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顺筑1990年摄影作品《迢迢路 1990,法国、巴黎》(台北市立美术馆 提供)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家乡的硓石古山 生命的记忆风景

甫于去年底过世的摄影艺术家陈顺筑,其首度大型个展「硓石古山:陈顺筑个展」在北美馆登场。出身澎湖的他,将摄影与现成物结合,从个人、家族生命史出发,成为台湾复合性影像创作之先河。此次个展呈现陈顺筑一九八○年代以降各阶段代表作,以及未发表的遗作「转生术」系列。

甫于去年底过世的摄影艺术家陈顺筑,其首度大型个展「硓石古山:陈顺筑个展」在北美馆登场。出身澎湖的他,将摄影与现成物结合,从个人、家族生命史出发,成为台湾复合性影像创作之先河。此次个展呈现陈顺筑一九八○年代以降各阶段代表作,以及未发表的遗作「转生术」系列。

硓石古山:陈顺筑个展

即日起~4/26  台北市立美术馆

INFO  02-25957656

因为每张照片在本质上都是遗照;回忆是过去的遗照,现在的我,是过去的我的未亡人。                                                   陈顺筑

去年十月底艺术家陈顺筑病逝,得年五十一,来不及参加去年十一月举行的「巴黎摄影博览会」中个展「关于记忆」,他是第一位获选参加这项国际知名摄影博览会的台湾艺术家;更来不及参与今年一月台北市立美术馆策划的「硓石古山:陈顺筑个展」,这是他第一次举办全面性的大型个展。为了这次个展,完美主义的陈顺筑拖著病体凡事亲力亲为,他没有时间沉溺在生命末期的伤怀当中,即使生前从不讳言:「我很怕死,很怕自己早死。」

梳理家族史  突破摄影与现成物的界线

双亲先后早逝,让陈顺筑对生命短暂的惊觉早有体悟;而对家庭的眷恋,一九九二年,陈顺筑即以木箱、盒子为素材,届以形塑「家」的意象,并找出家族收藏数十年的老照片,与自己最钟爱的古董家私,内部还摆放虫尸、棉线、灯泡等复合媒材,创作出「家族黑盒子」系列,让过往的时空压缩在陈旧的木盒中,引导观者回到过去。

虽然情感上陈顺筑梳理的是个人的家族史,但形式上,他突破台湾摄影与现成物之间的界线,成为台湾复合性影像创作之先河,奠定他在台湾当代艺坛的地位。

陈顺筑一九六三年出生澎湖,直到就读文化大学美术系才离乡,在澎湖度过少年岁月,也因此他的成名作、乃至病末的创作都环绕著澎湖,这不仅是地理性的指涉,更是对己出身的乡愁。这次个展,他以澎湖特殊地质「硓石古石」为主题,就是回应对原乡的眷念,和对家族难以割舍的错综情感。

为抵御强劲季风,澎湖临海先民数百年来发展出就地取材的智慧,他们采集海洋质轻、多孔的珊瑚礁岩体,用来筑墙、砌屋,而这些如山峦一般堆叠且形式不规则的硓石古石,布满了陈顺筑怀乡种种的记忆孔洞,及至大学在阳明山、深坑到在新店落地生根,陈顺筑都是选择依傍在山区,贴近大自然的呼吸。

「家族黑盒子」之后,陈顺筑以拍摄身边亲近人士的肖像照片,构成「集会家庭游行」系列的大型地景装置,这些黑白肖像照片一张张悬挂在澎湖废弃屋外、或在田里排排列队,像是土地上挥之不去的幽灵,抑或是与母土切割不断的情感脐带。他从澎湖开始,到台北、日本福冈、美国巡回展出,就像带著自己的亲人行走天涯。

结合不同媒材  原乡给予创作的力量

为了避免创作沦落于个人自溺性的语言,「四季游踪」系列当中,陈顺筑将家族老照片的影像转印在白磁砖上,与黑白影像拼贴并陈。磁砖至今仍是台湾建筑和家居装潢的常见素材,同时也运用在墓碑上,印制往生者的照片。在陈顺筑记忆中,小时候常在墓地附近玩耍,墓碑上的照片是幼年习以为常的视觉光景,而后成了记忆显现、或是「制造」历史现场的媒介物,例如他在一张只有父亲与兄长合照的旅游照片中,拼贴了白磁砖上印著他的童年照片,制造他亦同行的假象。

陈顺筑突破摄影作为写真与记录的传统功能,开拓不同媒材组合的可能性,历经廿多年的摄影作品「迢迢路」系列摘录生活的风景,资深摄影家张照堂评论陈顺筑的摄影说到:「看似随兴拍摄、没有明确焦点意图,却如像烈日下一对失神惘然的眼神看出去的世界,传神地蕴造出一种迷人的精神状态。」

个展「硓石古山」涵盖陈顺筑一九八○年代以降各阶段代表作,以及未发表的遗作「转生术」系列。在这系列中,绢印的硓石古石彷如祭坛般巍峨,结合难得手绘的献花、献豆、献果,赞颂原乡所赐与他艺术的生命力,并就此画下艺术与生命的句点。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