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戏曲在台北(图片提供 台北市文化局)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传统戏曲在台北

因为商业繁荣,台北城早在日治时期,就发展出鼎盛的戏曲荣景,当时的大稻埕更有「戏窟」之称。台北市文化局出版的「传统艺术系列」丛书,分歌仔戏、布袋戏、京剧、说唱四本,是首次整理以台北市区范围为主的戏曲史料专书,见证人文荟萃的台北,与传统戏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与对话。

因为商业繁荣,台北城早在日治时期,就发展出鼎盛的戏曲荣景,当时的大稻埕更有「戏窟」之称。台北市文化局出版的「传统艺术系列」丛书,分歌仔戏、布袋戏、京剧、说唱四本,是首次整理以台北市区范围为主的戏曲史料专书,见证人文荟萃的台北,与传统戏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与对话。

台湾的戏曲发展历程,与政经活动及民俗庙会等息息相关。正如「大都之于北杂剧、临安之于南戏、北京之于京戏」,大稻埕因商业聚集,自日治时期起即有「戏窟」之称、剧场林立,各剧种多在此成立剧团,甚至外地来的戏班均在此设立办事处,京剧、歌仔戏、布袋戏等当然也不例外,日日夜夜在此上演不同的戏出,提供当时市民的主要休闲娱乐。近百年前,京剧、歌仔戏及布袋戏等传统戏曲在台北市的鼎盛荣景,也是研究「台北学」时,颇为专家学者、文史工作者所津津乐道的一页。

歌仔戏与布袋戏的盛世风景

由台北市文化局出版的「传统艺术系列」丛书,包含《城市.蜕变.歌仔味》、《寻路》、《功名归掌上 布袋演春秋》及《弦鼓唱千秋 舌间话人生》四书,为首次整理以台北市区范围为主的戏曲史料专书,见证人文荟萃的台北,与传统戏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与对话。

由戏曲学者徐亚湘主编的《城市.蜕变.歌仔味》,细数歌仔戏在台北市的百年历史。歌仔戏在台湾兴起的日治时期,台北市正巧提供剧种各项进化、创新的条件。歌仔戏发源于宜兰已为众所熟知,但歌仔戏能由落地扫(小戏)形式,逐渐形成有完整剧情的大戏演出,「台北市」才是幕后的关键推手。

台湾的布袋戏虽均源自中国福建,但于台湾的南部与北部却发展出不同的演出形式,至今北部布袋戏仍以八吋或一呎二的小型偶演出为主。知名学者李殿魁与薛涌合著的《功名归掌上 布袋演春秋》,自晚清中叶布袋戏随著闽南籍移民传入台湾说起,从毫无技术只能「仰赖进口」,之后技术逐渐升级至「部分自行生产」,到现在能完全「自创品牌」技术输出,布袋戏的发展,正是闽南移民在台湾落地生根的缩影。

京剧与说唱的半世纪足迹

长期投身于京剧创作的王安祈所撰的《寻路》,续其力作《台湾京剧五十年》,观察解严后廿年间的台北市京剧发展。京剧从中国热与本土热交互影响,到逐渐走出中国影响,形成台湾京剧新美学,进而回过头去影响中国京剧发展,可说台北市的京剧发展史,亦为台湾的京剧发展史。

由致力于说唱艺术推广的学者王友兰与王友梅编著的《弦鼓唱千秋 舌间话人生》,则勾勒六十年来说唱艺术在台北市的兴衰起伏之大、发展层面之广。同时,也记录了其他县市与中国的说唱艺人与团体,来台北参加表演、录音、受访的足迹。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