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戏馆,后为辜显荣买下改为「台湾新舞台」。(取自wiki common)
焦点专题 Focus 艺游大稻埕 戏窟迎春/追昔观今

昔时聚百戏 戏窟再回春

大稻埕「戏」说古今

商业活动兴盛、富商小民聚集的大稻埕,因为酬神与娱乐的需要,也自然成为台北城内百戏汇聚的「戏窟」,昔年淡水戏馆(新舞台)、永乐座、第一剧场等,从京戏、歌仔戏、布袋戏到新剧、文明戏,不知上演过多少好戏。新世纪开张的「大稻埕戏苑」延续早年精神,精心策展,让老「戏窟」重新找回了戏曲演出繁盛风景。

商业活动兴盛、富商小民聚集的大稻埕,因为酬神与娱乐的需要,也自然成为台北城内百戏汇聚的「戏窟」,昔年淡水戏馆(新舞台)、永乐座、第一剧场等,从京戏、歌仔戏、布袋戏到新剧、文明戏,不知上演过多少好戏。新世纪开张的「大稻埕戏苑」延续早年精神,精心策展,让老「戏窟」重新找回了戏曲演出繁盛风景。

大稻埕在族群械斗地盘争夺的无奈迁徙下崛起,拓展迅捷,短短数十年间便从荒埔田园跃为繁华商业中心。淡水开港通商,英商在此设立制茶据点,使其以茶市闻名,更促引华洋商行买办富贾集聚,经营海陆物产、南北杂货进出口贸易。一九二○年日本人废除了台北厅直辖之艋舺、大稻埕、大龙峒三区,设台北市,隶于台北州,大稻埕失落了行政辖区的专名,转而存留在庶民百姓真实生活里。富商小民食饱衣暖,有钱有闲,各式文化活动、娱乐品项自是应运而起。

俗民百姓以祈求生活平顺安稳为第一要务,尤其是以移民为组成主力的台湾人。不论是否已在新兴家园站稳脚步,总是谨持「出外人都要拜神」的精神,伺奉陪同度厄历难的神祇,谦卑虔诚地感怀神明的护佑。是以大稻埕庙宇林立,有名的三大宫庙:慈圣宫、法主公庙、霞海城隍庙,奉祀守护航行安全的妈祖娘娘、职司护国安邦、调和风雨管领阴司亡魂的城隍爷与泉州原乡的守护神张法主圣君。为表示对庇祐生活顺遂事业宏展神祇的感谢与礼敬,圣诞寿庆、庙会仪节绝不轻率马虎。庙埕广场酬神祈福锣鼓喧天:神明遶境、艺阵踩街、戏曲搬演、百戏杂陈。在开放的空间里敬天娱人,民众、神明与土地情感紧密结合,凝聚强大的社群力量。

酒肆赏艺旦献艺  内台看唐山戏曲

外台戏虽亲切宜人却吵嚷闹腾,茶馆酒肆的欢愉则是另一种风情。一个世纪前大稻程最著名的饭店当属「江山楼」(故址在今重庆北路与归绥街口),席间有艺妲侑酒助兴。当时人普遍认为:「登江山楼,吃台湾菜,听艺旦(妲)唱曲」是人生极大享受。艺妲不只要陪酒点烟盘,自小便得学习乐器弹奏,演唱戏曲的大小曲,在酒席筵间从自弹自唱、扮妆艺阁,到加添锣鼓伴唱。从清唱到彩演,由票戏到售票商演,蹈袭上海的「髦儿戏」创造出全女班的「艺妲戏」。虽仅昙花一现,却是商贾文人闲余以戏曲品花捧角的最佳见证。

避离庙口充溢宗教氛围的演出场域,躲闪带有浓重性别色彩的艺妲戏,付费观看专业剧团内台展演又是不同的兴味。一九○六年福州三庆徽班受邀来台商演,聘主获利丰厚,激发筹建专演中国戏曲「支那剧场」的需求。历经三年折冲(一九○九,明治四十二年)终由日本人集资在现今太原路上兴建了首座专门的戏曲剧场——「淡水戏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新去处。六年后富商辜显荣接手整修,师法上海「新舞台」更名为「台湾新舞台」,耗斥重资礼聘著名戏班来台贴演经典戏文。演出虽以京剧为大宗,另有潮州戏、福州戏,连泉州傀儡、上海文明戏皆曾入驻演出;而台湾的七子戏班、京班也曾在此留下演出身影,在「艋舺戏园」及同区「永乐座」出现前独领台北剧场风华(注1)。

