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世芬指导音乐剧演员歌唱时肢体的运用。(摄影 许斌)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温柔教头 美丽歌声的推手

歌唱诠释指导魏世芬

从拥有好歌喉到能真正上台表演,中间这段过程,就需要「歌唱诠释指导」来帮忙了!从歌剧到音乐剧,也指导过多位流行歌手艺人,魏世芬的工作不只教唱歌,还要送他们上台,陪著发声、修正韵味、调整体态、平稳心理。运用女性的温柔倾听,魏世芬从歌手外显的问题看进内心症结,再慢慢解开。她从不认为自己有「教」这回事,而是了解对方要什么,适时给予意见,顺著他们的节奏引发……就是这么「连哄带骗」地,让歌手将歌声包装成更美丽的礼物,送到观众的心中。

从拥有好歌喉到能真正上台表演,中间这段过程,就需要「歌唱诠释指导」来帮忙了!从歌剧到音乐剧,也指导过多位流行歌手艺人,魏世芬的工作不只教唱歌,还要送他们上台,陪著发声、修正韵味、调整体态、平稳心理。运用女性的温柔倾听,魏世芬从歌手外显的问题看进内心症结,再慢慢解开。她从不认为自己有「教」这回事,而是了解对方要什么,适时给予意见,顺著他们的节奏引发……就是这么「连哄带骗」地,让歌手将歌声包装成更美丽的礼物,送到观众的心中。

音乐剧演出前,不管下一课要扮演的是天使、窃贼、公主还是大坏蛋,只见演员们聚集在一起暖身。仔细一看,内容居然有最近流行的骑马舞、Nobody……但一下却又换成芭蕾、太极的动作。大伙边唱、边跳、边发声,即使早已忙得气喘如牛,前面这个带头搞怪的人还是不断地鼓励、催促、呐喊,一时间大伙儿的能量和情绪全被提振到最高点。

「因为要在台上载歌载舞,」她说:「歌唱时美不美、喘不喘都很重要!」这个观察所有演员举手投足的人并不上台,却要比所有上台的演员还要清楚每一首歌要怎么唱。舞台下扮演「歌唱诠释指导」的人物,就是小时候老师评价「长大不是个头儿,就是大流氓」的魏世芬。

除了教唱歌  还要把歌手送上台

还好她的教养和规范来自乐谱的节拍当中。但不改爱玩的本性,她在学成归国后便接下了许多全新制作,包含《隔壁亲家》、《四月望雨》、《百合恋》、《木兰少女》,《天堂边缘》、《貌似真爱》……合作的对象横跨剧场、歌仔戏、电影、电视。近期广受欢迎的「星光」、「超偶」都找她帮忙,连艺人如孙翠凤、洪瑞襄、赵咏华、田中千绘、许效舜、澎恰恰、殷正洋、陈妍希等都曾接受过她的指导。而她的工作不只教完唱歌就好,还要送他们上台,陪著发声、修正韵味、调整体态、平稳心理,与其说她是老师,或许「教练」的名词更适合她。

的确,歌唱诠释指导的原文就是vocal“coach”。但做的到底什么工作?魏世芬解释:「vocal coach就是歌剧指挥的前身,他们得要经过十年左右的训练才能变成歌剧指挥,原因是要陪歌手熟悉每部歌剧的角色、音域、歌曲等,并且在帮忙他们的过程当中也一步一步成长。不仅如此,还要提供歌手文史资料、诗词、语言的念法和咬字,让他们之后放在旋律上更为正确。」作为歌手只要负责自己的角色就好,但一位vocal coach却不但要会义大利文、德文、法文等歌剧的基本语言,经典歌剧一百出至少要滚瓜烂熟才能教导别人。这其中还涵盖调整歌者的「气口」——究竟对象是十七岁的少女、廿八岁的王后,或者是卅八岁的母后?要有少女的清纯,或像红包场者愈「油」愈好?都靠她来做细项的区隔,让语气和音乐相互呼应。

