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尚在摸索「策展」观念的1980年代,小剧场界的前辈们曾在城市内外、边陲地带策划一系列具有问题意识的行动剧╱行为艺术,作为一种日常抵抗,抒发他们对社会、时代的见解。
倘若不将展示视为策展唯一方法,而是让策展意识也纳入评量标准,自80年代以降的演出如《拾月》、《机能丧失第三号》、《驱逐兰屿的恶灵》、乃至90年后的第一、二届破烂生活节、空中破裂节,这种带有运动精神、甚至有明确想回应想反抗对象的行动,是否也能被视为一种策展?而后来被视为80年代行动思想的延续和行动,如再拒剧团的「公寓联展」、牯岭街小剧场的各种实验,是否也能在另一种叙事逻辑中被纳入系谱?
11月号的封面故事「在地策展:关于几个 思想行动 与实践场景」邀请到剧场文字工作者周伶芝作为纸上策展人,重新爬梳自1980年起始、那些走出场馆,与在地碰撞,甚至非台北中心观点的几场行动、几个场景在〈驿站〉与〈移动缝隙〉,重新构筑起表演艺术领域里「策展」的论述与流变。
除了前述发生在城市裂隙中的各种行动之外,〈山海的篝火〉也速写东台湾的冉而山国际行为艺术节、Cepo' 剧团与艺术中心、山东野表演坊、儿路艺术创作工寮,如何运用部落祭仪和因地制宜的表演,展现原住民文化内涵与对生活的反思。〈三角洲〉访谈曾策划「造音翻土」的郑慧华,后来如何以策展作为经营独立空间的方法,也听创立「流浪之歌音乐节」的钟适芳谈她如何借由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渗透,带出这些创作背后的文化议题。
不同于小剧场游击式的行动,现今策展更多发生在机构内,我们也特别邀请到三位曾在机构内策展的独立策展人:林芳宜(当代音乐)、林怡华(视觉艺术)与游崴(视觉艺术)聊聊他们各自生产场景中的精采实践,也借此一窥表演、视觉艺术生态环境的复杂样貌。
本期〈剧场ㄟ冷知识 〉从5则音乐史上经典的「巧合」、「再利用」、「经典套路」等案例,一窥音乐创作中「抄袭」与「致敬」那条隐晦界线之奥妙。〈跨界对谈〉则邀请携手合作多年的剧场导演郭文泰与视觉设计苏汇宇,聊聊两人如何在创作上相互抛接,激荡出新作《被遗忘的》火花。
〈少年往事〉则带我们回看舞蹈界前辈平珩的习舞历程,让她如何在日后磨练出艺术行政工作该具备的应对进退。深度评论〈跨越剧场虚实的情绪勒索语录〉则透过对将日常情绪勒索搬上舞台的作品评析,辨识情绪勒索到检视勒索行为模式,让人得以重新检视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还原健康的社交空间。
客座总编辑 江家华
关于封面影像
摄影师周琳晏:这次的封面摄影,试图打破策展场域的局限,让模特儿游走移动于城市内外之间,展开一场自己的身体行动。场景的选择,则多是日常随处可见的角落,如马路、铁皮屋等。最后也透过将摄影作品输出,再转换至另一空间重新拍摄,透过这种内容再制过程,呈现策展重新叙事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