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就钟情于合唱音乐,更因此远赴欧陆学习合唱指挥专业的陈云红,从一九九二年受邀担任台北室内合唱团指挥后,一路推展台湾合唱音乐的发展,从音乐教育、拓展曲目、建构国内现代合唱品牌……迄今卅年,合唱事业一路成长,是她人生挚爱、避风港,丰富精神生活的富足感,年近花甲之年、对过去穿梭东西皆无碍的陈云红,即将计划下一阶段的暂离沉潜,并为未来人生功课做足准备。
红红夫人的异想世界─中南美弥撒
12/10 19:30 高雄 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音乐厅
12/11 19:30 屏东演艺厅音乐厅
12/12 14:30 嘉义市政府文化局音乐厅
12/30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INFO 02-27764089
生命就像付出,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让别人更好。
——陈云红
一九九二年,在台北室内合唱团创团(注1)之初,陈云红即受邀担任指挥,一路以来从事台湾合唱事业推展即将迈入第卅个年头。这期间,不论建构国内现代合唱品牌、推动音乐教育、进行人才培育扎根计划,以及新合唱事业创新与拓展等工作,在在展现她以合唱音乐为终生志业,那细数不完的脉络关系与深刻情感连结,影响著她对生命宏观的价值体现。合唱音乐成就指挥陈云红的人生,并赋予她重要使命,将国内现代合唱与新合唱音乐带向更高层次的视界。
陈云红与音乐相伴相随的过程,是透过自我精神意志的全面投注与努力,得以于每个阶段更上层楼。一直以来,那与生俱来敏锐的思维觉察,让她永远都在确定的道路上行进著,因为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让她愈来愈明白生命的有限,所以不管是面对专业——合唱艺术领域、面对社会环境——以同理心看待生命都是种学习,所以期许自己能够做到「活著的目的就在服务,快乐的泉源来自利他」(注2),这句话清楚解释了陈云红一路从合唱指挥跨入音乐教育,并偕同夫婿共创台湾合唱音乐中心的关键动念。合唱事业一路成长,是她人生挚爱、避风港,丰富精神生活的富足感,年近花甲之年、对过去穿梭东西皆无碍的她,即将计划下一阶段的暂离沉潜,并为未来人生功课做足准备。
起点:命定之路走得自然 水到渠成
出身于竹东地区的国内音乐家除了陈云红外,另一位竹东子弟则是指挥吕绍嘉。他们为国小同班同学,且住在同一条街上。陈云红忆起当年,吕绍嘉与她都是从小热爱音乐。她与吕绍嘉的家庭环境条件较为不同,下课的时候去抢风琴来弹,是陈云红快乐的根源。从在风琴键上乱弹,到有机会正规学习的时候已经是国小六年级,当时因为太喜欢音乐,学习之路全程自动自发,每天狂练拜尔钢琴教本(注3)八小时,更惊人的是,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她的钢琴弹奏能力进步神速到可以驾驭小奏鸣曲,更可以上台跟同学搭配钢琴四手联弹演出。
除了对钢琴学习的印象外,参加合唱团也是一路伴随著她从国小、国中,一直到高中。虽然她就读东吴大学音乐系期间主修钢琴,但指挥这个角色一直带给她不一样的感受与体验,冥冥之中牵引著她朝向合唱指挥之路迈进。东吴时期,在学姊引介下她接下合唱伴奏的工作,合唱团所投射出的情感连结,像家一般的归属感,带给她满满快乐。而后,她修习徐颂仁老师教授的指挥法课程,更被钦点成为该堂课学期发表的指挥,让她对专业指挥萌生许多想法。接著,在沈锦堂老师带领的合唱团担任助理指挥期间,逐渐厘清自己对于指挥的感受,相较于钢琴演奏时不安与紧张感,指挥合唱团的当下不仅毫无畏惧、且对掌握人声歌唱张力的过程有著强烈感受,因此就定下她往合唱指挥之路发展的契机。