这几年,由于遇到了一些剧场界的好朋友,魏世芬的工作重心从古典歌剧逐渐转移到中文戏剧与音乐的配搭。但不同的挑战也油然而生,因为旧的作品可能有录音、演出过的依据,但新的作品更难,要先消化完再教给大家。而每场演出有不同的诉求、不同的音乐总监,希望声音的效果如何?她都要依据经验揣摩。后来,连音响工程都要她管:「例如是在梦里,我可能要求回声;一群人里面有领唱,我就要将他的声道拉出来。不只个人,还要控制与他人的协调,这些都是传统vocal coach不可能做的。」

从声音到眼神  帮你找到与角色的连结

既然是专治歌唱的疑难杂症,那么如果遇到五音不全的人该怎么办?魏世芬胸有成竹地说:「那要先去判别他是耳朵抓不到,还是因为声带太好无法瞄准。」原来还真有人不是抓不到音,而是因为声带肥厚圆滑,音质好、声音明亮又大声。如果不知道怎样善用声带时,一滑就超出范围。这种情况只能靠反复练习来达到,但如果连音高都听不出来,就不能从事表演,只能娱乐自己。不过只要愿意下功夫,经过时间必然能够改善。只是对这种人,魏世芬感到相当好奇,因为唱歌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没有办法开口,最先探究的应该是「心」的状况而不是技巧。

然而就算技巧好、歌声好,也不见得能够感动人。严格的她甚至还训练到歌手的眼神,因为在唱歌时会用到口腔、鼻腔、叠腔、头腔、胸腔等共鸣腔,在旋律跳动时板块就需要互相支援转换,当找不到或不熟练时,眼睛虽然张开,却因为往身体里搜寻,导致眼神呆滞或是眼睛咕噜噜地转。因此她说:「唱歌是送你一个心意,让台下人接收得到。从音乐开始眼睛就要看到那个画面,例如下雪、樱花飘落、生离死别……只要眼里有画面时,观众就会感受到你所看到的美感,自然就会在你一歌唱就掉下眼泪来。」这毛病不论流行或古典歌手都常犯,并非语言听不听得懂的关系,而是有没有正确的情感投射。

说到眼泪,魏世芬也有她的一套训练。为了歌手有可能因为表演而在台上的一次哭泣,她在台下会让他们模拟许多次——首先要让歌手在她那边哭个两、三遍,到整排情绪来的时候再哭个三、四次,这样哭在台上才会刚刚好,眼泪会掉下来,但是声音的控制不乱。但为什么要哭那么多次?她说:「第一次哭、甚至前三次哭,都一定会感到很委屈,无论是心理的、生理的可能都会塞住,哭得绝对不漂亮。所以想要打动观众的心,又要让脸上的表情不扭曲、妆容不花掉,都要很有技巧。」不管因为剧情、歌词,「学习哭泣」这件事都是歌手必须经历的过程。而当他们开始哭时,魏世芬就会静静地陪伴。也因为如此,她的钢琴上永远都会准备一包卫生纸,耐心地让他们宣泄,陪著度过这段时刻。可是如果一直哭不出来呢?魏世芬歪著头想:「我还没有遇过!我绝对要陪他找出他对这个角色的认同,跟自己的记忆相连结,这么一来,几乎没有人哭不出来了。同样的歌可能会由不同的人来唱,但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点,没有一种刻板的版本,那个语气是要自己的,包括哭也是。」

不只是歌唱指导  更是「医生」

才说她像教练,但各式各样的人上门求教,使得她倒像个医生,而且是「心理医生」。有趣的是,从中她发现,愈「大咖」的人就愈觉得不需要她,但事实却是明显的,大咖是求助无门,才会出现在这里。魏世芬笑著说:「他们有的是自己来,有的则是被经纪人送来,但共通点是进门后总是臭脸、嘟嘴。」面对他们的反抗心理,她经常使用的方式是把自己「弄不见」,收到一个最平静的状态。「因为他们会一直闹、而且会发脾气。当然他们不会针对我,但只要一点小事例如谱子不清楚、或者音乐听不见,他们就会发火。但我很清楚,他们其实大多是气自己唱得不好、气自己出糗。我常用的方法就是随他们去,通常闹到一个程度,火力就会渐渐弱下来。」于是她就会开始用聊天的方式带出他们的问题,接受对方各种稀奇古怪的唱歌模式、建立互信,然后试著提供她的方法。虽然辛苦,但她也观察到这些知名艺人为什么会这么成功,都是有原因的,例如他们好强、不喜被指正,因此对自己的要求就相对更高。

