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回忆录—苗栗功维叙隧道声场》苗栗功维隧道录音现场。(《无人音乐会》制作团队 提供)
ARTalks

科技即远古——在《无人音乐会》的洞穴里

那些清一色著白色防护衣的演员,低调地提著盛装番茄的篮子出现,逐一递给每一个观众。然后,又由一个防护人员用手机录影功能拍摄观众手中的蕃茄,另一防护人员即时将之同步投影在墙上、在浮洲上、在观众身上……这些默默进行中的仪式,带有一种末世救赎感,这也许是导演在音乐基础上延伸的剧场想像,而我想这想像是成功的,在声音的基础上,剧场赋予了画面与仪式,不减损原来已存在的,而延展出新的。

那些清一色著白色防护衣的演员,低调地提著盛装番茄的篮子出现,逐一递给每一个观众。然后,又由一个防护人员用手机录影功能拍摄观众手中的蕃茄,另一防护人员即时将之同步投影在墙上、在浮洲上、在观众身上……这些默默进行中的仪式,带有一种末世救赎感,这也许是导演在音乐基础上延伸的剧场想像,而我想这想像是成功的,在声音的基础上,剧场赋予了画面与仪式,不减损原来已存在的,而延展出新的。

2018新点子乐展 无人音乐会

9/29~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下层十二颗,上层八颗,悬吊在空中的廿颗音箱环绕成一个圆型剧场(注1),底下是五六块梯形的倾斜木制平台,像浮洲一般,观众被指示可随意坐、或躺在上面,也可以在中间的白色走道自由游走。浮洲是这舞台设计给我的感觉,并非演出者的说法,但这感觉于我最为适切,因此,我将继续以浮洲名之。刚开始,几乎所有的观众都在浮洲上找到自己的角落安憩,等待「演出」开始。

显然,这是一个邀请你沉浸其中而不是置身于外观看的演出,这演出名之曰《无人音乐会》,果然你看不到规划给演出者的固定位置,基本上舞台区就是观众区,走的是泯除表演与观众之界线的路数,唯一可分辨出演出方的,是贴著入口处附近墙边的声控人员和他们的器材(也许他们就是主创人员低调地伪装成技术人员),以及穿著全套白色类似辐射防护装的工作人员(其实就是演员)——他们的存在较像观众引导者,以一种隐匿的方式在角落做著最低限的活动。

时间再往回推几分钟,那时你刚走出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三楼电梯,寄放包包后领到一张号码牌,然后按指示走向唯一的演出入口方向,很快地,你发现你在穿越一个白色甬道,这白色甬道的壁面由白色塑胶袋质料包覆,还会浮动,因此你就像在穿越某种腔道,中间有穿著白色防护装的工作人员对你的手掌喷消毒水,然后,穿越到剧场入口,由腔道进入囊袋,进入有倾斜木平台的浮洲区。这仪式像走进一个劫后余生的避难所,也像走进一个异次元空间必经的手续,也像——如果你感觉甬道是腔道——进入一个活体内部、或乾脆觉得自己是细胞回到母体,受精卵进入子宫。

成功的开场起手式

这是一个结合音乐与剧场的演出,但主体仍是音乐或说声响,剧场则保持最低限的存在,只是赋予场域一种氛围、跟某种暗示。观众的心态各异,也呈现不同风景:大部分人找到自己想待的浮州,安静地坐著等待演出开始,有的人是更进入状况的观众,他们接受节目单的建议「你可以自由的走动,也可以和旁人相依偎。」(注2),于是演出没多久,果然就有很上道的专业观众站起来这边走走那边坐坐。演出大半场我没感觉到走动的必要,便只是坐著感受场域与声响共振出来的奇特一体感,是想过有和旁人相依偎的权利(演出指示有讲),但毕竟面对陌生的旁人,还是无法那么全然地像细胞与细胞相依偎地融入。有人身心释放躺下来感受,也有人像一群一起参加活动或野餐的同仁,演出开始前叽哩呱啦地高声聊天哈拉,演出中间则双手插在胸前,很理性地评判著这演出在玩的是哪招……

