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妖气都市:鬼怪文学与当代艺术特展」现场。(台湾当代文化实验场C-Lab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台湾X妖怪X艺术─冒险搜查线 现代变身-视觉艺术

从「幽灵潮」到「妖怪热」 翻掘土地的记忆

在当代视觉艺术领域,艺术家先是以「幽灵」为喻,回溯岛国历史中种种创伤经验,透过影像叙事,让过去深藏的各种记忆重新复现与行动。而随著妖怪调查研究的相关出版,视觉艺术也迈入这个热潮,以跨界的方式生产属于在地的对话。虽然这一系列以妖怪作为方法的艺术实践,带来对于历史、文化建构的想像路径。但这之中始终有一个区块,是我们可能需要商榷的事情,即精怪和超自然、死亡之间的关联性。

在当代视觉艺术领域,艺术家先是以「幽灵」为喻,回溯岛国历史中种种创伤经验,透过影像叙事,让过去深藏的各种记忆重新复现与行动。而随著妖怪调查研究的相关出版,视觉艺术也迈入这个热潮,以跨界的方式生产属于在地的对话。虽然这一系列以妖怪作为方法的艺术实践,带来对于历史、文化建构的想像路径。但这之中始终有一个区块,是我们可能需要商榷的事情,即精怪和超自然、死亡之间的关联性。

当代艺术中的「幽灵潮」

二○一二台北双年展「现代怪兽.想像的死而复生」将学者王德威的《历史与怪兽》作为引子,以「梼杌」指向一种生命无法抗衡的殖民、战争、剥削之现代性幽灵,以想像/虚构叙事来反思现代性为全球带来的认知框架。二○一四年,龚卓军与高森信男共同策划的「鬼魂的回返」展览里,「幽灵徘徊学」是用以反思亚洲现代性、抵抗殖民遗绪、生命治理的药引。在此,人们所面对的是如何让历史幽灵、殖民现代性幽灵、戒严幽灵、冷战幽灵、党国意识形态幽灵(诸种困扰我们的结构性问题)得以曝显,让受到消音、压制、遮蔽的记忆——那些难以离析的过往「去幽灵化」。而那些殖民经验、创伤、破碎的生命,被认为可能借由历史复返与幽灵徘徊般的影像叙事,重返当下。而幽灵作为一种隐喻的修辞,也不断地出现:降灵、招魂往往对接于逝者、失败者、受压迫者、被治理者、被排除者。而影像作为某种招魂术、降灵术时,指向如何让亡者的身体、精神以影像投映重返到我们面前,翻搅那些被消弭、幽暗的残碎生命,让过去深藏的各种记忆重新复现与行动。

接著在台湾当代艺术中,包括「当下档案.未来系谱」(2016)、「伏流书写」、「现实秘境」、「破碎的神圣」(2017)、「历史变体」(2018)、「旋转历史编撰学的爆炸图」、「乌鬼」(2019)等,这些涉及如何思辨历史与另类叙事的展览里,多数参展的台湾艺术家与策展者,可以说是在上述思维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感知形式,以及对现实的异议。针对不同的历史问题、群体,透过叙事技术与历史记忆的重组、重写与重置,揭开历史幽灵复返的路径,让弱势者、边缘族群、被排除之生命,以幽灵之姿重返当下,将其未完成的事、无法言说的话语,透过影像叙事展开时空的穿越,在过去╱当下、现实╱虚构之间穿梭与扰动——这种对于历史叙事的调度、主体意识的形塑,在二○一○年代末,甚至含纳了妖怪,以展演跨越视觉艺术与文学的界线。至今仍是一股隐隐地潜藏在评论与创作实践中,还在逐步发展与变异的美学思潮。

跨界生成的「妖怪热」

「妖怪」在当代艺术中浮上台面的时间点是有迹可循的。在二○一○年代中叶,传说调查的专书、图鉴、旅志已经有增多的趋势,包括《台湾妖怪研究室报告》(2015),《唯妖论》、《台湾妖怪地志》(2016)、《妖怪台湾》系列(2017-2020)、《寻妖志》(2018)、《台湾妖怪学就酱》(2019)等诸多出版品。这批插画家、民间调查者和文学作家,在进行小说、绘本创作的同时,以百科全书式的文献整理、转绘成插图、编辑地图的方式,甚至邀请民俗学、人类学者参与讨论。而在二○一七年二月的《联合文学》专题「妖怪撩乱」内,已经有艺术家施懿珊针对怪物与媒介关系的书写。接著,这一波妖怪调查与文学创作也被转化成视觉展演、跨界讲座、工作坊与地方走读,衍生出「魔幻鲲岛.妖鬼奇谭:台湾鬼怪文学特展」、「阿里嘎该─美仑山巨人和牠的产地」(2018)等具规模的展览与活动。从史料采集、文学研究、展览策划,邀集众多文化评论、民俗学、当代艺术学者参与讨论。

隔年由潇湘神、王嘉玲与龚卓军等人共同策划的「妖怪学院」与「妖气都市:鬼怪文学与当代艺术特展」(2019),则进一步探问展览如何打开文学介入当代艺术展演,或当代艺术如何反向的介入到鬼怪文学的场域。另一方面,除了文学、插画之外,也将录像艺术、音像装置、地景雕塑等作品布局在展览中,提出「妖气论」来联系文学作家与当代艺术创作者面对传说与历史的思维,指向妖鬼不分的跨族群文化、社会集体记忆与恐惧、对城市与现代化的抵抗,企图开启一种差异于日本、中国等文化语境中的妖怪论述。此时除了「妖气都市」一展有著横跨插画、文学、视觉艺术领域的现象之外。同年刊出《文化双周刊》、《阅读志》的「台湾鬼怪与其产地」、「奇幻台湾」专题内,也同时网罗艺术家与作家的创作与出版。显见「妖怪」在这一波在文学与当代艺术领域之间的交流里面,朝向不是以视觉艺术为中心的讨论模式,转而以跨界的方式生产属于在地的对话。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