不少找她上课的人想解决的问题,就是声带受损而声音沙哑,也就是俗称的「烧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正常使用声带造成红肿、发炎,到出现小小的结,如果还不处理,就会结成一个茧。真正长出茧时,医生就会建议开刀,而且接著要三个月不能讲话,但魏世芬却不赞同:「如果可以忍得住三个月不讲话,这个茧也会不见!」如果愿意好好休息、好好复健学习使用声带,那又何苦开刀?留下了一个疤痕,唱到某个音域还是会被听见,倒不如换个角度,学著跟声带的茧和平相处。

不同个性的人,说话的声音都会有明显的差异。她观察到一般小嘴巴的人,下巴的骨头比较打不开,声音也会跟著小。还有生活压力过大的人下排牙齿就会是紧的,半夜睡觉可能就会磨牙齿。因此要让声带延展就是靠下巴,让整个口腔的空间更大产生更大的共振,「第一个方法就是靠打呵欠来练习,第二个就是要找到身体重心的点,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丹田。这个位置很抽象,约莫在肚脐下方三个手指头的地方。」但要如何找到重心?最快的途径就是「提肛缩腹」。

事实上不仅是歌者,而是所有人都该注意这个练习,她说:「大多数人喉咙常常会痛就是因为走路的时候还在想事情,我常去科技公司演讲,发觉科技人不管做什么肢体运动,头是往前倾的。这种体态在钢琴家、电脑族身上都常有。这么一来,声带的肌肉就会是紧的,这时候它就无法按照原本该有的震动来发声;加上声带原本包含很多水分,却因为不睡觉、失眠而乾燥,再摩擦后它就会开始发炎、红肿,这其实就是一个健康的警讯。」所以该提醒自己把头回归脊椎骨上,以肚子而不是肩膀为中心,让身体重心放低,声带才能回复自然状态。

温柔倾听  顺势扶一把

因为个性和工作的关系,魏世芬运用女性的温柔倾听,从歌手外显的问题看进内心症结,再慢慢解开。她从不认为自己有「教」这回事,而是了解对方要什么,适时给予意见。即便很快就知道对方的问题在哪里,也不会直接点出来,而是让他们自己发挥,顺著扶一把。因为「妳可以把一个人的声音整理好,但不会好听,除非是那个人的心里想要唱歌。」顺著他们的节奏引发、像等孩子长大那样给他们时间,魏世芬就是这么「连哄带骗」地,让歌手将歌声包装成更美丽的礼物,送到观众的心中。

 

 

工作法宝

 

它是一种自动笔,也有点像是工程笔,可以削尖用来画谱子。买的时候可以刻字,一般人可能是刻自己的名字,但魏世芬刻的是「大平静的爱」,希望提醒自己到了一定的年纪,过度的爱恨情仇都必须升华。

 

用来发声时的工具。合唱团的团员肢体不像一般演员放得开,而演员要他们乖乖坐著发声,他们也做不到。所以魏世芬就要有很多法宝,像是鼓、铃鼓甚至拍手,让他们习惯同时歌唱和舞蹈,也在他们快跳不下去时,以节奏来激励他们再多加油!

 

麦克风扩音设备

这是一种对声音的新想法。学歌剧的她以往对使用设备辅助的态度是鄙视的,但其实音乐剧不先熟悉麦克风就直接进剧院太冒险,因此她把设备架起来,学习如何使用它。后来发现透过麦克风其实比歌剧更难唱,因为一秒的瞬间会发生很多的讯息,而藉著一些「气」的使用,也学到很多从未接触的美感。每支麦克风都有不同的个性,她有很多支,谁适合高频、低频都可以选择。

 

杯子

大学时候的魏世芬是钢琴和声乐双主修,她很爱唱歌,但声带很容易发炎,当时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到国外才知道,原来要维持声带健康,生活作息正常外,水分也是很重要的。这个杯子从她在美国一直陪到现在,时时告诉她要补充水分。

 

卫生纸

因为魏世芬的学位是Vocal Coach & Piano Accompany,所以老师曾说,从事这种工作时「陪伴」是很重要的,要陪伴歌手经过角色的过程,所以钢琴旁边一定要有卫生纸,因为他们随时可能因为感情的连结触动而掉眼泪。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