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演员:麦可.契诃夫论表演技巧》(书林出版 提供)
艺@书

找一条从想像力到身体的道路

麦克.契诃夫是谁?他是剧作家安东.契诃夫的姪子,俄国剧场大师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得意门生,但他后来抛弃了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过度强调情绪记忆的进路,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表演体系,而《致演员:麦可.契诃夫论表演技巧》一书,正是他以自身经验出发,教导以专业演员为志的人,透过多样的练习,找到一条从想像力到身体的道路。

麦克.契诃夫是谁?他是剧作家安东.契诃夫的姪子,俄国剧场大师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得意门生,但他后来抛弃了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过度强调情绪记忆的进路,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表演体系,而《致演员:麦可.契诃夫论表演技巧》一书,正是他以自身经验出发,教导以专业演员为志的人,透过多样的练习,找到一条从想像力到身体的道路。

《致演员:麦可.契诃夫论表演技巧》To the Actor: On the Technique of Acting不是一本教科书,但却是教演员如何把戏演好的书。麦可.契诃夫以他自身的表演经验出发,透过大量的剧本与场景分析,以及各种练习,让那些把演员当作终身职业的人,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床头圣经」来读。

或许我会联想到床头圣经,也在于当年麦可.契诃夫在发展他的体系时,经常被诟病过于依赖直觉,有神秘主义的倾向。但也正因如此,这本书,作为一个透过语言来表达对表演的想法的媒介,让我们可以贴近麦可.契诃夫的灵魂,与他同步思考。甚至随著表演经验的增长,而对书中文字有不同体会。

介于「外在模仿」和「内在记忆」间的身体表现

如果你不知道麦克.契诃夫是谁?我觉得最简单的介绍是他是剧作家安东.契诃夫的姪子,俄国剧场大师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得意门生,但他后来抛弃了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过度强调情绪记忆的进路,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表演体系。当他于一九三九年到了美国后,除了演出电影外,也教导了不少学生,其中最有名的是玛丽莲.梦露。

「最方便,最艺术(也是最有趣)的作法,就是为你的角色找到一个想像的身体。」(页174)这段话可说浓缩了麦可.契诃夫表演体系的精随,他非常重视演员透过想像力的中介,让角色在身体表现上,有更细致的表现。这不是刻板的外在模仿,也不是过度耽溺自我的内在记忆,而是介于两者之间。这本书的很多练习,都是为了协助演员找到一条从想像力到身体的道路。

下面这个练习,「你可以想像一个可移动的中心。让中心在额头前缓慢摇晃,三不五时绕著你的头转圈,你就会感受到某种困惑的心理状态。」(页117)我建议读者可以马上做个实验,并请身旁的亲友帮你拍照,一张是想办法装做自己心理很困惑,另一张是直接用想像移动中心的练习,看看两张的脸部特写有何不同。

契诃夫表演体系的传承与延伸,在全球持续创发

麦可.契诃夫虽然于一九五五年过世,但是他的表演教学,还是在美国的方法演技流派里,挣得一席之地。譬如与乌塔.哈根(Uta Hagen)齐名的史特拉.阿德勒(Stella Adler),就把他的观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里。担任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表演所所长长达十九年的吉斯特(Earle R. Gister),非常推崇《致演员》这本书,将其融入到现在被称之为吉斯特表演法(Gister Method)里,也让这套体系得到新的活水。

近年来,麦可.契诃夫的表演体系在全球愈来愈受到重视,而且是有传承的持续创发,美国与欧洲都有麦可.契诃夫协会在推动这套方法的普及。以色列台拉维夫大学戏剧系教授辛德尔(David Zinder)呼应契诃夫体系而发展的《身体 声音 想像:意象训练法与契诃夫技巧》Body Voice Imagination: ImageWork Training and the Chekhov Technique,是透过麦可.契诃夫过世后近五十年来,其弟子不断彼此切磋研发,将其体系精炼的成果。这本书于二○○二年出版后就大受国际好评,到了○九又出了第二版。

这本书出版,是在台湾致力推动麦可.契诃夫表演体系的程钰婷所努力推动的结果。就这层意义来说,《致演员》的中译,最终是提升这套方法在舞台上被实践与检视的可能性,而不是只停留在一种阅读经验而已。

 

文字|耿一伟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戏剧顾问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