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羅柯菲夫
-
音樂 帶來三首經典小提琴奏鳴曲
樫本大進與巴克斯 揮灑樂音撫慰人心
「正因為人們處在艱困之時,更是音樂家要登台的時候。」柏林愛樂首席樫本大進曾在2002年日本《朝日新聞》的採訪中如是說,當時正逢以巴兩國的武力衝突之際。20多年後的現在,面臨COVID-19疫情、烏俄戰爭等天災人禍,各位如何看待舞台上的音樂家呢? 世情艱困的當下,更需要音樂家的存在 創立於歐洲、世界首屈一指的柏林愛樂樂團,其首席竟非歐洲人,而是日本人他就是樫本大進,以7歲稚齡成為茱莉亞音樂學院預備學校最年輕的入學生,小提琴教母迪蕾(Dorothy Delay)、柏林愛樂前首席庫斯摩爾(Rainer Kussmaul)的愛徒,也是多項國際音樂大賽的首獎得主。身為樂團首席的樫本,亦以獨奏家、室內樂演奏家身分活躍於古典樂壇,「如果只能從事一項的話,太寂寞了!」他每個身分都喜歡,無法捨棄任何一個。 兩年多來無法在觀眾面前演出,讓樫本忍不住想「我們還需要彼此嗎?」畢竟一場音樂會的成立在於有演出空間的氛圍,以及演奏者與觀眾的存在,「也才能讓人獲得inspiration,不是嗎?」而在2020年,柏林愛樂領先全球舉辦線上音樂會,會後樫本收到許多親朋好友的回饋:「好感動」、「真是感謝」、「得到了勇氣」、「我又有力量繼續努力了」等,讓他發現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義,「音樂家是被需要的!」也因此同觀眾們一起被音樂拯救了。 名曲、名琴與好友,交織出優質演出 在這略帶暑氣的5月,樫本與義大利籍的史坦威鋼琴專屬演奏家巴克斯(Alessio Bax),為台灣觀眾帶來3位作曲家風格迥異、年代跨度超過百年的小提琴奏鳴曲:古典樂派的莫札特、浪漫樂派的布拉姆斯與新古典主義的浦羅柯菲夫。 樫本說明這次選曲的想法:「莫札特的音樂很純粹,直擊人心的美,我們兩人都很喜歡。」所以想呈現給台灣。莫札特的小提琴奏鳴曲數量較少,且鋼琴與小提琴的地位平起平坐,正適合樫本與巴克斯一起大顯身手。而過去樫本隨柏林愛樂來台時,曾演奏過布拉姆斯的作品,深受台灣觀眾喜愛,所以這回也特別選了布拉姆斯的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此曲1888年首演時,是由匈牙利名家胡拜(Hubay Jenő)演奏小提琴,布拉姆斯本人親自彈奏鋼琴,就像這次音樂會也是強強聯
-
專題
獻給大師們的兩道自創食譜
巴爾托克的酪梨沙拉 當年巴爾托克在洛杉磯吃到人生第一顆酪梨後,他在給朋友的信中提到自己嘗了一種「大小和顏色像小黃瓜,質地像奶油,而且可以抹在麵包上的水果。」還說:「風味類似杏仁,但沒有甜味。做沙拉很適合,能配綠葉蔬菜、蘋果、芹菜、鳳梨、番茄還有美奶滋。」讓我們就照巴爾托克的想像,為他量身打造一道酪梨沙拉吧! 材料(1人份) 酪梨1/2個、小黃瓜1條、紅洋蔥1/4個、小番茄10顆、羅勒葉少許、檸檬汁半顆量、海鹽適量、黑胡椒適量、冷壓初榨橄欖油3大匙、蒜泥少許 作法 先調沙拉醬汁:均勻混合檸檬汁、橄欖油、海鹽、黑胡椒、蒜泥。 將酪梨去皮去核、小黃瓜洗淨後切成適合入口的小塊,紅洋蔥切絲,小番茄對切。 混合步驟2食材後,拌入羅勒葉,最後再加醬汁調味即可。
-
特別企畫 Feature
音樂的力量 從銀幕走入你心底
經典電影深銘人心,而經典電影配樂也成為多數人的共同記憶,但你知道古典音樂與電影配樂有多麼深厚的淵源嗎?NSO本樂季特地規劃了兩檔相關音樂會:「藍色電影院」讓你回顧多部電影裡所出現的古典音樂,而「總監電影院」則以作曲家為電影所寫的音樂為主題,音樂總監呂紹嘉挑選了荀貝格、浦羅柯菲夫及約翰.威廉斯三位大師的三闋傑作。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蹈篇
「戲劇化芭蕾」扣人心弦 精緻舞劇傳世不衰
《羅密歐與茱麗葉》改編成歌劇或電影都極為成功,但要創作成舞劇則有相當難度。編舞家拉孚洛夫斯基與音樂家浦羅柯菲夫攜手合作的版本,攀上蘇聯時期「戲劇化芭蕾」的創作顛峰。而這次來台演出的麥克米倫版更是舉世公認的傑出舞作。這一切視覺上形象化的描摹,加上聽覺的深刻幫襯,讓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永垂不朽。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音樂與文學天才縱橫的季節
