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到底是什么?或者,该做什么?文化部与国家两厅院于七月十一日共同主办「国家两厅院艺术共融工作坊」,正可观察到文化平权的理念运行,并在过去经验到当下体验间找到剧场艺术指向未来的更多可能,再回头去追问「共融」的理念与实践。
在台湾的艺文发展进程中,身心障碍人士的参与始终是进行式,却不够完备;而近年积极发展的共融艺术,不只是对前者的补充,更在深化过程里继续拓展领域,包含乐龄、青少年、亲子等。本次工作坊既可视为国家两厅院阶段成果的分享,更是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建言的参与——就如开幕致词里,文化部艺术发展司副司长梁晋志便提及,在政策支援下落实文化平权,让更多人发现文化的美好、艺术的喜悦;也连结到国家两厅院艺术总监刘怡汝试图让「文化的开放多元与平权」在剧场里被重视、被讨论,呈现彼此交流再到实践的可能。
「国家两厅院艺术共融工作坊」分为上午的专题分享、下午的圆桌工作坊与小组分享,以及最后的「轻松自在场」示范演出。
专题分享的前两场,皆是场馆经验。艺术总监刘怡汝以国家两厅院为案例,提出目前的推动,而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无障通达项目统筹杨慧珊则将重点放在香港西九文化区的通达计划。最后,则是由近年发展艺文场馆无障碍环境及障碍艺术风格的易君珊,就平权核心精神与文化近用现况提出见解。下午的圆桌工作坊与小组分享则分为A、B、C、D四组,包容多种议题的讲述与高度参与性让讨论方式不拘一格,讲者与学员能够互为资源,促进更多合作与交流,讨论无障碍服务的可能。
本侧记分为「专题分享」与「圆桌工作坊」两部分。「专题分享」的纪录,将三位讲者的讲述内容归类成三项主轴,而「圆桌工作坊」则依不同组别进行观察。
专题分享主轴一:「共融」在场馆发展的定位与现况
无论是国家两厅院或是香港西九文化区,两位讲者不约而同地以场馆发展历史为起点,呈现「共融」的位置与核心价值。
国家两厅院艺术总监刘怡汝将二○一八年前的国家两厅院分成两阶段:一九八七年到二○○三年间的「求生期」,也就是如何去营运剧场与维持运作,而二○○四年到二○一七年间则是如何继续持续下去的「维持期」。二○一八年起,大型场馆陆续成立,特别是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之三大场馆的落成,让台湾艺文环境与生态走进新时期。刘怡汝开始思考下一步为何,并回过头去想:「艺术如何达到生活的必然性,也就是如何进入到一般人、而且是所有人的生活当中,变得不陌生。」因此,「人人的剧场」清楚反映她对「共融」的想像。
相较于国家两厅院拥有卅余年历史,杨慧珊所服务的香港西九文化区仍在建设中。位于香港维多利亚港旁的西九文化区,预计建设多个表演场地、两间博物馆,以及廿三公顷的公共空间。共融、无障碍的理念作为建设核心之一,也就是所谓的「通达政策」,意图完成的理念是:致力建设一个无障碍、人人共享的文化区,确保所有人都能去参与活动、享受艺术。他们思考的是:到底身心障碍者对我们的文化有什么要求、什么愿望?得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去回应诉求。
场馆发展回应著平权历史的不同阶段。就如易君珊展示当年协助身心障碍者举牌向国家两厅院抗议的照片,其中诉求:「我想要看男主角,不要看大柱子」、「我不想因为看戏而骨肉分离」与「我要无障碍的两厅院」等,已是目前场馆建设会留意的环节,她并提出「文化平权、文化近用是时代进步的过程」为观点。
专题分享主轴二:硬体与软体的改善,是共融的起点与基础
刘怡汝认为,硬体设施是共融与文化平权建设上相对简单的事情。她列举目前国家两厅院完成的硬体修缮,包含重新增设、调整轮椅席及邻近陪同席的张数与位置,也增加国家演奏厅的轮椅席;过去,地下停车场跟一楼并不相连,故增设无障碍电梯;规划无障碍洗手间、自动门等,视为剧场的「路平专案」。同时,除作为第一个开放导盲犬的场馆,也有领位跟视障接送。软体方面,有针对演出内容及周遭环境进行微调,提供更舒适、放松体验的「轻松自在场」、口述影像、情境字幕、手语翻译、即时听打与触觉导览等,展现国家两厅院对共融剧场的实践。
至于西九文化区的通达政策,可见他们在建设初期便邀请身心障碍者对场地设计给予意见,亦陆续有节目加入通达服务,并且成立通达团队,也就是此场讲者杨慧珊所服务的单位。西九文化区所采取的策略是,以场地环境的通达为起点,包含残障座位、电子服务铃、辅助聆听系统、与听障人士沟通用的数码通话器、平面图(广东话、英文、普通话指示与通话功能)、轮椅使用者与一般民众共同使用的取票机等,再到节目、软体的通达,像是口述影像、手语传译、通达导览、易读资讯、共融剧场等,并且成立办事处管理文化区的通达性。进一步期望能达到「提升对通达的关注」、「统一标准及实践方法」、「机构的持续改善」与提倡通达的承诺」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