在下半场单乐章的《f小调幻想曲》、《第四号E大调诙谐曲》、《B大调夜曲》(Op. 62-1),以及《降A大调幻想波兰舞曲》中乾净俐落地一展无遗。
在当今崭露头角的年轻钢琴家中,天赋绝佳的阿芙蒂耶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笔者期待她在未来的职业演奏生涯中,将沉淀了两百年萧邦音乐中的历史苍茫与生命体验,转化成触动听众灵魂的内心感动。追寻浪漫主义的内敛与激进并存。自由地探索以无限的音乐想像力,超越理性与规范束缚的浪漫主义精神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