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华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今年10 月,《PAR 表演艺术》杂志(以下简称《PAR》)创刊将满30 年了。 几个月前,决定了9 月号制作30 周年纪念专刊,便与编辑团队开始翻读架上所有期数杂志。几次会议,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想从中精选出《PAR》重要时刻的记录及具影响力的报导,借此观照出时代的更替与社会的脉动。 一次讨论中,主编慧慧意外地翻找到浏览器软体的「Netscape」设计专页,编辑室一片哗然,接续著发现2004 年、2005 年两期杂志都曾以通讯软体「MSN」作为跨海采访通讯工具,音乐编辑秋玫当时还以「用飞快的打字速度代替言语」、「虽然看不到对方表情,但突然觉得在电脑前,大伙儿都显得自在」开场文如实地再现这场访问。 相信这对熟稔Zoom、Google Meet 视讯会议软体的年轻世代而言,一定相当陌生,但却是曾经历千禧年,同一世代人的回忆。 强烈感受到了世代变化,本期封面故事「书写的力量」遂以「30 年」为题,爬梳这些年来文化生态、评论环境、创作趋势、社会动态乃至剧场影像流变,剧评人吴岳霖更在此对台湾评论生态抛出「十年有成,还是十年现形?」提问。处在「影像力量胜过千言万语」的当下,「影像的力量」单元则访问4组不同世代的摄影师与合作对象,回看从「纪实╱写实」到「再创造」,影像如何发出力量与声量,亦重塑新的剧场美学。 对我而言,在台湾第一次民选直辖市与省长时,杂志邀访三党省市长候选人谈政策、文化补助、表演艺术生态,并发表文化政见,是现在时空难以想像与实践的。更令人吃惊的,是从本刊最资深主编珮瑶口中听闻「在两厅院成为行政法人之前,杂志社同仁曾挂名在印刷厂下」这段往事。因此,我们邀请了编辑前辈们开了一场同学会,一同回顾他们如何从经历过的历史洪流,撷取自身观察到的吉光片羽诉诸文字,为未来的剧场留下点滴记录。 今年,也是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创立满35 周年。「档案的力量」邀请策展人领路,分享他们如何透过档案梳理台湾表演艺术的流变。本期〈剧场ㄟ冷知识〉特别访问到曾任职及现役的两厅院员工,对比开馆之初,剧场礼仪与规范,乃至与观众关系的种种改变 。 编辑工作需要前置作业,本期〈职人的图鉴〉介绍工作上也需要事先缜密安排的「读谱员」,了解他们如何在音乐会录影扮演引领全场的角色,确认音
-
特别企画 Feature
耿一伟 X 鸿鸿
无论策划艺术节或担任戏剧顾问,耿一伟不曾间断译介国外表演艺术书籍进台湾。与他有志一同的还有导演鸿鸿,他过去也曾主动与出版社合作出版欧陆经典剧本,并在旗下杂志刊载了近30部剧本。这些出版品,对于剧场的重要性究竟是什么?又替剧场留下些什么?且听两人畅谈他们如何将出版视为一种「策动」,逐渐搭建起众人与剧场的桥梁。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我们来做阅读专题吧。」每回进编辑室开会,目光总会被激发灵感的成群书堆、杂志堆吸引,很早便在心里埋下这个想法。近日适逢部门之间工作区域调动,编辑们忙著将办公物品从A区搬到B区,许多压在箱底、尘封已久的书籍,又如古物出土般地被重新上架,也让这样的想法再次涌现。 「阅读,是如何激发剧场人创作╱创造?」会议上,我先起了一个头,「除了谈阅读,是否要把有文本的阅读全都放进来?」慧慧主编接续著说,同事们也陆续丢出读乐谱、舞谱、剧本、有声书等想法,最终逐渐形成这一期「从剧场阅读谈到阅读剧场」的专题面貌。 