鋼琴家顏華容論及莫札特與浦羅柯菲夫的《天才.機鋒 世界上最美的不協和音─天才們》,與鋼琴家古曉梅重新翻譯的托爾斯泰《藝術論》,讓讀者在夏末秋初的此時,伴隨上述兩位鋼琴家親自演繹的的音樂,領略書中的三位天才,以藝術縱橫人間的精采風景。
-
企畫特輯 Special 當莎士比亞遇見現代法國新舞蹈浪潮
羅密歐與茱麗葉 Roméo et Juliette
坐落於瑞士日內瓦新廣場(Place Neuve)的日內瓦大歌劇院(Grand Thtre de Genve),與日內瓦音樂院、維多莉亞音樂廳(Vitoria Hall)、拉特美術館(Muse Rath)毗鄰而居,旁邊更有喀爾文創辦的日內瓦學院(現為日內瓦大學),是日內瓦舊城區的重要文化勝地。 日內瓦大歌劇院 早在一七六六年,日內瓦就擁有一座三層、約八百人席次的歌劇院(Thtre de Rosimond),然而劇院短短營業兩年就毀於祝融;一七八三年在新廣場蓋起了另一棟歌劇院,因此被稱為新劇院(Thtre de Neuve),然而隨著時代演進,狹小的新劇院舞台已漸不符合演出需求,耗時近十年的徵稿、募款與施工後,新劇院被拆除,在原址新建的日內瓦大歌劇院(Grand Theatre de Genve)終於在一八七九年開幕,以巴黎歌劇院為範本,採用第二帝國建築風格,內部裝潢金碧輝煌,為歐洲最大、最豪華的歌劇院之一。 浴火重生與芭蕾舞團的誕生 一九五一年五月一日,當劇組人員正在準備華格納歌劇《女武神》第三幕的場景,一場大火意外摧毀了大半個劇院;在劇院關閉七年後,整修工作終於開始,一九六二年十二月日內瓦大歌劇院重新開幕,演出法文版的威爾第歌劇《唐卡羅》;在歌劇院重新開幕之際,劇院也組織了駐院的職業芭蕾舞團,請來了世界知名芭蕾女伶、法國芭蕾舞團(Le Ballet de France)的創辦人嘉寧・夏哈(Janine Charrat)擔任藝術總監,之後曾帶領過舞團的世界級藝術家,還包括蘇黎世芭蕾舞團藝術總監派翠西亞.娜麗(Patricia Neary)、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聖馬丁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奧斯卡.阿萊茲(Oscar Ariz)、加拿大蒙特婁大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潘科夫(Gradimir Pankov)等,而現代芭蕾舞之父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於一九七○至七八年亦曾受邀擔任藝術顧問。在他們的帶領下,舞團以簡潔俐落的現代與新古典芭蕾風格著稱,網羅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舞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焦點三
探索/從曲目到演奏 鋪展多樣「斯拉夫」風景
最受歡迎與聞名的斯拉夫作曲家應屬柴科夫斯基,但還有更遼闊的音樂風景待台灣樂迷探索!國家交響樂團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不約而同在新樂季中都以浦羅柯菲夫和斯拉夫音樂為主軸,且都邀請多位斯拉夫音樂家來訪演出,讓樂迷親聆原汁原味的斯拉夫風情。
-
焦點專題 Focus
法蘭西與俄羅斯 交奏新樂季亮點
經歷了四分之一世紀的歷練,NSO即將跨出第廿六個樂季的腳步。接任音樂總監第三年,呂紹嘉不僅在幾場重要的音樂會中,展現NSO的實力,搏得喝采,更為新樂季設計了難得一見的曲目。他如何思考音樂會的曲目安排?又有何用意?本刊特邀長期觀察NSO的音樂學者羅基敏,提問訪談呂紹嘉,讓樂迷們一窺兩位音樂人對新樂季的思考。
-
焦點專題 Focus
帶著內行樂迷 寫下歷史新頁
在呂紹嘉帶領下的第三個樂季,NSO將帶著內行樂迷,一起更上層樓。新樂季的主要特色是擁有獨特美感與韻味的法國音樂,另也將探索以浦羅柯菲夫為主的斯拉夫音樂;名家系列仍以德奧曲目為主;新曲方面,除了洪崇焜的《聲音》及李元貞的《間奏曲:商》,還有駐團作曲家佑斯特的《台北地平線》;最令樂迷期待的歌劇系列,則要以華格納巨作《女武神》近五小時的演出震懾你的感官!
