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与小朋友一起演出。(果陀剧场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熟龄一族的剧场乐活/表演上课

藉戏剧与青春搭桥 不让故事埋藏

蔡樱茹与果陀剧场的「活化历史」计划

由剧场工作者蔡樱茹与果陀剧场共同推动的「活化历史」计划,带领长者到国小校园述说人生故事,与孩子交流互动,一起演戏。借由表演课,蔡樱茹希望长者能愿意分享一身宝藏,从亲身体验改编成演出剧本,了解自己进而表达自己。透过这个平台,老人家的智慧能传承给下一代,甚至建立起浓厚的情感,蔡樱茹说:「许多老人和小孩每年都回来演,就像看自己亲生的爷爷孙女,他们也会跟我说自己家里的八卦,谁谁谁又怎么了,一同长大,一同老去,像家人一样。」

由剧场工作者蔡樱茹与果陀剧场共同推动的「活化历史」计划,带领长者到国小校园述说人生故事,与孩子交流互动,一起演戏。借由表演课,蔡樱茹希望长者能愿意分享一身宝藏,从亲身体验改编成演出剧本,了解自己进而表达自己。透过这个平台,老人家的智慧能传承给下一代,甚至建立起浓厚的情感,蔡樱茹说:「许多老人和小孩每年都回来演,就像看自己亲生的爷爷孙女,他们也会跟我说自己家里的八卦,谁谁谁又怎么了,一同长大,一同老去,像家人一样。」

「搭起老人和小孩的手。」这是在果陀剧场从事「活化历史」计划十余年的蔡樱茹老师的初衷,并非从事教育,「孩子们在家有父母、有自己的爷奶,在学校跟补习班有老师,有一堆人在管教他们,突然跑出一群亲切说故事的爷奶,没有压力,他们愿意回馈更多。」让退休的长者带著满身故事走出家里、走进学校,或许未来某天孩子也会受到启发,进而在人生抉择点回想起当初从长者身上所见所闻。

二○○二年,文山社区老人中心申请到一笔表演课经费,由时任果陀剧场教育推广的蔡樱茹负责教学,这是她第一次和老人进排练场。某次排练休息,老演员兵分两路,一群说这样一边要那样,问她:「老师,妳说该怎么办?我们听妳的!」她吃惊眼前这群人生历练丰富的长者竟如此尊重她老师身分,并不因年龄相差悬殊而轻视或冷眼,她发现老人与小孩其实某方面十分相像:「只要拿出真诚和尊重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回以真诚。」

爷奶掏出生命史  踏进校园当说书人

二○○六年,蔡樱茹前往美国观摩纽约活化历史创办人Susan Perlstein在老人中心的示范,眼见各种族肤色年龄的老少齐聚,下棋画画演戏说故事,心中颇为震撼:「台湾也是这样啊!客家话和台语交杂,大江南北的人因战乱逃亡到这里,太多故事可说。」她认为台湾在活化历史上的尝试仍有许多开拓空间,战后婴儿潮的长者因教育或经济条件或生活背景所限,普遍不擅表达或演绎自己;比如女人出生就被规训要做乖女儿、好老婆、孝顺媳妇,年近耳稀仍在为家人而活,不敢或不愿或从未想过自己是谁,「老演员们中有些受过高等教育、在大陆上过大学的高知识分子,也有些没念多少书就上路逃难。我想提供他们创作的场域,把他们用一生酿的酒提炼出来,让大家慢慢品尝。」

回台后,活动经费已尽,但「资深」演员们通通爱上表演爱上聚会,舍不得断了联系,还想继续上课,怎么办?她向果陀剧场执行长林灵玉提问,可否免费出借一周一次排练场供爷奶使用,执行长爽快答应,加上新光人寿慈善基金会大力支助,「活化历史」专案正式开跑,一路走来十数年头,八出戏,几十场校园巡回故事班,爷奶走出家门成了演员成了说书人,「我们以○二年那批老演员为主,他们几乎还没散掉,甚至拉了好几位朋友加入朋友加入,一起上表演课、一起跑校巡说故事;我们也从听过故事的学童里举办征选,以那些愿意尝试及回馈的孩子为主,合力共演一出戏。」

老少互动创造火花  戏剧中交流智慧

一边是反应慢了些的长者,一边是注意力特别短暂的孩童,蔡樱茹的排练场创造出一个让双方忘龄、勇于创造和表达自我的场域,「对待长者们真的急不得,给太多功课,超出负荷就会害怕,害怕就不敢尝试了,所以我鼓励居多;孩子不一样,孩子很活泼很独立思考,鼓励和规范必须并进。」她企图创造一个介于老少的中间场域,借由剧场有趣又活泼的形式,让老少都能参与。

借由表演课,她希望长者能愿意分享一身宝藏,从亲身体验改编成演出剧本,了解自己进而表达自己。「活化历史」的校园征选有如相亲交往结婚,去国小办长者故事班,听完故事透过游戏认识彼此便是同乐会,让孩子们能有回馈想法的平台。另外,孩子们的家长和学校支持也相当重要,「其实整个计划最麻烦的是行政流程:老人们晚上不太能出门排练,但孩子早上要上学;若是遇到剧场周下午就得进剧场,谁来接送孩子?还要跟家长报告流程状况,还要清楚学校教学及考试时间,很多繁琐行政细节。」

但是,进了排练场,这些繁琐都抛诸脑后,爷奶牵起孩子的手一同暖身一同游戏,蔡樱茹牵起双方的手,给他们简单的表演技巧,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前期规划要想得很仔细:有些爷奶可能背不了两页台词,那我就让他挑战一页;有些爷奶可能每次都扮好看的人,我就让他挑战脏兮兮的角色。」至于灵活聪颖的孩子就得肩负重大挑战,在挑战与挫折中成长。

参与者亲如一家  难能可贵的创作体悟

过程中蔡樱茹始终以身作则,自己先掏出故事,故事勾出故事,爷奶愿意说了,孩子也用心听。

「许多老人和小孩每年都回来演,就像看自己的亲生爷爷亲生孙女一样,都有感情了!他们也把我当家人一样,会说自己家里的八卦,谁谁谁又怎么了,一同长大,一同老去,像家人一样。」「我本以为是我拿专业服务他们,后来才发现不是,是他们用生命经验丰富我。」这段经历让身兼演员工作的蔡樱茹对生命有更深体悟,不断有新体悟新感受,「我希望能有更多艺术或剧场工作者投身这块领域,贡献自己的专业服务社会,也能从长者们的故事中得到许多创作上的刺激,很受用。」她希望廿周年时能有活化历史的专门学校,培训专业师资将方法推广各社区及学校,传承长者的生命智慧,不让故事埋藏家室或养老院默默而终。

时常有单位来电询问可否请某位爷奶拍片上电视,可否侧拍排练及故事班,蔡樱茹想起就十分开心:「并不是因为爷奶成了明星、上了电视,而是他们愿意打破对『老』的成见、愿意尝试表演这件事被认同被尊敬了,他们很开心,这就是支撑我做下去的动力。」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