于是,封面故事「阅读,及其所创造的」邀请了14位表演艺术工作者,提出3本影响他们创作最深的书籍,开出一份百读不倦的书单。再从导演、编剧、作曲家、舞谱教师、声音演员的阅读术中,深掘不同文本的阅读,如何激发他们再创作。 两位剧场前辈耿一伟与鸿鸿,对译介外国表演艺术书籍到台湾一直不遗余力。因此也邀两人聊聊为何视阅读为剧场重要的基础工程,及始终持续不懈出版剧场读物的决心。 曾翻译过不少表艺领域好书与国外演出字幕的能手白斐岚,则在〈剧场ㄟ冷知识〉单元,与我们分享翻译时绝不能随意破哏、得留意还原文本整体语调、情绪与情境、考量到异文化接收度等5大「铓角(m-kak)」。〈焦点人物〉则采访7月即将演出个人专场的「京剧小天后」黄宇琳,近年跨界至歌仔戏舞台演出后,再度回到京剧及加入职业剧团的心情。 用镜头阅历人生,化瞬间为永恒,似乎是摄影师的天职。这期〈Gallery〉带我们看见剧场工作者在镜头前卸下武装,分享自己经历怀孕、结婚、失恋、为人父母、酝酿作品、跳最后一支舞的重要时刻,摄影师林政亿则用他的镜头捕捉这悲喜交会的人生一瞬。 「我都是从书里找武器」前文化部长、青平台董事长郑丽君受访时这样说道。阅读对她而言,是能从中拓展生命经验、让思想变得更为自由、找到改变现实世界作用力的利器。数位时代,读书或许不再是所有人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唯一管道,却偶尔还是能让人沉淀下来,在迷惘时找到一条指引。因此,带上一本书吧,偶尔翻读,说不定你也能从中找到一些珍贵的礼物。 客座总编辑 江家华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一部从单身约会讲到老年情欲,赤裸呈现爱情婚姻真谛的外百老汇音乐剧《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简称《LPC》)因题材雅俗共赏、制作实力优异、行销策略到位,疫情期间化危机为转机,创下连演6个月、超过150场长红票房,也替台湾引进版权定目剧打开一扇大门。 不只《LPC》,拜疫情之赐成长的还有影集式音乐剧《SC惊酿小酒馆》、《鬼归代言人》、《不读书俱乐部》,疫情之下限缩规模制作,意外地打造出亲密且轻松的看戏氛围,缔造另一亮眼佳绩。 一是引进版权,一是台制原创,前仆后继地让台制音乐剧行情日渐看涨。因此,5月号封面故事《台式音乐剧再开场!》透过市场报告、现象拆解、回望历史,拆解台湾音乐剧究竟是如何长期练兵,在不断解构与重组过程中,形塑出如今迥异多元的「台式」风格。 专题也邀请曾经成功打造原创音乐剧《饮食男女》的艺术总监冉天豪与引进《LPC》版权的制作人陈午明,在镜头前畅谈他们是如何从创作、制作、乃至策略经营,试图让音乐剧跨出同温层,吸引首次接触音乐剧的观众走入剧场。 为了让剧场成为友善环境而推出的「口述影像」服务,当中,又以使用视觉文字去拆解动态身体动作的「舞蹈口述」最为困难。〈剧场ㄟ冷知识〉透过舞蹈口述工作者王昱程,梳理实务工作上必须留意的5大眉角。 〈少年往事〉则跟著歌仔戏小生陈昭香回顾,她如何从过往坐冷板凳、出演彩旦的年少时光,一路翻转成为明华园不可或缺的天王小生。〈跨界对谈〉邀请刚结束《手路》巡演的马戏导演林正宗,及带著舞作《吃土》返乡演出的编舞家林宜瑾,深聊两人是如何从民俗中提取养分,将学习带回剧场,转化成另一种创作观点。 今日台湾的音乐剧仍在成长,创作面向仍在扩充,如何让欣欣向荣的舞台不只是昙花一现,如何留住观众让他们再次回到剧场,又如何建构完善健全的产业及专业培力机制,或许是持续推动台湾音乐剧前进的关键。 客座总编辑 江家华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尘封近半世纪的《甘露水》再度问世,不仅补齐台湾美术史缺漏的一角,也替百年前台湾人对自由的追求寻得见证。 