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乐迷一探卫武营音乐厅的优质声响的秘密,声学建筑专家与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在十月底举办了「建筑声学大师徐亚英与NSO,带您聆赏卫武营」讲座音乐会,分八个段落进行,演出并非如一般音乐会那样正襟危坐,而是走走停停、上上下下,让乐团、观众与音乐厅一起动起来,深入认识音乐厅建筑与声学设计的巧思。
二○一八年十月,卫武营揭开场馆神秘面纱,各路英雄齐聚一堂轮番上阵外,群众也欢欣鼓舞地参加盛事。但对比前台,幕后工作人员却是神经紧绷到达最高点,原因无他,正是因为当今建造主流的葡萄园式音乐厅,早已是国际瞩目的焦点,而正式启用,才是检视内部的开始。幸亏顶尖大师率知名大团来台演出之后,包括祖宾.梅塔(Zubin Metha)、杜达美(Gustavo Dudamel )两代指挥等都对卫武营音乐厅的音响表示赞叹,为本场馆设计声响的建筑声学泰斗徐亚英,直到亲耳听到两人的回应,才露出满意笑容。
不过,究竟卫武营音乐厅的优质声响的秘密在哪?一般民众却不一定能理解。为此,国家交响乐团(下称NSO)与新锐指挥张宇安,特地在十月底设计了一场匠心独具的音乐会,由徐亚英亲自主讲、卫武营艺术总监简文彬担任主持人,让乐团、观众与音乐厅一起动起来,深入认识音乐厅建筑与声学设计的巧思。
「建筑声学大师徐亚英与NSO,带您聆赏卫武营」讲座音乐会总长约一百四十分钟,分八个段落进行,包括两次中场休息的换位大风吹。演出并非如一般音乐会那样正襟危坐,而是走走停停、上上下下,这对主讲者、演奏家、主持人、指挥及后台技术人员来说,都是一大考验。虽然许亚英开著玩笑说:「『断掉』,是这场音乐会的特点」,不过对他来说,要在一场音乐会中让大众了解声学,著实不是简单的任务。
由聆听中 亲身感受解声学设计特点
首先介绍的,就是卫武营的「声学设计」,从反响板与吸音板开始。许亚英说,林肯中心有一个音乐厅,开幕时相当盛大,但是使用起来声音单薄,原因是只有考虑单耳效应,而不是双耳聆听。声音灾难至今难以解决,因此侧响板的使用对音乐厅来讲非常重要。接著是「升降平台声感体验」,在平台上让团员演出交响曲片段,之后再将木管区平台上升。他强调:「第一部分,凡是肉眼看不到演奏者的观众,就无法听见它的高频。所以第二部分将后方木管团员升高,就能听见两者差异。」
讲解「声音指向性声感体验」的前提其来有自,开幕至今才满两年的德国汉堡易北爱乐厅,玻璃皇冠及葡萄园式的设计仍是网红景点。然而今年初,在男高音考夫曼(Jonas Kaufmann)的演唱会中,舞台后方不断有观众频频退场、换位置走动,更有观众著急大喊「听不见」!气得考夫曼公开指摘音乐厅「华而不实」,引起轩然大波。为此,徐亚英在本场先请小号首席在原本座位演奏《天鹅湖》独奏片段,之后再转向往后方吹奏,观察声音指向性的不同,分析当天发生的事件,并且比较两厅的区别。
讲解的洗礼 开启另番欣赏感官
中场休息过后,观众可随意选择座位聆听。可以想像爱乐者平常购票时,总是陷入票价、座位及对节目喜爱程度之间的拉扯。很少有机会坐在贵宾席、第一排,或者远到天边的位置。因此在同一天换两次不同角度的聆听,席间的滋味对每位观众来说,都是一个新鲜的经验。随后,换成上方的反响板下降与上升的声音区别,体会在空间压缩时,声响反射长短所造成的影响。最后,别怕一整场下来的音乐片段支离破碎,藉著第二次的中场休息,好好地选个最喜欢的位置,就可以完整地听一次乐团演奏,相信这次的聆赏,绝对有别于以往参加音乐会的感受。
「这种类型的讲座音乐会,在欧洲大概办不起来,因为他们观众没有那么乖。」徐亚英笑著说,音乐会中不用科学数据搞得观众一头雾水,而是随时邀请观众对照、走动,或者堵住一边耳朵听,并且请听出变化的先生女士举手、互动。从大厅、乐器到人耳的听觉小试验,想必不仅让观众收获满满,也能刺激演奏家前所未有的想像。信心十足的徐亚英形容这场音乐会是「有声有色」的表演,只不过准备充分的他,最怕的只有一点,那就是「音乐厅设计得太好,万一观众听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