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兩廳院
-
挑戰邊界
「然後我成了……」
這種「成為」的精神,對於成為一名優秀的藝術家甚至一個好人,都至關重要。我知道,有時我的語氣聽起來像是加油打氣,但我們身邊已經有太多人在阻礙或打擊我們了。我們都需要有人對我們說「可以的」,直到我們自己也能這麼說。一開始我不是然後我成了
-
焦點專題 Focus
進擊的台灣文化力
今年10月台灣國慶,印有「Taiwan」的巨幅廣告掛上法國夏佑國家劇院,在巴黎街道上方飄揚。布拉瑞揚舞團等11檔台灣展演,首登法國國家舞蹈殿堂「夏佑體驗:臺灣焦點」(Chaillot Exprience#2: Taiwan);相隔一個月,《這不是個大使館》亦登上巴黎秋天藝術節(Festival d'Automne Paris),展開法國巡演。 台灣表演藝術團隊究竟有何魅力,讓法國唯一的國家舞蹈劇院的藝術總監哈希德.烏蘭登(Rachid Ouramdane)要大力讓巴黎觀眾「體驗台灣」?巴黎秋天藝術節總監法蘭西斯卡.可和娜(Francesca Corona)又為何在只在收到《這不是個大使館》提案的情況下,就大膽決定共製這件處理台灣議題的作品?法國觀眾怎麼看台灣的表演藝術作品?台灣文化如何在近年流向世界?國家兩廳院在這樣的跨文化對話中,有何策略協助台灣創作者走上國際?以下是來自法國巴黎的現場傳真。
-
焦點專題 Focus 為什麼法國觀眾瘋台灣文化?
從法國夏佑國家劇院「體驗台灣」,看台法文化交流現況
位於巴黎的法國夏佑國家劇院(Thtre national de la danse Chaillot)的今(2024)年10月很「台灣」。布拉瑞揚舞團、微光製造、小事製作、VR《無法離開的人》、紀錄片《行者》等,都因「夏佑體驗:臺灣焦點」(Chaillot Exprience#2: Taiwan)來到了這個歷史悠久的劇院。 「夏佑體驗:臺灣焦點」由夏佑劇院主力策畫。這所成立於1937年的劇院是法國5個國家劇院之一,也是唯一以舞蹈作為發展核心的國家劇院,更是1948年聯合國大會《世界人權宣言》簽署儀式所在地。過去,台灣的漢唐樂府、無垢舞蹈劇場、雲門舞集鄭宗龍的《十三聲》皆曾在此演出,編舞家黃翊亦曾在2018年參與夏佑劇院的駐村計畫。 本次「夏佑體驗」接連3天(10月10日至12日),跳脫過往台法合作的單檔節目買賣、邀演模式,除了將館內空間交給多個台灣舞團盡情揮灑外,這所骨子裡刻著國際人權價值的「舞蹈之家」也上映了由陳芯宜執導、囊括海外許多大獎、講述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的《無法離開的人》。此外,還舉辦了多項音樂、攝影展、工作坊及藝術家對談等週邊活動。夏佑劇院藝術總監哈希德.烏蘭登(Rachid Ouramdane)表示,「夏佑體驗」就像是個小型藝術節,「3天不太可能呈現台灣豐富多元的文化,但仍希望可以呈現360度的台灣表演藝術。」 夏佑體驗,讓世界看到台灣 法國時間10月10日晚間8點半,台灣國慶剛過,一宣告演出即秒殺的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首部曲打頭陣,跳上夏佑舞台。 這件重新詮釋台灣排灣族生命歷程的作品,在謝幕時讓挑剔的巴黎觀眾熱烈地起立鼓掌、歡呼不斷,並跟隨舞者嘟嘟(Kwonduwa Takio,孔柏元)的引導,在阿爆(Aljenljeng Tjaluvie)的音樂搖擺身體,台上舞者與台下觀眾一同將這座可容納400人的Firmin Gmier廳轉化為搖擺電音舞池。 哈希德說,他在2023年來台觀賞《我.我們》的首演時,驚豔於布拉瑞揚舞團將傳統轉化於現代的能耐。按他的說法,那是「活生生的,而不是積滿灰塵的」藝術語言,「他們創造出這種肢體運動是我過去從未見過的,」哈希德自
-
焦點專題 Focus 國家場館為何、如何建立起「背後的一群劇院」?