日殖时代,被压迫的台湾人强烈渴求自由,《甘露水》作为台湾美术史上第一件裸女雕刻创作,入选台湾殖民难以挤进的帝国美术展览会,振奋全岛。艺术家黄土水将对故乡的想望、自由的追求定格于作品,也为众生殷切期盼「福尔摩沙时代来临」带来第一道曙光。 这股能量不断发酵,同一年成立的台湾文化协会,也以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文活动持续启迪民智,也让起步虽晚、后来却迎头赶上的新舞蹈艺术有了良好奠基。一批接受日式教育的新女性,在社会思潮转向耳濡目染之下,敢于挑战社会体制,脱离缠足旧习,习得现代舞,自信地解放身体,她们也是台湾史上第一代新舞蹈家。 自此,台湾人开始翩然起舞。本期封面故事也以此作为分水岭,回顾这一段台湾人以舞动争取身体自由的发展史。第一章节〈摩登女身〉爬梳自日治时期〈甘露水〉的启蒙,到蔡瑞月、李彩娥、林香芸等新女性,如何受到现代化浪潮影响,成为台湾第一批现代舞舞蹈家。〈1945-1990台湾现代舞流变小史〉则以每10年为单位,梳理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如何影响台湾现代舞发展,现代舞者╱舞团从中如何挣脱禁锢,以创作表达自我。 逐渐地,台湾迎来众声喧哗时代。第二章节〈因为我们的语言是身体〉则聚焦迈入21世纪的当代,大舞团时代之后,中小型舞团╱独立舞蹈工作者如何以舞蹈探问严肃社会议题、哲学思想与生命意义,让舞蹈创作更贴近个人生命经验,及展现出不同身分认同,身体,成了他们更强而有力的语言。 在我们推出的新单元《焦点人物》中,访问到长年以剧场配乐、独立唱作人等身分游走的王榆钧,受邀替《甘露水》纪录短片写歌的她,是如何模拟雕塑姿态、双手交叉弹奏、锱铢必较推敲字句,最后谱写出〈暝尾的祈祷〉动人乐章。 〈职人图鉴〉邀请到佛朗明哥吉他手、也是「击掌手」(Palmero)的游柏彦,分享他如何从学舞、学歌、学演奏中领略技巧,让他的击掌成为一门舞台上的艺术。〈剧场ㄟ冷知识〉由京剧旦行演员、戏曲导演兆欣带路,且看旦角演员如何在5点不露的限制下,举手投足间尽展万千风情。 〈跨界对谈〉则找来国际偶戏大师杨辉及阮剧团艺术总监汪兆谦畅谈,两人将如何以惊世骇俗的故事、接地气的语言,带著作品《钓虾场的十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日前读到一则趣闻,为了追踪英语使用习惯的改变,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语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每个月会从网路搜集使用频率高的英文词汇,再交由辞典编纂专家、编辑、行销及公关人员组成的专业小组,从中挑选出最能反应年度氛围的词汇,作为总结该年的「年度代表字」(Word of the Year)。 2020年,茫茫字海中,评选小组选不出任一词汇用来形容这祸不单行的一年,只好改选出每个月份使用频率最高的众多代表字,集结发表了「前所未有的一年:2020年度词汇」报告。一年过去,疫苗的出现,让全世界逐渐习惯与疫情和平共处,在分析英文词汇使用变化之后,《牛津英语大辞典》选出「vax」(「疫苗」的口语说法,可作为名词「疫苗」或动词「接种疫苗」使用),作为总结2021年的代表字。 当世界产生变化,就连微小的生活用语都能巧妙地捕捉其中剧烈的改变,过去一年,COVID-19的影响仍未远离,剧场的质变是否也反应在创作里?我们又是否能选出任一出戏,用来回应剧场的2021年呢? 本期的封面故事〈请回答,2021!〉因此邀请了包括剧评人、作曲家、艺术行政、剧场重度粉丝、广播节目主持人、编剧、作家等10位业内外专家,从他们过去一年观看过的演出中,挑选出一出积极回应时代,及以非常规方式扩大各种体验的作品,作为回应2021年的代表戏剧。 