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两厅院为期两年的驻馆艺术家,身为阮剧团注团编剧的吴明伦,提出的创作计划也将与阮剧团合作,从民间信仰取材编创奇幻的剧作《十殿》。故事以一栋因九二一震灾而半废弃许久的住商混合大楼为背景,描绘无法离开的住户的故事,吴明伦说:「我想写的,就是这些仍住在楼里、平常不太往来但当外侮入侵,却又团结抵御的社区故事。」
返回嘉义老家定居的吴明伦,自二○一二年《金水饲某》始与深耕嘉义的「阮剧团」携手,成为剧团长期合作的驻团编剧,此次担任两厅院长期驻馆计划艺术家,也是以阮剧团为未来合作展演对象下手创作,预计打造两集近五小时、探讨台湾民间信仰题材的奇幻剧作《十殿》。
吴明伦从民间信仰取材,灵感来源包括了电影导演奇士劳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影集作品《十诫》Dekalog,吴明伦以嘉义市一栋因九二一震灾而半废弃许久的住商混合大楼「金财神大楼」作为故事发生地,计划写作〈奈何桥〉、〈轮回道〉两集演出描述大楼内外的故事。金财神大楼于震灾前六年揭幕,低楼层的繁华商场与影城在灾后迅速搬离,高楼层部分住户却因建筑结构损伤加上产权复杂或因自身经济条件局限、卖不掉也搬不走,「台湾每座城市都可能有这一栋楼,我想写的,就是这些仍住在楼里、平常不太往来但当外侮入侵,却又团结抵御的社区故事。」
从悲伤中找出依托与寄望
原订题目叫《十殿阎罗》,但吴明伦不愿观众直接联想到地狱奇观,于是舍去「阎罗」两字,「我不具象呈现地狱景致,而是要说现代人自己造成的地狱,这里面也有民间信仰因果循环的观念。」台湾佛道教彼此交融影响,《十殿》概念并不只限于某特定信仰,「虽然我们生活中好像很熟悉这些宗教活动,但其实很少深思信仰背后的哲学。」
吴明伦举她曾参访过的台南代天府的十殿场景为例,府内设计了机关人偶演出上刀山下油锅等地狱场景,颇富娱乐性又有哲理;又或宗教训示,蚊子虽是生命但一只蚊子死了无法转世,需集满五百只才能散灵聚成全灵,「民间信仰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创作原料,不一定认同但愈认识愈有趣。我参考《台湾奇案》的故事比如〈疯女十八年〉等,从乡野奇谭去撷取人物个性或行为,重组拼凑出大楼里的众生相。」民俗信仰并不只是律定形式,还多样性具备修补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功能,比如为往生者与家属举办的「牵亡阵」,安慰死者家属的同时,也借由呈现「带亡灵进地狱」的过程让听众得到道德教训。「牵亡阵与十殿其实互为表里,给参与者精神上的抚慰。牵亡阵的表演不只哀悼,更有许多趣味搞笑的部分,让家属不过分沉浸在悲伤里;甚至借由呈现往生者在地狱遭受的待遇,提醒家属该做哪些事去帮助祂,也让家属有了依托与寄望。」
演出好看 便会引起兴趣
为期两年的驻馆计划,吴明伦和阮剧团持续讨论与构思其他与两厅院合作的可能,比如把十殿中的一殿作为两厅院沉浸式导览内容,也计划在农历鬼月举办「人鬼殊途」讲座,邀请不同领域但皆对信仰题材有兴趣的创作者共谈,比如剧场界的苏洋征、叶志伟,游戏界的赤烛公司(创作《返校》、《还愿》),电影界的《看不见的台湾》、《日常对话》或《大佛普拉斯》,与观众分享穿梭阴阳界的创作历程,「其实这些题材并不深涩,观众不用具备信仰背景也能看懂《十殿》。」「就像电影《无间道》,没有从头到尾讲佛家思想,但电影好看,有兴趣的观众就会去追究『无间地狱』是什么」。
人物小档案
- 台大戏剧所毕业,现为阮剧团驻团编剧。
- 2009年台湾文学奖剧本金典奖得主。曾四度获得教育部文艺创作奖,并获国家文艺基金会2015年第1期常态补助《留神》短篇小说集创作计划。
- 曾以短篇小说〈凑阵〉获林荣三文学奖小说类首奖。改编施叔青小说《行过洛津》获松烟Lab新主艺创作征选计划。以上两者分别于电视与剧场演出。
- 2016年获文化部驻洛杉矶台湾书院补助,前往「奥勒冈莎士比亚戏剧节」驻村。2018年为国立政治大学驻校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