三個重點,解析兩廳院近年國際連結發展策略
在布拉瑞揚、阿爆、楊乃璇、王宇光等藝術家在法國夏佑國家劇院的「夏佑體驗:臺灣焦點」(Chaillot Exprience#2: Taiwan)演出之前,新生代編舞家周寬柔與導演洪唯堯在今(2024)年7月,也先後來到法國,參與亞維儂藝術節「不可能的傳承」藝術家培育計畫(Transmission Impossible)。這是這個法國最古老的藝術節的首度嘗試,讓合作的全球夥伴各自推舉該國的創作者參與,分兩梯次進行為期一週的交流,並與各國創作者共創呈現階段作品。 周寬柔與洪唯堯不約而同地表示,他們各自在一週內密集看藝術節演出、直接與主創者對話並與各國創作者交流、創作,雖有語言隔閡、交流時間太短等障礙與限制,但都不妨礙他們用感官、用身體去嘗試理解不同的對話對象,在異國語境中去思考與回答「我是誰」這個基本問題。 洪唯堯分享:「這次經驗讓我更發現國際合作有很多機會跟可能性,也讓我更思考創作不該只限在台灣,創作應該不受地域、文化差異的限制,應該要關注世界,烏克蘭、黑人種族、生態都跟我有關。」 無論是「夏佑體驗:臺灣焦點」或「不可能的傳承」藝術家培育計畫,台灣藝術家在這些國際舞台演出、駐地交流,與世界產生關係,背後的重要推手之一,是國家兩廳院。兩廳院國際發展組組長高作珮表示:「國際發展組成立時目標就不僅推製作國際巡演,國際場館結盟合作內容是很多樣性的,將藝術家交換與合創共製都考慮進來,希望能參與製作流程的前期,從研發、製作、呈現到巡演,建立循環。」
-
新銳藝評 Review
釐清此時此刻的困境
里米尼紀錄劇團《這不是個大使館》的核心是一個虛構情境:「如何在瑞士洛桑建立一座台灣大使館?」而接踵而來的各種問題,促使對話發生。與虛構情境相反,每個表演者的發言,小至自我介紹,大到國族歷史,每段經歷都是真實的。演出中,有3位主要表演者,立場各異,時而合作、妥協、時而引發衝突。表演者的論述頗具代表性,是在提起政治時,聲音最大的3個族群:吳建國並沒有否定台灣主體性,但想法、作法保守,對中國文化抱有憧憬。郭家佑是中生代代表,積極爭取台灣的主權和獨立性。王思雅因家中從商,對政治議題不願直接表態。吳建國和郭家佑積極表態,拿出「我不同意」板子,反對對方,王思雅也會舉出「不予置評」板子;各方在舞台上精采辯論,展現在台灣社會,人民對言論自由高度容忍。 各個立場的論述也運用豐富的劇場語彙表達。整場演出都使用即時投影,將介紹台灣時擺放的微型布置投射到舞台後方的布幕上,展現台灣日常,讓舞台調度更具動能、增加趣味性,彌補非專業表演者肢體表現的不足。音樂讓表演更具吸引力,吳建國演唱了《國歌》(可能被認為是極端愛國主義者)、《中華民國頌》(畫面配上慈湖公園的蔣中正銅像,像是在看過去的一場幻夢)。現場演奏的台語歌曲《雨夜花》則代表台灣人民的弱勢處境。最有趣的場景,當屬利用打太極的動作以及影像,點明保守派與積極派的你來我往。台灣主體性和獨立性無法公開表明的困境,被化為劇場語言:演出最後,舞台上有3個大燈,分別是「寶」、「島」、「國」,3個字始終無法同時亮燈,便是目前現狀。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亞維儂藝術節 ╳ 國家兩廳院
藝術節是「派對」,要讓所有人都能自在參與(上)
曾以《最後的提詞人》、《不可能的邊界》與《櫻桃園》等作品與台灣觀眾見面的提亞戈.羅提吉斯(Tiago Rodrigues),此次以亞維儂藝術節新任總監身分訪台,將與國家兩廳院開啟3年的夥伴合作關係,邀請二至三位年輕藝術家前往亞維儂參與首屆「不可能的傳承」藝術家培育計畫(Transmission Impossible Project),與各地年輕創作者參加大師工作坊,進行跨世代、跨文化的劇場藝術交流。藉此機會,本刊邀請提亞戈與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分享與交換劇場對當前世界與當代觀眾的意義,如何持守價值又能開創新局。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亞維儂藝術節 ╳ 國家兩廳院