编辑室也以此准则下推举出6组创作者:分别是在线上进行跨国创作的编舞家陈武康与影像设计师孙瑞鸿;以科技探问身体性的非典型编舞家谢杰桦;以参与式、沉浸式制作表现亮眼的明日和合制作所与进港浪制作;以田野调查对应当下社会的编剧吴明伦、致力演出创新形式不被线上影音取代的作曲家赵菁文、以说故事角度思考音乐教学的作家焦元溥,透过他们在2021年的创作思考与实践,探问剧场未来的可能性。 本期〈剧场ㄟ冷知识〉则由独立制作人、创作顾问余岱融带路,让读者看到不同时代,马戏团如何利用各种不可思议的道具,在舞台上幻形为真展现马戏奇观。〈职人的门道〉则从舞台监督孙唯真随身携带工作行李箱中,细数这份工作如何衡量所有部门、所有人的需求,进而推动演出最终顺利完成。 〈跨世代对谈〉找来去年在「第32届传艺金曲奖」同台获奖的演员郭春美与孙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2020年7月,一支《天鹅湖浴室芭蕾》(Swan Lake Bath Ballet)影片在YouTube疯传,这是英国编舞家贝克(Corey Baker)受委托制作,他坐镇在家透过手机视讯指挥调度,再由来自世界各地27位芭蕾舞者自行运用羽毛、蜡烛、莲蓬头、游泳圈等道具,各自在家中浴缸里进行拍摄,并完成这支逸趣横生的《天鹅湖》。 不只他们,拜数位工具之赐,当疫情让全世界按下暂停键,剧场几度经历停摆又重启,失去实体舞台的创作者们,被迫得快速学习网路介面、舞台转换,创造出大量的云端创作。崭新的科技篇章,注定在这两年的表演艺术史写下关键一笔。 岁末年终,12月回顾专刊特此以「未来,线上见」命题,留下2020-2021表演艺术数位转型的书写。我们也邀请艺评家、制作人、策展人及创作者从线上创作、国际交流、线上艺术节、乃至线上教学等面向,分享他们的近身观察当表演艺术创作大量借助数位工具,是否因此激发出具前瞻性的线上创作?又是否激发出新型态的身体操演? 后疫情时代,当数据与参数成为人们演算与再造的基础。新媒体艺评人邱志勇透过他对智慧学习的了解,分析现阶段AI发展如何透过学习扩张人类身体的极限。资深艺文工作者洪凯西则分享她所知道的NFT跨界应用,邀请剧场圈的朋友一起来脑力激荡。当Zoom、Google Meet、Gather Town等线上视讯会议软体,乃至线上艺术节、线上展演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窜出,引进云剧场到台湾的吴维纬,则以自身经验,分享平台如何让创作者在线上视窗里继续造梦。 有了如手机、iPad等移动载具,线上随时随地都能成为现实世界的扩增,且看编舞家苏威嘉、策展人蔡宏贤及评论人王柏伟三位,从《看见你的自由步》聊到近期如《reCONNECT》、《14》、《神不在的小镇》等作品,谈数位工具形同催化剂般地消融虚实的界线,远端、即时、共同、在场等词汇也因此有了新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全世界封城最久的墨尔本、卯足全力进行线上国际交流的日本、及早先就发展出数位转型辅导机制的英国,封城期间都从中摸索出数位文化政策的发展方向,相信足以作为防疫模范生台湾的前车之鉴。 当我们不断叩问科技之于表演艺术的意义,也别忘了,线上策略终究只是表演舞台的扩展,我们
-
特别企画 Feature Photo Stories
虚实整合沉浸式演出大幅增加,5G发展锐不可挡
受2020年疫情影响,全球的远距及虚拟娱乐艺术需求增加,推估产值至2021年将增加至69亿美元,又以沉浸式vor游戏及展演占比最大。
-
特别企画 Feature Dialogue
开发新语法,扩增现场与现实