嗯,我想某种程度上,这个开场起手式是成功的,它用场域的包容感,释放出各式观众的习性。

扮演主角的音乐与声响,事后看节目单得知是如下曲目(但演出中是以一种无缝接轨的方式过渡,并不打算告知你「现在换曲目了」):《那隐匿而神秘的机械之声》、《番茄五重奏》、《隐形的价值—Ⅰ.雨伞》、《3D像素之歌》、《隐形的价值—Ⅱ.视力矫正器》、《声音肖像—圣索菲亚大教堂声场》、《火车回忆录—苗栗功维叙隧道声场》。

此外,也将观众进场,以及开演前的声音搜集起来化整为零成为声音元件汇入整场音流之中。由这些曲目名称,当不难发现,这是一个高度利用科技,或说与科技对话的声音艺术。这是二○一八「新点子乐展」三个节目中的最后一档,「From Human to Machine音乐+科技的声音方程式」是整个新点子乐展的主文案。

因为「无人」而「有人」

新点子乐展策展人赵菁文写到:「如果,音乐会的舞台上没有人?如果,是声音带你旅行到一千五百年历史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或是,你从未去过的苗栗恭维叙百年隧道?引领全球声学科技研发的史丹佛音乐声学中心CCRMA与策展团队合作……将实验剧场转化成一个3D放射状『沉浸式音场』,让声音,带著我们超越时空的限制。火车启动了旅程,机器在说话,植物气息引发了声响,3D列印机在唱歌,漫步至隧道洞口……。最后,也许,因为『无人』,而『有人』。」

这段文字已经言简意赅地点出这个「沉浸式音场」里头的声音之特殊,例如:将番茄在十天的熟成过程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数据,以及过程中湿度、温度、光的变化数值转为声音,呈现生命状态在时间中的动静起伏,其张力与消逝。这是声音的部分,视觉的部分则由导演张育嘉带领那些清一色著白色防护衣的演员,低调地(不抢声音主体的风采)提著盛装番茄的篮子出现,逐一递给每一个观众。然后,又由一个防护人员用手机录影功能拍摄观众手中的蕃茄,另一防护人员即时将之同步投影在墙上、在浮洲上、在观众身上……这些默默进行中的仪式,带有一种末世救赎感,这也许是导演在音乐基础上延伸的剧场想像,而我想这想像是成功的,在声音的基础上,剧场赋予了画面与仪式,不减损原来已存在的,而延展出新的。

另外,例如「3D列印机在唱歌」。在剧场角落有一台裸露的3D列印机,在列印的同时,机械精准而重复的运动,发出规律的节奏声。这3D列印机的运作声,经由电脑重组转化后,成为一首《3D像素之歌》,再与现场的3D列印声音融在一起形成一个精心编曲与现场即时声音交响的音场。而观众看向全剧场中唯一的小小光区下的3D列印机,是那么默默而精准地运作著,看著看著,一种永恒的寂寞,便如诗一般,流泻而出。

策展人赵文菁在列举声音内容后,写道:「最后,也许,因为『无人』,而『有人』。」身心灵探索的况味非常浓厚。

当代表演艺术中,愈来愈常看到身心灵的探讨,或许有人觉得这类主题有点泛滥,但换个角度来看,若我们会说阳光空气水是不可或缺的,而不会说阳光空气水是泛滥的,那么一样的道理,身心灵主题的探索其实也永远不会是泛滥的,只有不可或缺。当然,缺乏立足根基的玄之又玄,浮浮泛泛的空灵,那又另当别论。

所以,这正是最理性的科技与最直观的身心灵探索,被统合在一个艺术展演里头有意思的地方。理性的科技提供我们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且精密严谨不容置疑,而它竟与最非理性的直观与神秘经验结合,竟能走向同一个终极路径——探问「存在是什么」这一永恒之谜。

注:

  1. 后来看节目单才知道原来总共有32颗扬声器,分别为:顶圈4+斜上圈8+耳际圈12+地面圈8,形成一个3D放射状的「沉浸式音场」。我没看到的顶圈4猜测可能在猫道上,地面圈8也许被舞台设计所隐藏。
  2. 节目单中,张育嘉的导演论述。

 

文字|林靖杰 电影、纪录片导演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由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举办的台新艺术奖,邀请九位不同领域的提名观察人,搜集、发掘,深入研究各种面向的当代艺术展演,并于网站发表评论,本刊精选单篇刊登。如欲读更多评论,请至ARTalks专网talks.taishinart.org.tw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