藝術節是「派對」,要讓所有人都能自在參與(下)
Q:剛提到英文字幕,暗示著觀眾組成較過往不同。近年歐洲城市的居民組成似乎也有很大變化,亞維儂藝術節如何回應此種現象? 提:謝謝你提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呈現的當然是心目中最高品質的作品,但藝術節同樣也有責任要履行我們「如何」呈現作品,也代表著我們所持守的價值。舉例來說,我們該怎麼讓過往少有機會接觸劇場的觀眾,也能走進劇場看戲?讓展演共融、可近,都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不能讓觀眾覺得自己被劇場演出排除在外。這些可以是硬體設備的改進,也可以在規劃節目時,呈現更多元的族群觀點。 過去10年,歐洲城市人口組成有了很大的變化,法國也是如此。我們今年在亞維儂呈現黑人女性編舞家賓杜.登貝雷(Bintou Dembl)作品,一方面當然因為這是非常好的作品,但我們同樣不能忽視「法國黑人女性編舞家」背後所代表的深刻含意,讓同樣身分背景的年輕人(大多來自城市邊陲,生存環境充滿挑戰)不再覺得自己被亞維儂藝術節排除在外,而能藉此展現自身存在。同時,我們也為一般觀眾視野帶來挑戰,讓他們發現另一種表演形式。 現在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要能呈現法國甚至歐洲城市的多元多樣性,並藉由節慶派對般的正面氛圍來傳遞。「Festival」字源就是「派對」,充滿熱情洋溢、自由奔放的感覺。無論藝術節帶有何種政治、社會意圖,我們都不能忘記其「派對」本質,讓所有人都能自在參與。 舉例來說,這就像是我們和親朋好友邊吃飯邊聊天,會辯論會吵架。事實上,「debate」(辯論)在法文代表著「de-bate」(不要戰爭),所以我們是用辯論代替戰爭。方才怡汝總監提到大皇宮演出Julie Deliquet的《福利》(Welfare),這也是75年來第二次由女性創作者為藝術節揭開序幕,相當具有歷史意義。在這座充滿歷史意義的古蹟,探討貧窮與社會福利議題,這對某些觀眾來說或許相當衝擊,的確出現很多爭辯聲音。我想這就是藝術節的意義,能真正和當下世界產生關係。
-
焦點專題 Focus
2023「ACPC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精選講座側記
第3屆的「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ACPC,Asia Connection: Producers Camp)在經過兩年疫情期間的遠距授課,今年終於得以邀請導師與學員們齊聚台北的國家兩廳院,為這場由新加坡、韓國、日本與台灣4地場館共同支持的3年計畫暫畫下美好休止符。在9月12日至16日為期5天的工作坊中,密集安排了藝術行政課程講座、一對一面談、提案診斷及台北文化實體探查。本刊特地從中挑選了3場課程:「作品溝通裡的留白藝術」、「表演藝術中的市場機制」及「與藝術家並肩同行」進行側記,以饗讀者。
-
焦點專題 Focus
在差異中往彼此靠近——跨文化工作備忘錄
2023「ACPC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的首場導師講座「作品溝通裡的留白藝術」交由曼谷國際表演藝術會議(BIPAM)的藝術總監莎莎賓.希芮旺吉(Sasapin Siriwanij)主講,在面對本屆透過閉門推舉制度、實戰經驗不少的製作人學員們,莎莎賓選擇以開放討論形式,拆解作品所具備的多元脈絡(Context),一一分析跨文化工作可能遭遇的挑戰與危機,透過集思廣益與彼此經驗分享,逐個擊破。 拆解「脈絡」與「文化差異」 莎莎賓從脈絡一詞的英文「Context」(註1)定義出發,她用一張示意圖,視覺化作品與脈絡之間的關係:一顆代表「作品」的粉色球置於圖面中央,旁邊環繞許多褐色小球,每個褐色小球都帶有一隻箭,回指粉色中心。