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自由》剧照。(© Orlova Berliner Festspiele 提供)
柏林

俄国导演的艺术实验 《道》在城中之城展演

十月三日至十一月九日之间,柏林市中心将搭建起一座原寸复制柏林围墙的「城中城」,而将在此展演的是俄国导演赫尔札诺夫斯基的作品《道》之第一部分《道—自由》。导演在片中重现苏联时期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蓝道的生平及苏联时期的氛围,透过真实建构的场景与真正生活其中的「居民」,他完成十三部剧情片及两季份量的电视剧,都将在柏林的城中城面世;除影像外,也有其他艺术家共同制作的部分如表演艺术与音乐的呈现。

十月三日至十一月九日之间,柏林市中心将搭建起一座原寸复制柏林围墙的「城中城」,而将在此展演的是俄国导演赫尔札诺夫斯基的作品《道》之第一部分《道—自由》。导演在片中重现苏联时期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蓝道的生平及苏联时期的氛围,透过真实建构的场景与真正生活其中的「居民」,他完成十三部剧情片及两季份量的电视剧,都将在柏林的城中城面世;除影像外,也有其他艺术家共同制作的部分如表演艺术与音乐的呈现。

夏去秋近,德国几个重要的纪念日——统一(十月三日)及推倒柏林围墙的日子(十一月九日)——又要来到。近几年来的纪念活动,褪去许多历史的阴暗,取而代之则是花火的亮光、音乐和人声寻欢的喧哗,十足的庆典意味。

今年此时却有一件计划神秘进行中。十月三日至十一月九日之间,市中心建于普鲁士时期的太子宫(Kronprinzenpalais,曾是两德统一条约签署地)周边,包括弗里德里希韦尔德教堂(Friedrichswerdersche Kirche)与申克尔馆(Schinkel Pavillon)在内,共计一万两千平方公尺大小的范围,将被以原寸复制柏林围墙,三点六公尺高的四百卅块围墙圈围起来,成为一座城中之城。

不只是传记电影  重现苏联时代社会

这座城里要呈现给观众的,是俄国导演赫尔札诺夫斯基(Ilya Khrzhanovsky)「传说中」的作品《道》DAU。柏林将展出的第一部分名为《道—自由》DAU Freiheit。接著,整个计划将移师至巴黎和伦敦,呈现接续在后的《道—平等》及《道—博爱》。

之所以称为传说,是因为这项计划自二○○六年策画、二○○九至二○一一年的拍摄期间至今,仍未有真正的发表。《道》是苏联时期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蓝道(Lew Landau)的小名,导演欲在片中重现蓝道的生平,以及苏联时期的氛围。然而后来,整个计划的走向远远不仅只是一部传记电影。

拍摄期间,导演在乌克兰的夏尔奇夫(Charkiw)包下了一座闲置的体育场,改造成导演口中的「研究中心」(Institute)——有街景、仿苏联时期的货币与证件,相应的食物与各种日用器材乃至于语词(以严格的罚则,禁止当代用语出现其中)等等。透过面试筛选,四百位应募而来、背景各异的「研究中心住民」,被隔离于外在世界居住著。两年半后,有人相爱、也有分离,甚至诞生了婴儿。

在摄影机的不定时拍摄,以及导演刻意制造特定事件下,产出了约七百小时的影像素材。从中剪接出来的十三部剧情片,以及两季份量的电视剧,都将在柏林的城中城面世。除影像外,也有其他艺术家共同制作的部分,譬如表演艺术与音乐的呈现。

因为释出的资讯有限,我们只知道,欲参观城中城中的《道》,必须先申请签证,同时回答连串个人化的问卷表格。系统将以大数据演算的方式,随机产生参观动线和观看顺序。在入场前,观众将被禁止携带任何自用的通讯器材,仅能使用主办单位的导航机器,借此引导参观动线、拍摄记录或与外界保持联络。

超越真实的乌有之乡  是否能批判现实?

当然,在柏林这个城市再度立起一座围墙所代表的意义,并不是仅是艺术计划这么简单而已。共产党暴政受害者协会(UOKG)的部分成员便对这样的计划表示质疑,认为在缺乏受难者的参与下,要严肃地再现这种统治的权力机制或许难以成功。但亦有其他类似团体持开放态度。史达林独裁统治受难者协会(VOS)的主席便认为,这样的计划或许是在民主社会中开启广泛讨论自由之意义的契机。

然而,与其说是为了还原真实,这样几乎完全重现、甚至连时间轴都隔绝于外在而自成一个世界的「布景」,早就已超越真实,成为一处乌有之乡。导演为了制造「全天候戏剧」的效果而启动的事件,也让区分真假再也不具任何意义。发生在这里的,正是另外一桩「真实」,并非关蓝道的生平或苏联统治的再现。艺术实验的边界和伦理究竟在哪里?这类的「再现真实」究竟真能够批判现实,抑或是只让人在其中重复真实世界的各种歪斜?即将到来的计划呈现,将揭开一切的谜底。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