跨越场馆的藩篱,以科技的行动主义建构表演与视觉艺术的元宇宙。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在台湾尚在摸索「策展」观念的1980年代,小剧场界的前辈们曾在城市内外、边陲地带策划一系列具有问题意识的行动剧╱行为艺术,作为一种日常抵抗,抒发他们对社会、时代的见解。 倘若不将展示视为策展唯一方法,而是让策展意识也纳入评量标准,自80年代以降的演出如《拾月》、《机能丧失第三号》、《驱逐兰屿的恶灵》、乃至90年后的第一、二届破烂生活节、空中破裂节,这种带有运动精神、甚至有明确想回应想反抗对象的行动,是否也能被视为一种策展?而后来被视为80年代行动思想的延续和行动,如再拒剧团的「公寓联展」、牯岭街小剧场的各种实验,是否也能在另一种叙事逻辑中被纳入系谱? 11月号的封面故事「在地策展:关于几个思想行动与实践场景」邀请到剧场文字工作者周伶芝作为纸上策展人,重新爬梳自1980年起始、那些走出场馆,与在地碰撞,甚至非台北中心观点的几场行动、几个场景在〈驿站〉与〈移动缝隙〉,重新构筑起表演艺术领域里「策展」的论述与流变。 除了前述发生在城市裂隙中的各种行动之外,〈山海的篝火〉也速写东台湾的冉而山国际行为艺术节、Cepo'剧团与艺术中心、山东野表演坊、儿路艺术创作工寮,如何运用部落祭仪和因地制宜的表演,展现原住民文化内涵与对生活的反思。〈三角洲〉访谈曾策划「造音翻土」的郑慧华,后来如何以策展作为经营独立空间的方法,也听创立「流浪之歌音乐节」的钟适芳谈她如何借由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渗透,带出这些创作背后的文化议题。 不同于小剧场游击式的行动,现今策展更多发生在机构内,我们也特别邀请到三位曾在机构内策展的独立策展人:林芳宜(当代音乐)、林怡华(视觉艺术)与游崴(视觉艺术)聊聊他们各自生产场景中的精采实践,也借此一窥表演、视觉艺术生态环境的复杂样貌。 本期〈剧场ㄟ冷知识〉从5则音乐史上经典的「巧合」、「再利用」、「经典套路」等案例,一窥音乐创作中「抄袭」与「致敬」那条隐晦界线之奥妙。〈跨界对谈〉则邀请携手合作多年的剧场导演郭文泰与视觉设计苏汇宇,聊聊两人如何在创作上相互抛接,激荡出新作《被遗忘的》火花。 〈少年往事〉则带我们回看舞蹈界前辈平珩的习舞历程,让她如何在日后磨练出艺术行政工作该具备的应对进退。深度评论〈跨越剧场虚实的情绪勒索语录〉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终于不用再单打独斗」 「我们可以一起养活剧团」 每个世代的剧场人都有他们创作实验的路径,也有著对环境改变的期待与突破。有些人选择与专业相仿的同学组成团队,有些人选择如阳光剧团般的共居共作,有些人则是跨去别的领域,学习其他产业的优点 是的,剧场组成团队的方式正在质变,即使仍有不少以创办人╱主创者为核心的团队。这几年以相同专业协作的团队陆续降生,除了较为熟知、成员全数是导演的明日和合制作所、进港浪制作之外,本期封面故事〈幕后团队的进击:跨域攻势大揭密〉则将分享剧场内╱外其他5种组团模式,5种跨界策略,所交织出的创作模式。 其中,从剧场起家、同是幕后专业工作者组团的僻室House Peace,试图借由建构团队品牌进而推动个人发展;剧场设计学系同班同学组成的「山峸制作设计」,带著学弟妹一同接案扩大案源,逐步实践对健全生态的想望;当跨界成为剧场的日常,我们也想知道在剧场外,与同一表演艺术团体维持10年共创关系的「叁式」,如何用科技及创造力搅动剧场一池春水;以沉浸式演出吸引剧场外观众买单的「惊喜制造」,又是如何在演出里融入商业思维;而在流行影视产业打滚多年「大慕影艺」,又是怎么踏上这条与剧场人孵化作品的共创道路。 这些幕后工作者选择集体创作的同时,却也没忘了保有自我创造的自由,一起活下去是他们的要务,品牌思维替他们争取曝光机会,也开展了新的创作生产关系,更为剧场带来滚动式的创作能量。 