這些迫切影響著粉色球的褐色球是什麼?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員們省視各自提案,提出繁多可能:大環境面向的政治、氣候與經濟條件;私人層面的藝術家情感走向、人生重大變故、家鄉議題、教育養成、語言邏輯,以及製作現實層面的預算、場館狀況、合作對象限制、策展人喜好、金主條件等,變因既廣泛且細瑣。 同為導師的前澳洲伯斯藝術節藝術總監溫蒂.馬丁(Wendy Martin)補充,她認為在深入探討前,需先將脈絡分為對外與向內兩部分,後者為藝術家陪伴的創作脈絡(Context of Making),前者則是面對市場與觀眾溝通時,換位思考的行銷脈絡(Context of Selling)。莎莎賓分析,作品本身背負著創作者生長過程裡被形塑的特質,也揉雜了上述許多直接或間接對作品產生影響的因子,製作人需要具備多樣視角,必要時得跳出創作者感性思考,回到理性的推廣與溝通策略,對接下來預期合作的對象深入評估,找尋作品中最適當的切入點,為文化底蘊不同的雙方打開可行的共鳴橋梁,催化合作機緣。但也要千萬避免對陌異文化產生先入為主的偏見,除非親身經歷,否則面對首次合作對象,請務必保持開放態度。 阿喀郎.汗舞團行政總監法魯克.喬迪里(Farooq Chaudhry)作為參與討論的導師之一,也提醒學員在陪伴創作時,除了藝術家關注的焦點範圍之外,也需留意那些被刻意避開的題材,有時候隱藏在黑暗裡的素材,存有解決創作瓶頸的解答。像是阿喀郎
-
焦點專題 Focus
製作人如何現實又勇敢地想像市場
「在一切開始之前,我們必須認清3個事實:一、『在藝術當中的人都活在一個夢幻世界,且帶著不現實的期待』;二、『面對市場,沒有人有解決方案,因為爬過一座山,只會有更多山頭等著我們』;三、『我們總說資源不足,但資源不足卻也逼使我們產生創意』。」英國阿喀郎.汗舞團共同創辦人暨製作總監法魯克.喬迪里(Farooq Chaudhry OBE)在工作坊伊始直接破題說道。這斬釘截鐵的分享起手式,恰如法魯克在之後90分鐘的分享中,為現場來自亞洲地區的製作人們帶來的市場思維風暴一樣來得猛烈又直率。 在9月中於國家兩廳院舉辦的「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裡,擁有豐富國際巡演及製作經驗的法魯克,在現場以導師身分向與會製作人分享個人對表演藝術市場的理解,及身為製作人多年與藝術家、觀眾、藝術節、機構等不同對象的工作經驗。 法魯克眼中的藝術市場和商業機制 筆者自問工作中並不慣用「藝術市場」這個名詞,所以一開始對工作坊的主題「表演藝術中的市場機制」心有戚戚。但法魯克的分享更像是,個人以「藝術市場」的概念,創造屬於他對藝術行業,這個被其稱為夢幻世界的代入理解,還有對應著這個世界,屬於他獨特的「商業」手法心得。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資源永遠不足,法魯克對這個現實很早就有所認清,所以既選擇擔當製作人,就只好想方設法從市場搜集、創造可能價值。對法魯克而言,市場就是一群人,這跟一般市場論一樣,但有趣的是,他提出藝術市場之間的流通貨幣卻是「信任」。 不論是藝術家、製作人、單位、觀眾、藝術節、場館,活在藝術市場中的我們所有人,都希望以最好的條件去交換、分配和交易「創意」(Creations)的所有權和傳遞方式。而作為製作人,在市場的商業手法就是,在當中找出大家對價值判斷的運作方式,精明善用和創造各方之間的信任,協助大家找到創意與自身之間的相通共感和精神收益,進而讓創意產生「售價」。因為只有當市場認為自身跟你所提供的創意關係愈是緊密,愈是相信你提出的創意是對他們的文化、感受與觀值觀是必要且重要的,才會可能願意持續為這份創意去投資、承擔風險和付出。 因此,法魯克提出:「如果我們能以市場概念來理解藝術產製的運作,不論我們身處何方,面對的資源和環境有多困難
-
焦點專題 Focus
以製作人之名:專業、美學與革新並存的文化思辯者
