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rika Studio于 8月演出的《给下一轮(虚拟)盛世的备忘录》也需观众参与虚拟实境体验,虚拟场域叙事与被消失的文明和城市相关,现场演出则从忽必烈和马可.孛罗的一场西洋棋对弈开始。
数位科技在剧场的应用有愈来愈多不同尝试,开拓创作可能性的同时,也面对更多挑战,除原本的剧场观众外,也吸引了新观众的好奇,渴望透过不同介入方式找到新体验。
陈家蔚和「打边炉创作室」联合创作的《转念之间》在6月演出,获香港艺术发展局「Arts Go Digital艺术数码平台计划」资助,内容是混合真实与虚拟场景的有趣体验,观众会在东南楼艺术酒店房间内,「透过虚拟实境的技术模糊时间、地点及人物,体验一对恋人的自白」。作品探讨网路欺凌,本身就是延伸自网路文化的议题,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参与者在虚拟实境场域了解角色面对的问题,同时又在现实空间感受不同情节的氛围。在构作上,《转念之间》应用虚拟实境,契合作品内容的表现,是有意义的尝试。观众在虚拟实境内介入的空间,与现场参与同步,如坐在沙发上会看到虚拟实境内也是在沙发上发生的故事,因此在身体经验上和一般剧场的单向式接收不同,观众亦可选择不同的物件以进入不同的叙事。
Paprika Studio于 8月演出的《给下一轮(虚拟)盛世的备忘录》也需观众参与虚拟实境体验,虚拟场域叙事与被消失的文明和城市相关,现场演出则从忽必烈和马可.孛罗的一场西洋棋对弈开始。观众只需坐著观赏,但过程中交错著观赏舞台演绎和戴上/脱下VR眼镜,同时在虚拟实境内也有部分需观众移动身体参与。在本作中,能否透过数位科技让观众对内容有进一步的想像令人存疑;而戴上/脱下眼镜的过程,也削弱了观众在剧场的投入感,在构作上如何取得平衡,值得讨论。可预期的是,这类创作将会带动本地剧场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