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法兰西戏剧院演出的《受苦者》讲的就是某些人对死亡的迷恋,以及通过大规模屠杀来达成这种迷恋的执念。(AFP 提供)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尼斯恐攻事件 考验剧场温柔团结力量

发生在法国国庆日的尼斯恐攻事件,让距离不远、正在举行的亚维侬艺术节颇受震撼,尤其今年多出作品都涉及大规模屠杀、恐怖主义、极右派势力等主题,当剧场中深思之时,剧场外却上演真实的暴虐残杀。虽然文化部长阿祖雷与艺术总监欧利维耶.毕都发布捍卫文化艺术场域的宣言,但恐攻频频之下,剧场人是否能继续团结坚持,备受考验。

发生在法国国庆日的尼斯恐攻事件,让距离不远、正在举行的亚维侬艺术节颇受震撼,尤其今年多出作品都涉及大规模屠杀、恐怖主义、极右派势力等主题,当剧场中深思之时,剧场外却上演真实的暴虐残杀。虽然文化部长阿祖雷与艺术总监欧利维耶.毕都发布捍卫文化艺术场域的宣言,但恐攻频频之下,剧场人是否能继续团结坚持,备受考验。

七月十四日法国国庆日晚间,蔚蓝海岸度假胜地尼斯发生恐攻事件,造成八十余人身亡。法国南部许多表演活动暂延或取消,以顾及观众人身安全,避免其他恐怖或暴力分子有机可乘。随著局势回稳,各地表演活动皆已恢复正常。

恐攻前一天,总统欧兰德还在南法的亚维侬艺术节(Festival d'Avignon)与艺术节总监欧利维耶.毕(Olivier Py)、文化部长奥黛瑞.阿祖雷(Audrey Azoulay)女士会晤,预计国庆当晚亲自莅临观赏伊沃.凡.霍夫(Ivo van Hove)导演,由法兰西戏剧院演出的年度大戏《受苦者》Les Damnés。孰料欧兰德总统在开演前半小时接获尼斯恐攻消息,随即返抵巴黎坐镇指挥,不克观赏演出。主办单位则要求其他观众在演出结束后尽速离席,散场时气氛一片肃穆哀戚,且多有观众伤心落泪。

剧场人对恐怖主义透露无奈

巧合的是,今年亚维侬艺术节多出作品都涉及大规模屠杀、恐怖主义、极右派势力等主题。例如《受苦者》讲的就是某些人对死亡的迷恋,以及通过大规模屠杀来达成这种迷恋的执念。该剧剧终之际,导演让舞台上的机枪指向观众,台上一片灰烬,令观众不得不思索,在有如无间地狱的杀戮过程里,到底「受苦受难」是什么样的概念?

法兰西戏剧院资深演员丹尼斯.波达利德斯(Denis Podalydès)在演出后才获知恐攻消息。对于近期一再发生恐攻事件,波达利德斯深感无奈。他回复《解放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当今的恐攻已经成为一种廉价的大规模屠杀行为,任何失控的人都可能是凶手,谁都可能在任何场合受害。无独有偶,年轻一辈的剧场人似乎也有类似的心境。恐攻同晚在亚维侬拉法布里卡剧院(La FabricaA)上演的《2666》,由廿九岁新进前卫导演葛斯林(Julien Gosselin)执导。他对《解放报》记者表示:「我不太想说艺术皆会拯救我们。当然我认为我们还是要继续作戏,但我不觉得戏剧是一种可以许诺弥赛亚的神圣使命。真正让我起坐立难安且沮丧的,是我担心我们最终将会完全习惯于恐攻。」

不同世代的剧场人,透露出同样的无奈;当蛮横无理的恐攻变成文明世界的常态,可叹的是人们竟然束手无策。事实上,自法国去年发生查理周刊事件、巴塔克兰剧院枪杀事件以来,剧场维安可说毫不松懈。以二○一六年亚维侬艺术节为例,光是观众入场安排等检查作业,就追加了六万欧元(约两百一十五万元台币)的额外预算。只是,一切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维安举措,似乎都难以与疯狂失序的恐袭周旋。

在剧场述说苦痛  能否得到救赎?

恐攻过后,文化部长一如往常发布新闻稿,表示:「我们必须捍卫法国社会里的文化表演场所及其汇聚艺术家思想的能力。」「我们的挑战就是团结一致,永不屈服。」欧利维耶.毕也发表温情且坚定的声明,他表示,不管观众是谁,「只要人在剧场,就是对黑暗邪恶势力的背弃。同在剧场一起,就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抵抗的姿态。」欧利维耶.毕则引用莎翁《哈姆雷特》里的名句:「暂忍悲痛叙故事」(And in this harsh world draw thy breath in pain / To tell my story.),表示:「我们既不忍痛也不否定痛苦,却要不断说出我们的痛,好让生活永不间断,团结一心,与受难者在一起。我们更要叙说共同的故事、共同的存在与希望,叙说我们彼此如何牵成扶持。面对那些企图让我们消音的力量,我们一分钟也不愿保持沉默,而是一起欢呼鼓掌,庆贺生命的力量。」

言之谆谆,亦侠亦柔。只是,当恐攻势力无所不用其极地渗透,只有信念是否足以令人得到救赎?这或许已经是愈来愈多法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困惑。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