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北师美术馆的废墟剧场看蔡明亮的《郊游》影像装置。(北师美术馆 提供)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在美术馆,与蔡明亮一起郊游

蔡明亮的电影《郊游》,不上电影院线,直接选在美术馆「展出」,因为美术馆是他思考电影艺术的另一个起点。在北师美术馆举行的「来美术馆郊游─蔡明亮大展」中,有完整版每日定时播放,也有拆成片段的短片,在美术馆内的墙面和角落播放,让观者自由自在观看,二楼展场更以来自自然的枯枝散叶布置出废墟剧场的情境,影像兀自在废墟中闪烁……

蔡明亮的电影《郊游》,不上电影院线,直接选在美术馆「展出」,因为美术馆是他思考电影艺术的另一个起点。在北师美术馆举行的「来美术馆郊游─蔡明亮大展」中,有完整版每日定时播放,也有拆成片段的短片,在美术馆内的墙面和角落播放,让观者自由自在观看,二楼展场更以来自自然的枯枝散叶布置出废墟剧场的情境,影像兀自在废墟中闪烁……

来美术馆郊游─蔡明亮大展

即日起~11/9 台北 MoNTUE北师美术馆

INFO  02-27321104转83401

蔡明亮电影《郊游》不上院线,选择在美术馆播映。在北师美术馆举办的「来美术馆郊游」展览,不但是《郊游》上映地点,说是蔡明亮首次「个展」也不为过。

台湾电影导演当中,蔡明亮可说是与视觉艺术界联系最紧密的一位。二○○七年由今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主任林宏璋担纲策展的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邀请蔡明亮成为参展艺术家之一,在视觉艺术界投下不小的涟漪。然,蔡明亮与视觉艺术的渊源早自一九九七年就已开展。因此,在最熟悉的电影院之外,蔡明亮选择美术馆作为《郊游》的好去处并不意外,但更精准地说,美术馆是他思考电影艺术的另一个起点。

非常渴望小朋友在美术馆看到我的电影。

自《青少年哪吒》以来,蔡明亮的电影在台湾常是叫好不叫座,上了院线奇迹地撑上两周,是每回他带著演员上街亲身卖票的成果,「为什么侯孝贤的《海上花》在法国戏院大排长龙,那些观众是怎么被培养出来的?」带著这样的疑惑,二○○五年起他花了四年在罗浮宫拍摄《脸》,看到一群群小孩被带进这座圣殿,聆听艺术的故事,「一下子我好像明白什么,我忽然非常渴望小朋友在美术馆看到我的电影,这群小朋友长大之后,人数够多,我就把电影放回电影院,等他们来排队买票。」于是他将《郊游》带进更容易接触一般民众的美术馆内。

除了完整版,《郊游》另被拆解成几部「短片」,在美术馆内的墙面和角落播放,观众可选择不同于在电影院里的观影姿势,或站或坐或蹲或躺,同时也不受限于所谓清场的时间,只要在美术馆闭馆前,都能在馆内自由闲晃,直到你满足为止。

在长期合作的美术指导李天爵建议下,蔡明亮将新店山区被台风吹落的枯枝散叶搬进馆内,搭建出如山间小径的廊道,利用枝干遮蔽部分落地窗使其隐约透露自然光线,创造出一个废墟剧场的情境,植物的潮湿霉气混杂土壤的腐败气味冲鼻,高悬的白色萤幕,影像兀自在废墟中闪烁,时而传来馆外捷运行经的呼啸声,和片中李康生在新庄陆桥车阵中当举牌人的画面对应著,再将人再拉回城市的冷峻现实,二楼展场气氛就这样在城市与自然情境之间跳接。

启动全感官观影经验

美术馆让蔡明亮的电影有更不同的发挥空间,它不只是一面巨大的屏幕面对观众的单向关系,而是具有启动全感官观影经验的可能性,如萤幕来自剧场《玄奘》使用过的纸张,其所遗留的褶痕再与《郊游》影像碰撞,投影著李康生蹲在浊水溪边瞇眼远望和抽烟画面,镜头收进这一个小时的光影变幻,一段斑驳的时空。

二楼展出的影像取汲自《郊游》,影片各自独立,还原镜头下流动的时间,如李康生吃三个鸡腿便当、一镜到底的画面;流浪狗「演员群」的活动情景;艺术家高俊宏为电影在废墟中绘制十九世纪约翰.汤姆生拍摄的台湾老照片画面等;此外,还有没被剪进成品的漏网镜头,地下楼楼梯间投影杨贵媚躺在按摩机上的画面。

完整版《郊游》于展期间每日固定时段,于三楼与地下楼展场播放,现场备有椅子,也备有高丽菜抱枕和弹簧床的海棉垫,沿著墙边放置彷如街友生活的空间,观众可选择椅子或席地而坐,也可选择放映过程中进出,不受任何局限。同场加映的还有蔡明亮与李康生两人〈那日下午〉的对谈影片,对谈内容同步收录在《郊游》电影书中。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