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统府前广场飙舞是一次公共空间大解严。(许斌 摄影)
特别企画(三) Feature 特别企画③/表演新生态/场地开发/探访台北都会新舞台

不嫌大,不嫌小,只怕不适「中」 展演空间的开发与规划

这一两年在拥挤的台北都会中,窜出了许多新的表演场地,有些是将政府公共空间开放利用,或是企业界的附属剧场,表演团体的排练场地也兼做正式展演,还有自成一格的「pub剧场」。这么多新兴的五花八门场地,对于长期困扰表演团体的「展演空间不足」问题,是否开启了新的契机?新型态剧场与演员、观众之间又建构了何种对话逻辑?

官方空间大解严

陈水扁上任市长一年多来,不断推动市民主义,他带领的一批年轻幕僚群,以十足的创意改造台北城市空间。最显眼的一次「空间解严」,就是去年十月二十五日数万市民涌进总统府前广场,以雷射飙舞晚会来庆祝「终战五十周年」。虽然这次活动引发的回响褒贬不一,有人批评此为花俏的噱头,失去活动本意;不过在晚会尾声时,陈市长接受在场民众英雄式的欢呼,新市府似乎已赢得大多数参与市民的欢心。

紧接著,已有一甲子历史的市长官邸将改造为市民艺文休闲场所的蓝图出炉,由文化界、表演团体、建筑专业人士共同策划,八百坪的深宅大院,未来将设置庭园咖啡屋、书店、花店和艺文剧场,开放民间经营。这栋曾经居住过当今台湾政权核心人物的历史建筑,即将在水泥围墙拆除后,呈现一个透明、开放的市民空间。

新市府的「公共空间解严」计划将持续进行,士林官邸、阳明山蒋公行馆已经在下一波规划中了。

表演艺术进驻台北旧城

今年初由淡水社区工作室、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以及古风史迹协会,共同发起为期六天的「台北旧城工作营」,从历史记忆、公共空间、多族群文化三个观点,建议让「北门」成为街道端景,将中山堂、西门町、总统府前广场、新公园、衡阳路规划为户外表演空间,邀集表演团体进驻。

这些提议在农历春节期间即得到初步行动。先是「年货大街」迪化街的传统商圈活动,北市府交通局在年节前二个星期开办年货专车路线,配合施行交通管制,专车上还发送迪化街导览地图及环保购物袋。并由文建会与台原艺术文化基金会、迪化街商圈联谊会等民间团体共同企划「永乐广场民俗活动」,进行各种表演及影像呈现。另外,导航基金会针对靑少年举办「占领西门町」活动,以各式街头舞蹈、另类音乐表演及服装秀提供靑少年展演机会;台北市都发局也已著手改造西门町计划,未来规划完成的街道、广场将公平分配给靑少年族群使用。

期待理想的中型剧场

乍看之下,政府开放的展演空间成绩可观,如果再加上市府礼堂、国父纪念馆、社教馆、两厅院等场地,台北的展演空间应该是不虞匮乏的。然而,表演团体仍然不断地开发新的剧场,这个「不等式」一直存在著。

资深的剧场工作者鸿鸿(密猎者剧团导演)认为,市府重新规划公共空间是値得肯定的,只是这些展演场地的实用性有待改进。例如大安森林公园的空间过于开放,又缺乏完备的声音传播系统;国父纪念馆、市府礼堂基本上就不是为剧场功能而设计,尤其对于小剧场而言,实在是太「硕大」了。由于小剧场的边缘特质,在自力救济之下出现了结合Pub、咖啡馆的表演空间,使表演团体在经济评量和演出型态上有更多选择性。

但是综合起来,这些「巨大」的和「迷你」的场地之间,缺少一个专业的「中型剧场」。目前的小场地约容纳一百五十人以下,除了皇冠、耕莘、国家剧院实验剧场外,皆无专业舞台设备;倘若在上列专业剧场演出,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即是:昻贵的租金与制作费无法以有限的门票收入来补贴。所以,筹设可容纳三、四百人的中型剧场已迫在眉梢,新闻处曾经会同剧场界人士勘察松江路、牯岭街上的荒废建筑,尝试改建为剧场展演空间,后来因为地权等问题而不了了之。表演界引颈盼望的理想剧场何时建立,仍是个未知数。

创作者.观众.场地的三角关系

对于不同的展演空间,创作者也会激发不同的创造力。鸿鸿在实验剧场、皇冠剧场、渥克咖啡屋、B-side、卤蛋戏馆都导过戏或应邀讲评,在他的经验中,大场地的空间够大、设备齐全,对演出的内容设计上可做多种支援;小场地较简陋,通常演出品质也相对地粗糙,优点是可激发创意,常有即兴的效果出现。他个人就很喜欢「渥克剧场」的空间特质,与观众有亲密的距离,吧台、楼梯、舞台后的落地窗都成了演出的一部分。其他场地也各有特质,像「B-side」晚上九点以后才演出,吸引另一类Pub文化的观众群;「卤蛋」是中国茶酒馆的型态,适合演奏、说唱这类以「声音」为主的演出;高岛屋、新光三越等百货公司的展演空间多为半开放式,观众流动性大,较难呈现完整的戏剧作品。

创作者和观众以及场地之间的互动,有时是牵制,有时是延伸;不同型态的展演空间,便会形成各自的剧场氛围,如果运用得宜,创作者和观众便将得到最大的满足。

不论是政府或民间,对展演空间的开发都付诸实际的行动,然而主事者的文化政策与表演团体的需求是否相谋合,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沟通与实验。在高楼林立的都市巷道中窜起的这些正式与非正式表演场地,或许是文化政策不健全之下的剧场界自力救济,或许类似国外「Coffee Theatre」、「Dinner Thea-tre」,我们也形成独具特色的「Pub The-atre」。就像鸿鸿说的:「台湾的政、经生态一直在改变,表演艺术也是如此,考虑太多反而望之怯步,不如先玩玩吧!」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表演艺术界能「玩」出一片开阔的天空。

(本刊编辑 谢韵雅)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