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资深表演艺术行政与资深音乐记者所撰写的《华丽舞台的深夜告白──卖座演出制作秘笈》,透过采访把一场音乐会的制作历程,从头到尾,从摇篮到坟墓都叙述一遍,虽能让读者对演出制作得到基本概念,但这样一本由行内人写内行事的书,应该有许多趣闻秘辛,追索更深。这不是为了发人隐私,也不是纯粹满足读者的窥探欲,而是彰显作者独特的视角与视点,更好地来阐述这本书的题旨。
艺术的本质在于沟通。一把琴在手,或是空手开口吟唱,奏唱者有所表现,而听者有所感受,这个沟通就能有效建立。问题是,在现代的运作机制底下,艺术的沟通往往涉及庞大资源经费的调度,未必能如此随兴。
为了不白费力气,票房失利,血本无归,所以从市场的风向、节目的规划、企宣到执行,每个环节都需要妥善照顾。
以眼前表演艺术市场的疲软、口味的变幻莫测,艺术行政工作者都成了赌徒,工作负担与票房压力皆沉重。但是,「秀还是得演下去」,既然外在环境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就只能反求诸己,增加对眉眉角角的理解,磨练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
铺陈制作眉角 引发更多讨论
这就是《华丽舞台的深夜告白──卖座演出制作秘笈》打算做的事。两位作者,一位是国台交演出活动组组长,长年在表演艺术行政的第一线,累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一位是采访经验超过廿年的艺文记者。透过采访,把一场音乐会从最初的乐季主题发想、音乐家的邀请与合作、行程与影音录制的安排,还有音乐会的行销与公关到演出完毕,从头到尾,从摇篮到坟墓都叙述一遍。对音乐会安排毫无概念的读者看了这本书,一定会有个基本的概念;若是从事这一行的资浅工作者,也可以迅速补足认知缺陷;即使是资深的艺术行政工作者,也可以从字里行间,揣摩眉角与力道。
但这并不是说这本秘笈一出,就可以威震武林,其他人都可以罢笔了。相反地,应该引出更多对于表演艺术行政的讨论。甚至,更多的探讨也应该来自这两位作者,因为,这本书恐怕并没有充分展现两位作者的资历与能力。像这样一本由行内人写内行事的书,应该有许多趣闻秘辛,追索更深。这不是为了发人隐私,也不是纯粹满足读者的窥探欲,而是彰显作者独特的视角与视点,更好地来阐述这本书的题旨。
在叙事与工作报告之间
举个例子,作者任职的国台交有一年演出黄春明的《小李子不是大骗子》,当时的总统是李登辉先生,正是「许多政治议题令民众有不同的看法、反应两极,而我们的剧名被认为有涉嫌讽刺的意味。」问题是,黄春明的这出儿童剧,主角就叫小李子,剧名不能改。最后,用了副标题《新桃花源记》。过了「长官」那一关,但黄春明不悦。
真正讽刺的是,这出儿童戏到近年还在上演,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还是叫做《小李子不是大骗子》,谁还记得那个桃花源呢?
当时,台湾已经号称是「民主国家」,一般大众也很熟悉「XX归XX,政治归政治」的句型,碰到这种揣摩上意的、手握生杀大权的「上级」时,要如何处理呢?这是艺术行政的大课题。艺术表现尤其仰赖言论自由,但某种程度的自我审查或妥协,似乎又有其必要,两者分寸要如何拿捏?尤其现在,台湾本地市场动能不足,愈加企盼对岸的市场,而政治力的加权影响力更大,众所周知,在对岸,有关单位的一句话就能毁掉一出卖座制作,所以这个案例实在很值得深究。但很可惜,就如同「小李子」一般予人的联想,「下面没有了」。
《华丽舞台的深夜告白》整本书就在一个自我设定的步调与深度下,把整块田的表土给翻过一遍。土都翻到了,只是叙事的深度有限。同时,在语调上,也介于叙事与工作报告之间,这多少也会影响一些外围读者的阅读兴致,但这应该无碍核心读者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