過去3年多,不論是全球化、國際COVID-19疫情,乃至世界各地的經濟困境和世代人才更替,表演藝術的生態環境及產製市場出現不少結構變動,面對整體環境從內到外的變遷,製作人如何持續發揮個人十八般武藝,與藝術家並肩開拓屬於未來的工作關係呢? 這次的「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也邀請到獨立表演藝術製作人與構作余岱融、聚思製造端總監高翊愷、臺北市立美術館策展人蕭淑文,就個人與藝術家工作經驗進行個案分享。 責任與能力:跳出製作人職能功能的單一思考 一開始,余岱融回顧ACPC第一屆曾對製作人角色和功能所下的定義:從文化領袖、策展人、構作等普遍的職能角色形容,到導師、守護者、「最後離開的人」等軟性側面描述都可以是製作人的形容詞。 他主要以個人過去與台灣馬戲團隊「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的工作經驗,提出製作人一角跳出職位功能的單一思考,「有這麼多職位、角色可以來形容製作人,似乎也背負很多責任。但我認為相對於『責任』,製作人的關鍵能力是一種『Response-ability』(回應的能力)。」一個製作人在進入工作時,會先需要花時間去認識自身、合作藝術家或團隊,乃至整個生態環境的動態,進而協助分析、辨認當中潛在優勢、限制等,再透過與藝術家或團隊日復一日的對話、相處,策略開拓出可能方向,最後透過製作人的統籌能力和創意整合資源、引導藝術家與團隊轉化出新的行動,發展出新的內容及創意路徑,甚至提出之於整個藝術生態突破性的觀點與挑戰,創造新的趨勢。 這3個步驟往往是以「年」為單位計算的工作與對話過程。當製作人加入到團隊的時間有足夠長度,才有望能不斷從過程反問、破立和定位團隊的美學、能力、處境和觀念,甚或把製作人個人與團隊不全然相同的背景、價值、行業及國際視野攪碎混合到團隊的藝術行動當中,共同挑戰對內的創意能力、連結對外的社會角色公共討論,以藝術參與社會,也讓社會有途徑進入藝術。 流動性與平等:反轉製作與創作的主從關係 呼應余岱融的獨立製作人經驗,聚思製造端總監高翊愷也分享個人作為組織創意領袖及獨立製作人,如何以藝文團隊的民間組織定位,帶領一群藝術工作者(Art Practitioners)或創意製作人(Creati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睽違3年實體相見 國際策展人交流最新藝術趨勢(上)
總算揮別疫情的阻撓,睽違3年,國際策展人得以齊聚一堂,在國家兩廳院面對面分享近況和國際觀察。 由國家兩廳院主辦的「Taiwan Week」,從2020年啟動,2021年遇到疫情改為線上進行。今年2023年,來自14國的44位策展人在台海情勢升溫的情況下,仍然排除萬難,從4月9日抵達台灣後,開始緊鑼密鼓為期7天的行程。 兩廳院藝術副總監施馨媛表示,這次計畫目標期盼「能讓所有來到台灣的策展人看到台灣作為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在表演藝術上能夠百花齊放,容納和討論各種議題。」透過面對面討論下一個世代的表演藝術形式及展開合作,也是議程的一大重點。她說:「這在疫情後更加重要。由於疫情期間國度的封鎖,反而提醒人們,藝術是提供大家認識世界和文化的窗口和方式。」 在活動安排上,則跨出兩廳院,讓策展人在短時間內盡可能到北部地區的不同場館、場域觀摩作品,如前往宜蘭利澤偶戲村觀賞無獨有偶的作品《搞砸的那一天》,也前往淡水八里#R13半島體創作基地觀賞壞鞋子舞蹈劇場《吃土》,還到大稻埕進行城市導覽等,就是為了讓國際策展人能夠在短時間認識台灣,也更近一步了解創作者的作品底蘊。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睽違3年實體相見 國際策展人交流最新藝術趨勢(下)