剧院繁华有起落  历史沧桑入烟尘

缘于大稻埕人口的增长,中国戏班络绎来台市场效益不减,地方上对新剧场的需求日趋殷盛,一九二四年(大正十三年)坐落于永乐町的剧场「永乐座」便依势孕生。新剧场不只场址选在永乐市场对面,较「新舞台」更接近大稻埕商业中心;场内还垫增了舞台高度,提供观众更舒适的观赏视野。「永乐座」新成立初始,曾与「新舞台」正面对垒,有过短暂的商业竞争;不久便转向因应本地戏班的演出需求,昭和后更以播放电影为主,戏曲演出只余装点功能(注2)。一九三五年(昭和十年)十月八日当时文化运动的重要核心人物林献堂先生曾至剧院看戏,当晚看客众多,几乎无座位可坐(注3),可见海派京剧当年在台魅力。二次大战后,因应日方政策,剧场偏向新剧、皇民剧的演出,新剧界重要的「新剧艺能祭」即在此举行。一九四三年(昭和十八年),厚生演剧研究会连续四天在永乐座演出林抟秋自编自导的《阉鸡》、《高砂馆》等作品,见证台湾新剧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战争末期一九四五年五月卅一日,盟军发动「台北大空袭」,「新舞台」未能躲过美军砲弹轰炸,建物全毁。日后辜家虽欲重拾情感记忆,在台北城南再建同名现代剧场,却不再与大稻埕有所牵系。「永乐座」倒是幸免于难,战后先更名为「永乐舞台」,再改为 「永乐戏院」,依然作为戏曲展演舞台。顾正秋女士领军的「顾剧团」,一九四八年底应邀来台演出后因上海沦陷被迫滞留,反而开展了精采的「永乐五年」驻馆演出,开拓台湾观众「海派京剧」以外的视野,直至一九五三年剧团解散为止。散班的团员凭借专业各自谋生,在演出与传承上为台湾京剧发展奠立重要的基础。而「永乐座」也不敌娱乐环境的变迁,在一九六○年正式宣告停业。

新世纪展风情  老戏窟重扬戏曲生机

至于迟至一九三五年大稻埕商贾为「台湾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博览会」才筹资兴建的「台湾第一剧场」,场址选在太平町(今延平北路二段),设有旋转舞台、可以容纳一千六百余人,剧场内还设有咖啡厅、撞球间与舞厅,提供多元娱乐。但演出以电影、舞台剧、话剧等新式表演为主,与戏曲已无甚关联。

大稻埕商业兴盛,对娱乐的需求量极大,戏曲市场里不仅人戏抢手,偶戏也是风风火火,热闹不已。北管布袋戏流行时,李天禄的「亦宛然」、王炎的「哈哈笑」都曾在凉州街设馆,凉州街还博得个「布袋戏街」的别名。老艺人故去后,剧团或歇业或移址再生,街上不复昔时盛况,如今只能到西宁北路的「林柳新纪念偶戏博物馆」或迪化街「大稻埕戏苑」八楼访古追昔、瞻凭过往了。

战争过后,百业复苏,戏曲也走出「禁鼓乐」的皇民化阴影,再度成为庶民百姓的情感慰藉。尽管流金岁月不再,大稻埕「戏窟」口碑长存。台北市政府积极规划重现古城风貌,试图接绪往昔戏曲风华。二○一一年三月「大稻埕戏苑」正式开馆营运,今年三周年庆,推出「大稻埕戏苑周年庆系列╳青年传统艺术节」,由资深名团关照头尾,中间主打青年新秀,剧种包含歌仔戏、京剧还有难以以制式类别定位的跨界实验,红红火火连演六周,企图一举掳尽老少观众,让戏曲生机得以重扬大稻埕!

 

注:

  1. 详徐亚湘〈试论台湾早期商业剧场-以日治时期台北市淡水戏馆(新舞台)、艋舺戏园及永乐座为例〉,《民俗曲艺》146期,页51-111。
  2. 邱坤良,〈台湾近代戏剧/电影发展及其互动关系-以台北永乐座为中心〉,《民俗曲艺》131期,页169-202。
  3. 林献堂日记记载:「7时5分入第一剧场,观众满员几无坐(座)位,因班中俱是上海名角,故能大博人气也,10时50分演毕。」《灌园先生日记》,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档案馆数位典藏。taco.ith.sinica.edu.tw/tdk/灌园先生日记/昭和十年(民国24年,1935年)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档案馆,台湾日记知识库。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