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自由、多元、公民社会……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正日复一日将这些词汇落实为值得珍视、标举的台湾价值,「公共性」三字也愈发成为人们探讨各种议题时的关键词。
2020全球饱受疫情冲击,各地剧场「群聚╱现身」的场所功能几乎溃散,在台湾的我们虽获幸免,戴上口罩就能在剧场与其他人贴身观赏表演,剧场生态链却仍在余震中寻求生存契机,于此之际,把「剧场 vs.公共性」摆在一起,检视「剧场到底能在台湾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时机恰好,也无可回避。
「公共性」这组外来词汇说来抽象,定义人人想像不一,我们不从理论研究著手,而是先引领大家进入熟悉的公共空间,从使用权、公私领域的划分,到何以人们群聚至空间中成为「公众」的意义展开探寻;继而以「近代剧场七件事」,从行动剧场、闲置空间、文创园区、身体解放、艺术工程、部落寻根、文化治理等关键字,提供大家思索剧场公共性的可能方向。
正因谈及剧场的公共性,得先适度切出「剧场」的范畴何在,我们以最具象的「场馆」作为讨论起点,实地拜访国家两厅院、台中国家歌剧院、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以及营运规模、体制性质和以上三国家场馆迥然不同的台北牯岭街小剧场,邀请馆方亲自提出他们对于「公共性」的想像和实践方式,也透过五个探讨艺术公共性时经常提及的向度,归纳汇整场馆说法。
除了实践者,公共性也必然纳入相关的外部反馈予以检视,我们邀请曾实地走访欧陆不同场馆、采访剧场如何定义自身的艺术视野与回应社会的编导许哲彬撰文提供剧场公共性的国际参照;也请前任文化部长郑丽君、「表演艺术评论台」台长纪慧玲,以及当代艺术家崔广宇,从不同领域、视角提出「当我们讨论公共性,我们讨论的是什么?」
谈公共性似易实难,容易在于此题为时势主流之趋,但艰难之处,一则如何为这个外来理论名词找出在地扎根的定义;一则牵涉众人,面向之广,难以一次阔清全貌,我们试著在杂志改版的第一期,谈论这个剧场中人多有关切却不易谈的大题目,尝试初步聚合、呈现大家对「公共性」的想像与界定范围。观点落差在所难免,但不妨从这里,开展对剧场公共性的下一波对话、下一种想像、下一步行动,从2020的危机处转折,弯出下个机会与命运交错的剧场大冒险——
企划/执行|邹欣宁&PAR编辑部
专题企划协力|周伶芝、郭亮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