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排记者会上,吴蛮与原住民小朋友亲切互动。(国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演出评论 Review

等待久久酒一次的醇酿--评「吴蛮与原住民朋友」

原住民歌乐细致的线条、叙事的文化底蕴,对应琵琶颗粒感的弹拨乐器特性、中原文化的强烈色彩,在「吴蛮与原住民朋友」演出中媒合,舞台上的表演者不论宾主,都展现专业精采的演艺实力,透过保留各自特色为核心思考的拼贴手法,交互呈现各自的音乐特质,可谓一场双方谨守分际的「行礼如仪」与简练精采的「自我介绍」。

 

原住民歌乐细致的线条、叙事的文化底蕴,对应琵琶颗粒感的弹拨乐器特性、中原文化的强烈色彩,在「吴蛮与原住民朋友」演出中媒合,舞台上的表演者不论宾主,都展现专业精采的演艺实力,透过保留各自特色为核心思考的拼贴手法,交互呈现各自的音乐特质,可谓一场双方谨守分际的「行礼如仪」与简练精采的「自我介绍」。

 

吴蛮与原住民朋友

3/24  台北 国家音乐厅

 

吴蛮是当代以琵琶享誉国际乐坛的音乐家,在她手中,琵琶似乎早已走出古典凄楚的刻板印象,成为现代音乐舞台上挥洒自如、展现丰富生命力的乐器。由于吴蛮在音乐文化交流开创性的实务经验,拥有顾尔德奖(Glenn Gould Prize)首次颁给女性的殊荣,因此,今年「台湾国际艺术节」的专题制作,吴蛮以「吴蛮与原住民朋友」为题,邀请台湾原住民朋友同台演出,他们将如何合作?产生何种火花?格外令人期待。

直白的「靠」完成了形式上的连结

面对文化展演的多样性选项,当晚走进了国家音乐厅,留下深刻的聆赏经验,更带著表演艺场饕客般的满心期待而归。没有浮夸摆饰的简洁舞台上,右后方放置部落里常见的兽骨架;吴蛮演奏琵琶时,精心设计的灯光聚焦左舞台前方,灯区光源偏弱的兽骨架,便产生形似古代编磬的意象转换;紧接著场灯全亮、布农族歌队登场,兽骨架形貌再度清楚呈现,带出原住民部落文化的意象表征,饶富隐喻趣味;琵琶圣手吴蛮与她的布农、排湾、泰雅朋友们,十首贯穿全场、一气呵成的演出曲目就此展开。

《琵琶与排湾之传说》,由少妮瑶娓娓唱出排湾的泣诉歌,显见女性柔婉角色的特质,激动处掩面而泣的不矫作,哀思悼念的曲意直探幽微心底;吴蛮琵琶的身影内敛在段落中穿梭串接,紧随著少妮瑶的古调,或以复音对位、或以主题再现,始终以客为尊,达到吴蛮强调采取「靠」的方式,作为双方音乐合作的架构。《雾鹿八音传奇》布农山地传统音乐团的PASIPUTPUT(祈祷小米丰收歌)在不甚熟悉的表演艺术橱窗里,尽管置身场域转换的陌生氛围,初始难免略显拘谨、起音略高,仍在丰富的演出经验累积的默契中,愈唱愈好、渐入佳境,达到和谐圆融的曲境。十二平均律的琵琶,随著旋律线条起伏,以根音轮指的长音符参与人声无伴奏的PASIPUTPUT,巧妙回避由低音往高音堆叠必然产生的微分音,也就免除音律与音准上可能衍生的冲突,这也是吴蛮采取「靠」的另外一种手法。

《排湾男女情歌》的双管排湾笛自在即兴,以持续低音的复音幽幽咽咽;《泰雅及阿美与琵琶对话》由泰雅族的林惠珍教授透过扎实的美声唱法,唱出三首部落歌谣;琵琶依然以「靠」的方式迎宾,以清楚的汉系五声音阶音乐语汇/与会,直觉反应的倾泄(6i65 35 3532 1……),形塑汉系与南岛系的音乐语汇的对话模式;直白的「靠」完成了形式上的连结,而盼见双方「靠」多一点、「靠」近一点的深度交流,似乎只有等待酝酿发酵后的「久久酒一次」了。

谨守分际的「行礼如仪」

原住民口簧琴以多簧的形式(文献中有单簧发展到五簧)、丰富的内涵引以为傲,泰雅口簧代替言说而具有「密语」功能,更是举世少见。《西部哈萨克风情》由东家吴蛮独奏琵琶,哈萨克对于受邀访宾而言,不仅存在著空间与文化的距离,也是当晚曲目中的天外飞来一笔;而少妮瑶应非囿于演奏技艺,却舍民族传统之宝,选用外来的金属口弦替代口簧琴以对,无端地减少一次对话与激荡,令人惋惜。

原住民歌乐细致的线条、叙事的文化底蕴,对应琵琶颗粒感的弹拨乐器特性、中原文化的强烈色彩,在「吴蛮与原住民朋友」演出中媒合,舞台上的表演者不论宾主,都展现专业精采的演艺实力,透过保留各自特色为核心思考的拼贴手法,交互呈现各自的音乐特质,可谓一场双方谨守分际的「行礼如仪」与简练精采的「自我介绍」。走出音乐厅,漫步在阵阵咖啡香的回廊,耳际仍然流转著两者交错的绝美旋律,心中忖度著:今夜宾、主的友谊深度何底?满心期待下回原住民好朋友们的聚会,必先循礼敬告祖灵降临,引领放纵与机锋,碰撞出更多灿烂的火花。

 

:卑南族学者孙大川1991年出版《久久酒一次》,深度思索原住民历史文化保存与质变的危机,撼动台湾社会对原住民世界的刻板理解。「久久酒一次」源于原住民族传统饮酒文化乃基于感恩、敬重祖灵庇祐的态度,本文借喻美酒佳酿必定经过历时的酝酿发酵,以及好朋友共同分享的生命美感;另则隐喻是否必须在久久的等待之后,才能聚合成熟的条件共享精酿醇酒。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