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FT兵临城下,传统感观世界的最后保卫战
思想不短路

NFT兵临城下,传统感观世界的最后保卫战

一年多的疫情环境也让全球不少观众日益习惯透过网路平台欣赏艺术展演的模式,甚至喜欢其廉价与便捷。当日新月异的人工智慧和虚拟科技逐渐攻占视觉、听觉,甚至嗅觉与味觉的表演领域,满足人类在这些感官享受的需求后,触觉上的回馈或将是数位世界仍待突破的终极门槛。换言之,连结于指尖和大脑顶叶间的千万个神经元,将成为人类传统感官世界的最后防线。

一年多的疫情环境也让全球不少观众日益习惯透过网路平台欣赏艺术展演的模式,甚至喜欢其廉价与便捷。当日新月异的人工智慧和虚拟科技逐渐攻占视觉、听觉,甚至嗅觉与味觉的表演领域,满足人类在这些感官享受的需求后,触觉上的回馈或将是数位世界仍待突破的终极门槛。换言之,连结于指尖和大脑顶叶间的千万个神经元,将成为人类传统感官世界的最后防线。

「音乐须被看见,舞蹈要用聆听。」近代芭蕾编舞家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1904-1983)这句名言常令人玩味不已。其实不只是具有时间动线的舞蹈,包括建筑和雕塑等看似静态的视觉艺术作品,也常让我看见仿佛音乐般的流动线条与节奏张力。最近无意间更从平时很少接触的首饰工艺,体会到行云流水的音乐感受。那是一件Tiffany的「骨型手镯」(Bone Cuff),出自3月刚过世的义大利弗罗伦斯名珠宝设计师裴蕊蒂(Elsa Peretti,1940-2021)的经典作品。本身也当过时装模特儿的她,年轻时就喜欢做些设计。1974年起被Tiffany延揽,40余年来成为品牌旗下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师。她的作品还包括中空爱心和豆豆项链等,造型简约流畅、充满诗意,更反映了70年代西方女权意识抬头的时代精神。

触摸下的流动线条与节奏张力

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从宏观历史审视,笔者认为1970年代可比拟为西方文化的第二次「狂飙运动」(Sturm und Drang,原指1770年代反理性主义既有框架的一次文艺运动)。当时欧美在政治上陷入冷战泥沼,并经历以阿冲突和石油危机;社会上面临持续10余年的民权运动,以及越战尾声排山倒海而来的反战声浪;经济上则遇到史上首次的「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不但利率狂升,美国的失业率和通膨指数也双双飙高!登月成功后,太空梦却受政经牵制而被束诸高阁。但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中,摇滚乐更趋成熟,流行乐坛还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歌。社会既有的秩序和价值观不断受到挑战,女性主义的觉醒,包括经济独立和性自主,也随之萌发。

裴蕊蒂从女性角度为女性设计的首饰,高贵而平易,除大方展现美丽与性感的一面,也充满自信;风格辨识度极高,且能历久弥新,不退流行。去年底在《神力女超人1984》片中一幕,女主角黛安娜身穿一席飘逸的白色晚礼服出席宴会,左手腕即配带著一支金色骨型手镯,令人印象深刻。裴蕊蒂曾表示,作品的灵感来自她幼时在教堂里碰触的一块人骨!笔者近日偶然实际鉴赏之下,却发现当这样的艺术品不只是远观,且能上手把玩时,指尖滑过凹凸有致的曲线,视觉上的流动线条与节奏张力刹那间化为触觉上的跌宕和震颤,直让交感神经也恋爱了!但有一天,这种感觉会被取代吗?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