方向2:探索身分認同,反思政治發展與傳統文化 由於文化政治的發展,亞洲地區的許多作品都探討自身身分認同,並對政治現況進行反思。兩廳院國際發展組組員穆芹即分享,例如台灣長期無法在非邦交國設立大使館,僅能以辦事處來受理外交事務,德國藝術家里米尼紀錄劇團導演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就以此作為創作發想,發展《模擬外交部》(中譯暫名,Embassy - A Simulation made in Taiwan)。而其他與地緣政治有關作品還有台灣舞蹈家陳武康與泰國當代編舞家皮歇.克朗淳(Pichet Klunchun)共同創作的《編舞故事》等。 泰國曼谷表演藝術集會藝術總監莎莎賓.希芮旺吉提到,泰國作為民主自由的國家,卻同時有極為專權的皇家體制存在,因此作品中也常探討面對傳統體制產生的質疑和反思,如泰國藝術家Wichaya Artamat與維也納藝術節和其他單位共製的作品《九月某四天(消失的夥伴)》(Four Days in September (The Missing Comrade))以消失和再現講述泰國的政治歷史,透過這4天追溯歷經30年的故事,夾雜著軍事政變、社會動盪和鎮壓等。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透過藝術之眼 打開社會思索
當COVID-19疫情逐漸與日常共處,防疫措施依序放寬,跨國移動緩慢回流,自2020年由兩廳院發起的Taiwan Week計畫,終於在2023年4月以兩廳院為實體據點,透過展演與論壇,連結國內外表演藝術團體與兩廳院週邊場館,於台北開展為期一週的高密度交流。 本屆的論壇以「表演藝術如何回應社會?」為主題,選定4月12日週三下午,分成上下半場進行:上半場聚焦亞洲與歐洲藝術節近年在策展與執行層面上的與時俱進經驗,設定議題「節目策畫和藝術專案如何形塑正面的社會力量」,邀請首爾藝術節/韓國表演藝術集會藝術總監崔石奎(Kyu Choi)、法國巴黎秋天藝術節藝術總監法蘭西斯卡.可和娜(Francesca Corona)、德國柏林八月舞蹈節藝術總監里卡多.卡莫納(Ricardo Carmona)、與國家兩廳院節目企劃部經理林亭均四方與談,現場除了東道主兩廳院人員之外,全程以英文進行,在即席口譯協助下,聽眾在一個半小時內獲得的資訊量頗大。 論壇由兩廳院藝術副總監、Taiwan Week計畫發起人施馨媛引言開場,她稱各地劇場同業為「國際同事」(international collegues):抱持同樣對表演藝術的信仰,面對全球化下類似的挑戰,在後疫情時代,劇場如何再次引起社會共鳴、與世界對話,帶給觀眾的新視野,是普世表演藝術從業者面臨的共同課題。主持人由深耕國內外表演藝術團體的兩廳院企劃部國際發展組專員穆芹主持,透過4位策展人經驗分享交流,期待開拓產業下一步新的可能。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透過交流相互理解 在藝術中共享普世價值
Taiwan Week 國際論壇「表演藝術如何回應社會?」上半場以國際大型藝術節的策展策略為觀察脈絡,下半場則進入視野高遠、觸及幅員深廣的國際聯盟性組織運作分享。 3位與談人是分別來自亞洲、歐洲與台灣地主隊代表以泰國為據點的泰國曼谷表演藝術集會(Bangkok Inter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Meeting,BIPAM)藝術總監莎莎賓.希芮旺吉(Sasapin Siriwanij)、歐洲劇場協會(European Theatre Convention)主席暨比利時列日劇院(Thtre de Lige)藝術總監塞吉.宏哥尼(Serge Rangoni),以及國家兩廳院藝術副總監施馨媛。講題擬定為「如何藉由國際夥伴合作,推動共同追求的價值」,實則內容關注更多當面對異文化的並肩夥伴,人們該如何在藝術領域的合作中取得共識,創作能引起跨國界觀眾共感的作品。 找尋國際合作裡的共享價值觀 莎莎賓以「我們真的有共享的價值觀嗎?」破題,作為BIPAM藝術總監,她期許能將文化政治上密切關聯的東南亞地區藝文圈高度串連,並積極向全球其他地區輸出。