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下)
专栏 Columns

小(下)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一句状似提醒小处的谚语,实际上来自恶魔的伎俩,他深知人性简化的惰性,他转移注意力让大家以为专注小处就可以驱散恶魔,找到幸福,但实际上,恶魔无所不在。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一句状似提醒小处的谚语,实际上来自恶魔的伎俩,他深知人性简化的惰性,他转移注意力让大家以为专注小处就可以驱散恶魔,找到幸福,但实际上,恶魔无所不在。

小,如细沙般的小错,经常酿成大祸,例如:戏正在煽情高潮时,却放错音乐。“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这句「恶魔藏在小细节」的老生常谈,提醒了执行远比创意重要,小,必须是具体的行为;大,经常在半空中飘浮。看看政府盖的庞大预算的蚊子馆们和众多座位数庞大的剧院就知道,小,是质,是人性;大,是量,是数字,是业绩。

也不一定,要求小处,不见得是品质的保证。例如排练《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车场》时,如果每一个字都要设计一个动作,听起来很细致,但结果看起来还真乱。小处如果不放在大的结构中,小就会让人嫌恶,变成想打喷嚏的灰尘或是刺眼的沙粒。虽然小不忍则乱大谋,但忍太久则没大谋,细节钻太久,常是一事无成的人的借口,例如我之前想写剧本,最后却一行都写不成,就是以找资料、研究细节、丰富人性为理由。

恶魔都是由小处开始

在生活中,“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或许也可以另解为「恶魔都是由小处开始」,例如:挑剔。反感通常是从一小处开始孳生:为何衣服穿完乱丢,是要洗还是不要洗?为何点个菜要犹豫这么久?为何用洗水晶杯的菜瓜布去刷平底锅?为何进剧院一直让你的红白塑胶袋发出声音?为何汤面包回家,不把它从塑胶袋里倒出来,而是直接泡在塑胶袋里吃?为何你在坐式马桶前要站著小便,让尿液泡沫四处飞溅降落?恶魔经常从这些相处上的小处冒出头,看不顺眼的线头愈拉愈长,恶魔在内心不断地发文,直到关系破裂,从好友名单中删除。是我太不在意?还是你太在意?在意小处的人比较文明吗?还是比较歇斯底里?在意小处后,处理的方式因人而异,谁说了算?同样地,在剧场工作过程,小和小之间常会吵架,例如灯光要求的细节,被舞台要求的细节挡住,舞蹈动作要求的轻盈细节被服装设计细节层次的厚重拉沉,在面对设计群彼此火辣地沟通时心想:恶魔的确住在细节里啊!

小和大,在现实生活难以用文字去定位,毕竟文字总是将事物一切为二,之间分寸很难拿捏,例如网路购物,我到底要买多大的烤箱?要买12L、18L还是30L?大的好像可以烤全鸡,但我又不会没事烤全鸡,实在浪费电,热量又不容易集中。但买小的,万一哪天我想烤全鸡呢?要买哪一牌子?Delongchi(迪朗奇)评价不错,但好贵,20L就七千多,但20L算大还是算小?还是买Sampo(声宝)就好,30L不到两千元,又大又便宜?有需要旋风功能吗?旋钮上的刻度标示和旋转时的质感,这可关系到料理时的时间控制等。那要买电磁炉吗?还是Philips(飞利浦)没有电磁波的黑晶炉?三款黑晶炉要那一款呢?外形好俗,但又听说很好用?恶魔不断碎碎念碎碎念一堆选择时需注意的小小细节,让我愈来愈想买名牌和高价位的商品,因为恶魔也藏在消费时的细节里啊!

「小在何处?」牵涉到大的结构

「小在何处?」成了质感方向和诠释关键,例如许多网路高评价的高级餐厅(尤其冠上「法式」者),一排煞有其事的精致菜名,味道却混成一坨,端上十分讲究却让客人不知怎么吃的摆盘细节,但却很好拍,很好上传FB,眼见为凭成了味觉麻木的前提。同样地,许多剧场的舞台设计一目了然,文本诠释后的象征物,导演、设计容易解释,评论也好写,但作品却难以下咽,因为一开始就把空间说完,失去想像的能力,过程只剩下演员乾乾地在场上声嘶力竭。许多舞台设计反而常常对于物件和空间无感,设计出符合文字逻辑的空间,例如一间外型巨大复杂的传统透天厝,但空间质感却像没有人住过的样品屋。小在何处牵涉到了大的结构,如果不在支点上,再多的细节也举不起探讨人性的重量。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一句状似提醒小处的谚语,实际上来自恶魔的伎俩,他深知人性简化的惰性,他转移注意力让大家以为专注小处就可以驱散恶魔,找到幸福,但实际上,恶魔无所不在。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