随著产业与创作实践不断跨越与重整,制作人们于亚洲频繁的交流经验,也可能导致未来表艺制作生态的变化。特别企画〈制作人在亚洲〉邀请了4位独立制作人,分享他们参与其中经验及其激荡出的火花。专题也呈现近年积极搭建起亚洲桥梁的国家级场馆,如何思考与制作人相伴相存的伙伴关系,并以此探寻亚太制作人才发展的下一步。〈跨世代对谈〉则邀请两位身处相异生产状态的制作人张宝慧与黄雯,畅谈各自如何面对体制内外、时代变迁、创作状态等种种考验。 这期精采幕后故事还不只这些,〈剧场ㄟ冷知识〉揭秘芭蕾舞者的完美脚背,是透过哪些道具、方法锻炼出来;〈少年往事〉则掀开日本三度餽赠台湾疫苗的背后,竟是源自大提琴家暨医生三船文彰年幼对音乐的热爱,让他有了机会得以促成这段佳事。 <
-
艺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张宝慧X黄雯
制作人的那些事
对于表演,人们总爱将幕前╱幕后一切为二,但在创作与非创作之间,还有许多珍贵的模糊地带,比如制作人与制作。身为剧场制作人,不仅要参与作品发想、计划、预算、排练,还要对票房及未来发展做规划。最特别的是,他们有时独立接案,有时进到机构服务,有时更是两者同时发生。 除了本期特别企画「制作人在亚洲」讨论制作人的亚洲连结网络,让我们认识了制作人工作的多元样态。为了更深入了解他们工作的细节,我们也特邀人力飞行剧团行政总监张宝慧与独立制作人黄雯进行对谈,让两位以相异生产状态游走于表演艺术圈的跨世代制作人,畅谈体制的内外、时代的变迁、亚洲的连结,以及边做边学的一路走来。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2020年8月,两厅院「夏日爵士户外派对」举行的当晚,我与现场近万名的乐迷一同随著音符摇摆舞动,除了沉醉,也有满满的感动。 让人如痴如醉的,当然是来自演奏家、歌手撼动人心的音乐能量。受到疫情影响,音乐节首度没有远道而来的外国乐手╱乐团,全由台湾最顶尖的爵士乐手╱乐团轮番上阵,整晚的磅礡大雨怎么样也浇不熄乐迷们的热情,在我身边淋成落汤鸡的年轻男女,脸上仍洋溢笑容,举起双手拍打节奏,一旁不时传出尖叫声及如雷掌声,将气氛推上高点,怎能不让人感动。 这样热络的场面,不只发生在那晚,也重现在台中、高雄各地陆续降生的音乐节上。这短短的10多年间,爵士音乐节吸引了无数乐迷,甚至成为台湾最重要的户外音乐活动,让人不禁好奇,爵士乐在台湾是否种下了自己的印记? 因此,在7月号的封面故事「寻找台湾爵士乐」,我们首先借由了解爵士乐与世界各地文化融合变种的特性,追寻爵士乐进到台湾的途径。再从唱片产业的发展、世代交替的乐手、即兴演出的现场等面向,抽丝剥茧,探看百年来台湾爵士乐发展的足迹。 曾经在台湾,爵士乐团演出也经历过一票难求的盛况,如今,产业荣景或许不在,爵士乐却透过实体活动、网路社群的广泛交流,变得更为可近可亲。 「2010年到2020年,是台湾爵士乐的黄金10年」,知名LIVE HOUSE河岸留言创办人林正如在受访时这样说。他所指的,不仅仅只是台湾爵士唱片厂牌拼搏的成果,还有在此踏实稳扎的爵士音乐教育,及在这几年独立音乐场景中,不可或缺的年轻爵士乐手。当然,没有伯乐,千里马也是徒劳。专题的最后也邀请到了4位重度乐迷,分享最吸引他们的爵士风景。 「究竟,有没有所谓的台味爵士?」这是专题最终想问的。或许现在还难以定论,但我个人则特别喜欢爵士乐评人黎时潮给的答案,「 台湾音乐家演奏、发生在台湾的作品,就是台湾爵士乐。」 为了搭配爵士专题,这一期的〈少年往事〉也特别专访台湾知名爵士鼓王黄瑞丰,谈他如何从8岁父亲赠与的一把吉他,年少历经夜总会、秀场的洗礼,到后来成为录制超过10万首金曲的超级鼓王。〈剧场ㄟ冷知识〉则颠覆一般人的想像,邀请四位线上古典音乐演奏家分享,当他们在海外巡演时,除了绝不离身的乐器之外,还有哪些意想不到的随行道具呢? 