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影深铭人心,而经典电影配乐也成为多数人的共同记忆,但你知道古典音乐与电影配乐有多么深厚的渊源吗?NSO本乐季特地规划了两档相关音乐会:「蓝色电影院」让你回顾多部电影里所出现的古典音乐,而「总监电影院」则以作曲家为电影所写的音乐为主题,音乐总监吕绍嘉挑选了荀贝格、浦罗柯菲夫及约翰.威廉斯三位大师的三阕杰作。
NSO 院线
「NSO蓝色电影院」
2017/12/1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2018/1/21 15:30 台南文化中心演艺厅
「总监电影院」
2017/12/17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INFO 02-33939888
廿世纪初伟大的米高梅制片人托尔伯格(Irving Thalberg)曾说「没有音乐,就没有电影工业。」尽管当时仍是默片时代,但托尔伯格解释道:「根本没有所谓的无声电影。我们把片子制作好,在试映室播放,看完总是累垮了,真的很糟糕……然后我们在戏院播放,找个女孩子坐在乐池里把钢琴乱弹一通,整个世界就变了。」
两场电影音乐会 回顾精采历史
其实早在卢米埃兄弟一八九五年第一次播放《火车进站》影片,便以钢琴现场伴奏之,当时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要遮掩放映机产生的噪音。进入默片兴盛时代,为了烘托观赏气氛,音乐是Live的,像是早期台湾戏院,多会雇用五、六个乐师现场演奏,还有特定的「辩士」负责解说剧情。到了一九二七年有声电影问世,音乐更成为电影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全球各大乐团及音乐厅都盛行著「电影音乐会」,毕竟这是影像当道的世代,NSO亦在本乐季推出两场同性质却不同形式的电影音乐会。「蓝色电影院」让你回顾多部电影里所出现的古典音乐,而「总监电影院」则以作曲家为电影所写的音乐为主题,音乐总监吕绍嘉挑选了荀贝格、浦罗柯菲夫及约翰.威廉斯三位大师的三阕杰作。
根据考据,圣桑是最早为电影谱写配乐的作曲家,此为一九○八年《吉斯公爵谋杀案》L 'Assassinat du Duc de Guise。接著奥地利作曲家荀贝格接受委托,写了一首长约八分钟的《为影像伴奏的音乐》Begleitmusik zu einer Lichtspielszene,分为「威胁危险」、「恐惧」和「灾难」三个主题,以作曲家匠心独运的「十二音列」技法呈现。一九三○年在柏林由克伦培勒(Otto Klemperer)指挥首演,三年后荀贝格流亡到美国,也带著此曲在好莱坞碗型露天剧场演出。严格说来,这首《为影像伴奏的音乐》不曾真正运用在电影配乐中,却是严肃作曲家对于流行影像的阐述。
一九三八年俄国史诗电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esky,描述十三世纪涅夫斯基大公率领俄国人民抵抗日耳曼人入侵的事迹,邀请俄国作曲大师浦罗柯菲夫撰写音乐。先前他已经为电影《基杰中尉》及《黑桃皇后》写过配乐,在这部电影中,浦罗柯菲夫与导演爱森斯坦紧密合作,有些配乐是跟著剧本而设定,有些画面则随著音乐而拍摄,被誉为「电影史上最佳音乐」。隔年浦罗柯菲夫把《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改编由次女高音、合唱团、管弦乐团演出的清唱剧,即使脱离电影独立存在,依旧是廿世纪最重要的音乐杰作之一。
今日的配乐 成为未来的古典
奥斯卡得奖次数比梅莉.史翠普还多的美国作曲家约翰.威廉斯,他的多部电影配乐已成为时代印记。如今就连维也纳爱乐、柏林爱乐等世界顶尖乐团,威廉斯的《星际大战》组曲都列为他们标准演出曲目之一。所以我们可以预言百年后,当后世子孙回顾我们这个世代的音乐,电影配乐将得以流传下去,变成他们口中的古典音乐。
至于电影中为何要用古典音乐?或许一方面为了省钱(毕竟不用再付贝多芬或莫札特版税),另一方面在于众人熟稔的旋律响起,很容易便带领观众进入导演想要表达的氛围。这次「蓝色电影院」在知名影评人蓝祖蔚的提纲挈领下,由张伊芳指挥NSO,搭配古今中外电影片段的同步播放,让我们充分感受音乐在电影所提供的画龙点睛之妙。
以华语片来说,诸如侯孝贤一九八三年《风柜来的人》采用韦瓦第《四季》、周星驰二○○四年《功夫》中用的哈察图量《剑舞》、林书宇二○一五年电影《百年告别》用到萧邦《练习曲》。当然不消说,马斯卡尼《乡间骑士》间奏曲用之于《教父》第三级、莫札特单簧管协奏曲用之于《远离非洲》等等影像与音乐共构的影史经典时刻。
我永远忘不了电影《刺激1995》里,当男主角听著莫札特《费加洛的婚礼》那首女声二重唱〈微风轻拂〉,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便透过监狱播音系统传送出去,所有的囚犯不论是在休息或工作,刹那间全都静静聆听,此时摩根.费里曼说道:「我根本不知道那两个义大利女人在唱什么,实际上我也不想知道。我想她们唱这么美的东西,是不能用言语形容……就像鸟儿飞越我们这小小牢笼,让高墙消失了。在这短短时刻,肖申克监狱的每个人都自由了。」而这就是音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