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红楼梦》写家庭的盛衰巨变,写青春的自我追寻,写俗世的爱恨生死,写红尘的繁华如烟,写生命中不可言说的遗憾……几乎涵盖了所有通俗文学的题材。
三百年来,《红楼梦》从手抄本、木刻本到石印本,从戏曲、曲艺、影视到现代剧场,在不同的世代,产生了久远而广泛的影响,甚至发展成一门研究科目——「红学」。
在戏曲舞台上,《红楼梦》的改编由来甚早,小说印本刊行的次年,便有文人改编〈黛玉葬花〉一折,而根据统计,清代红楼戏曲数量有卅四种之多,分属不同剧种与类型。直至今日,以《红楼梦》故事延伸的改编诠释,仍不断推陈出新。
国光剧团「红楼梦中人」系列,连推两出戏:《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与《探春》,前者是有「红楼老作手」美誉的编剧陈西汀为荀派名旦童芷苓量身打造,由梅派的魏海敏接演,将泼辣狠毒的王熙凤,诠释得意外出色。后者由王安祈编剧,黄宇琳主演,以探春与生母的母女情结为主轴,紧扣原著小说对探春的描写:「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在戏上演之前,且让我们再访大观园,重看红楼梦中人,如何各自精采;这场浮生若梦,何以值得我们一做三百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