追寻:指挥技法、音乐教育集大成
为了在合唱指挥领域继续钻研专业技术,沈锦堂老师建议陈云红到奥地利继续深造。奥地利指挥学派以精炼简洁著称,即便她在大学时期累积了许多带合唱团并担任指挥的经验,但到了古典音乐文化重镇,还是得抛开过去身体运用的习惯并重新开始。师承奥地利合唱指挥大师Günther Theuring的她,被教授告知必须先去练好管弦乐团指挥基本功后,再回来指挥合唱曲目。在奥地利国立维也纳音乐院指挥系就读期间,强调指挥的任何动作都必须有其道理,其中奥妙包含对于两种指挥领域但殊途同归的清楚观念,完成学位过程同时须经过管弦乐团指挥训练,学习给予清楚拍点与提示;再来必须有带领合唱团的实力,当最终站在指挥台,存于手势间的任何动作才会有真正的「声音」流泻而出。
在世界各地顶尖学生齐聚的音乐院学习,对于陈云红来说影响很大,优秀同侪们的过人思维与高度自学态度让她感到印象深刻,例如有位同学头脑极为清楚,总谱视奏的能力很强,可以某天下午去看电脑展,晚上接著个人独奏会演出。陈云红还兴奋地分享当年求学的过程:「某次在写音乐史作业时,写到一半同学刚好经过她,敏锐地纠正她作业内容写错,应该是中古时期非文艺复兴时期……还有一次在管弦乐指挥法实习的课堂上,同为指挥系的同学趁老师还没来前进行精采双钢琴即兴演出……」还有她当时参与维也纳合唱团演出,与国际一流指挥家、音乐家、维也纳爱乐合作,亲自见证到如天籁般的人声是可凌驾、流动于管弦乐声音之上。
一九九一年,陈云红以特优成绩毕业后返回台湾,隔年台北室内合唱团成立,在她的带领下征战多个国际合唱大赛、陆续摘下大奖。带团的过程中,她一直保持思考,若要在合唱指挥更上一层楼,必须具备良好且有系统的音乐教育训练,所以决定前往资源丰厚的美国就读西敏合唱音乐院,不仅学习专业音乐教学法、教育心理学外,更可以学著开车到纽约欣赏音乐剧、音乐会。在美国主攻音乐教育学位时,其训练过程也激发她返台后建构国内合唱音乐教育的诸多创新想法。
带领乐龄音乐学习 透过互动激发潜力
据统计,台湾已在二○一八年进入高龄化社会,预计到了二○二五年将迈入超高龄社会,台湾合唱音乐中心对于合唱音乐、阿卡贝拉的推展提高年龄层,鼓励高龄人口参与合唱。乐龄合唱的教导其实让陈云红与朱元雷各自开发教育法,如朱元雷为了乐龄、视障团体,发明出不用看五线谱就可以轻松将一首流行歌曲改成简单阿卡贝拉型态的唱法,只要把握三项重点,分别是运用这首歌的吉他和弦代号、会看简谱、自行创造伴奏形态,就可以快速学习一首歌曲。再来,歌会唱了,那歌词呢?初期可用呜、啊的长音当伴奏,摸索得差不多后,就可以在节奏上、伴奏的低音线条上加点变化,如嘟哒哒哒,或是嘟的长音等,依照音乐风格增加变化。
对于陈云红来说,秉持「世界上没有不好的合唱团,也没有不好的指挥,完全看彼此如何互动」的概念,与不同乐龄团体进行互动,端看这个乐龄团体属性与特质设定目标,例如在指挥新节庆合唱团年过五十的大哥大姐时,透过理解他们合音时的表现,选定曲目上则偏向适合他们属性及观众群喜好,在经过不断训练与激发潜能后,发现他们是以「用生命在唱歌」的信念传递音乐。不过因为都是爱合唱的业余人士,歌唱技巧上的不稳定、以及年龄关系,学习上总是记得慢忘得快,所以指挥本身头脑要非常理智、清晰,再加上超级丰富的肢体表情、清楚的手势与适当提词来带动他们,作为乐龄合唱指挥,陈云红感谢这一路与他们练唱的过程,其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张玮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