-
即將上場 Preview 《羅密歐與朱麗葉》 舞動現代中國風
蘇州科文芭蕾舞劇團原創芭蕾
由中國芭蕾史上第一對羅密歐與朱麗葉李瑩與潘家斌夫婦聯手編創的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將由蘇州芭蕾舞劇團來台演出。雖仍採用浦羅柯菲夫的舞劇音樂,但編舞家讓結構更為精簡,並融入蘇州園林的意境與傳統韻味的設計元素,讓這齣《羅密歐與朱麗葉》充滿濃濃中國風情。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羅密歐與茱麗葉 「偶」遇浦羅柯菲夫
即將來台與北市交合作,Per Poc偶劇團除了有與世界各國高達十八個交響樂團合作過的經驗,更結合雕塑藝術、電影、音樂和視聽等共同演出。他們偶戲非常多元,包括人偶、皮影戲、懸絲傀儡,或將偶的下半部裝上輪子表演。而《羅茱》也是他們拿手的好戲之一。以浦羅柯菲夫的芭蕾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音樂為主,這次的演出將由來自匈牙利的年輕指揮家多蒙寇斯.黑亞領軍演出。
-
音樂新訊 筆鋒犀利 琴藝驚人
顏華容獨奏會 展現正宗俄派彈奏風格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紀念音樂院(Moscow State Conservatory named after P. I. Tchaikovsky, Russia)首位台籍鋼琴演奏博士顏華容,是俄國最富盛名鋼琴學派傳統──諾豪斯教授(H. Neuhaus)的嫡傳弟子,並曾獲已故之傳奇鋼琴家馬里寧教授(Evgeny V. Malinin)與蜚聲國際名鋼琴教育家撓莫夫(Lev N. Naumov)指導。顏華容曾應邀前往俄國與聖彼得堡交響樂團同台演出協奏曲,獲得俄國樂界人士熱烈好評,而後又獲選參與兩廳院首屆「獨奏家系列」音樂會演出。作風獨特,且具深刻的世界觀,造就顏華容在樂界不可取代的地位。在彈得一手好琴之餘,她筆下也有犀利觀點,近年在演奏與教學之餘,她也完成了《心有靈犀》與《蕭泰然──浪漫台灣味》等書。 顏華容即將在本月舉辦「幻‧象」獨奏會,曲目包括李斯特:以巴赫之名為題之幻想曲與賦格、斯克里亞賓的b小調幻想曲、德布西《幻象》以及浦羅柯菲夫《浮光掠影》,為台灣觀眾帶來正宗俄派的彈奏風格。(廖俊逞)
-
音樂
嚴俊傑 用琴聲捕捉戀人的騷動靈魂
年輕肯學,謙虛又率真的個性,是現任德國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的指揮呂紹嘉給嚴俊傑的評語。而三年前在台灣開獨奏會,樂評人焦元溥對他表現記憶猶新,他說,在該場音樂會上,嚴俊傑以高超的技巧營造出奔放的幻想世界。此次嚴俊傑的獨奏會以「熱情、戀人、貝多芬」為名,年輕卻心思敏銳的他,要以琴聲讓樂迷感受同樣敏感卻又難以捉摸的貝多芬。
-
音樂
呂嘉指下,北市交演出燦爛、勝利的高潮
浦羅柯菲夫常被比擬為俄羅斯樂壇的托爾斯泰,其第五號交響曲寫於脫離世界大戰夢魘、期待未來和平的氣氛之中,因此具有表現人類壯麗與英雄力量的精神內涵。呂嘉貼切舖陳第一樂章裡勝利與悲劇糾纏不清的曖昧衝突,尾聲巨砲隆隆,將樂團猛爆潛能驅使到極限,十分過癮。
-
音樂
開拓聲樂視野
該場演出可以感受到多位聲樂家在準備上所下的功夫,尤其在俄文音韻上的力求清晰明確。俄文歌曲鋼琴部分,經常被「交響化」的處理,尤其被兩位鋼琴家表現得生靈活現。
-
音樂
四平八穩的《英雄》
國家交響樂團演奏的交響詩《英雄生涯》,顯現出音響均衡、雄渾壯闊、四平八穩的特質。然而或許由於練習時間不夠,或許由於指揮阪哲朗動作太大、不夠明確的手勢,使得曲中一些細節經常被模糊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