面對日常經歷的跨文化溝通,她提出3個關鍵字供眾人咀嚼:「溝通」(communication)、「透明/公開」(transparency)與「誠信」(Integrity),莎莎賓表示,就經驗而論,如果在合作初期,雙方能先對彼此的地緣政治與人文環境有著基本的理解,後續溝通上較容易形成共識,對作品發展脈絡產生同理與共感。但如果在初步交流階段,即發現雙方無法形成火花,她強烈建議適時退一步理性評估,在人力與資金尚未大量投注下,盡可能迅速劃下止損線,保護彼此參與者的勞動心力,也保護支持的投資方。 以BIPAM與以色列獨立劇場製作人協會EVE(Independent Theatre Makers Association)的合作經驗為例(註1),在計畫進行初期,雙方皆意識到各自國家的政治情勢有其幽微之處,因此決定把創作階段挪後,花時間彼此「授課」,待建立基本地域認知後,再往共創靈光的開發邁進。BIPAM也在近年持續與加拿大表演藝
-
焦點專題 Focus
2022「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精選場次側記
由兩廳院主辦,連線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 Theatres on the Bay, Singapore)、韓國國立劇場(National Theater of Korea, South Korea)以及日本東京藝術劇場(Tokyo Metropolitan Theatre)四地合作,希望培力亞洲製作人體系,並建立起亞際共製系統的「亞洲連結:製作人工作坊」3年計畫,在今年初經過場館推薦與公開徵件後,於8月底展開為期4週的第二屆工作坊,包含案例研討、導師一對一諮詢,並安排亞太地區各大藝術節總監、策展人、製作人等資深從業者,進行10場針對國際製作與創作陪伴等一系列深度講座,其中7場也特別開放線上報名,本系列專題特選取其中5場進行側記,以饗讀者。
-
新銳藝評 Review
「神」仍舊在這座你我所居的小鎮
人終究無法擺脫肉身存於真實世界的現實,人的存在本身就伴隨框架。而虛擬世界似乎是擺脫肉體的一種方法,提供神不在,或者說去中心化而自由的可能性。只是《神不在的小鎮》並不相信這種可能,因而最後的結局仍是由神支配小鎮。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從思索定義中,找到「藝術」
在學校裡,我們學習音樂、美術、表演藝術等不同形式的藝術,但我們想過「什麼是藝術」嗎?此次的好哲凳系列講座於11月10日在成功高中開講,由哲學作家朱家安帶領學生思考「什麼是」是什麼,再由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林斯諺逐步解析定義藝術的不同方式。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人工智能非萬能 找出我們與AI的距離
歷經疫情的震盪與回緩,兩廳院之前中斷的「好哲凳」系列講座終於重新啟動,於10月8日造訪了台北市的麗山高中,由張智皓、朱家安兩位講師與同學分享「AI值得我們擔心嗎?」面對從網路社群媒體到現實生活處處可接觸到的AI,講師們透過生活中的範例讓同學領會AI的構成方式與運作邏輯,並指出其背後的倫理課題,以開放式的提問,引導同學重新思考人類的本質是什麼,從而找到自己在科技社會自處的生活方式。
-
跨界 用5G翻轉觀演體驗
虛實之間 建構《神不在的小鎮》
在「文化科技5G創新垂直應用場域建構及營運計畫」支持下,國家兩廳院將於10月30日推出全台首部5G科技虛實展演劇作《神不在的小鎮》,故事描述發生在名為「中正市」的小鎮,從網路霸凌事件出發,關照社群世代的現象,探討網路和真實世界的真假。故事將在兩廳院藝文廣場上的「中正市」展開,觀眾可透過實體現場、線上直播觀賞,以及線上遊戲的參與,體驗這一場多視角、多平台、自選故事結局的多元感官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