本期截稿的同时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今年3月造访了刚开幕的两厅院表演艺术图书馆,特藏区有张《Beethoven Sym. 9》(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黑胶唱片,在未拆封封套的右上角,有个清楚被破坏的切痕,看了很难让人不在意。后来才知道,那是历史的痕迹。解严后,社会开始转向自由开放,西方影音商品「海盗版」开始涌入,海关在查扣时留下了记号,以防没收后再被人转卖,辗转被企业家曹永坤收藏,后来捐赠给了图书馆。 这并非馆内唯一宝藏,在本土唱片蓬勃时期,台湾唱片品牌上扬、鸣凤、女王、雷塔等也曾录制为数不少的黑胶唱片,不仅留下音乐大师们的青春年少,更成了台湾音乐史进程的重要纪录。 这才使人意识到,两厅院表演艺术图书馆扮演的角色,不单只是表演艺术交流平台,也是属于我们,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料库。 在5月号封面故事「近未来.表演艺术图书馆」里,便先带著大家近距离了解表图,从最初只是间内部使用资料库,经由企业家曹永坤捐赠黑胶唱片,乃至日后扩充购买馆藏,成长到现在多达19万件影音资料库的样貌。我们也邀请了最资深的馆员简比伦,替读者带路,从海量资料库中捞出不容错过的特殊馆藏。 全世界最顶尖保存表演艺术的图书馆╱博物馆╱典藏中心,即使拥有珍贵的史料,仍不敌数位化时代甚至疫情冲击带来的困境。〈这间「图书馆」最厉害的是⋯⋯〉则向世界取经,探访如日本、韩国、美国、挪威等地图书馆,了解他们如何运用馆藏来研究、推广、策展,进而活化馆藏。 最后,〈如果在2030,一间表艺图书馆〉则又将视角拉回表图,邀请到耿一伟、王柏伟、吴家恒、贫穷男、黄郁晴乃至本刊主编,从天使、搜寻、上传、影音典藏、突触、驻馆艺术家等关键字,提出对图书馆未来方向的建议,也顺道推荐他们的心头好书单及影音馆藏。 搭配封面故事,这一回的〈纸上策展〉从表图馆藏丰富的演出海报延伸,呈现云门舞集、NSO、莎妹、当代传奇、朱宗庆打击乐团、碧娜.鲍许、罗伯.威尔森、铃木忠志等相关的演出海报,从过往跨至今日的视觉语汇,一探「剧场视觉进化史」。 如同图书馆不断增添馆藏来累积知识,5月号杂志也增加了几个短篇单元丰富杂志内容,包括〈职人的图鉴〉看到戏曲界的发妆师:包头,如何根据不同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编辑室碎碎念
韩剧《我的大叔》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神剧。这部剧以最真实残忍的笔触,勾勒出一段21岁少女遇见中年大叔的非爱情故事,用最晦暗的灯光色调,映照出两人同在悲伤及伪装的坚强里活著。最不可思议的是,那些到了中年的怅然若失,那些赤裸裸的遍体鳞伤,竟能因著一次次对话互动,被人看见及理解了,最终获得疗愈,更温柔地接住彼此。就这样,这部剧也接住了当年正要从39岁迈入40岁的我。 原来,人到中年,能被理解是如此大的慰藉。 因此,本期的封面故事〈40难料:中间世代待修学分〉想谈的不是中年的人生幸福学,也不是解决中年危机的求生指南,而是透过直视35岁到40岁这一辈的表演艺术工作者挣扎与处境,一起找到安身立命的可能性。 于是,我们借由调查采访找出一般表演艺术工作者的中年生活样貌,也发现了多数人处于资源短缺、收入不够、只能借钱做案子的现实。另外也透过将迈入40岁的艺术家林人中与代表50世代的剧场人傅裕惠,梳理出当代剧场中,资源分配与生态环境之间紧密的依存关系。 当然,我们也想细致理解如谢盈萱、柯智豪、孙平、黄翊、李育升等,一共13位表演艺术工作者,面对40,他们认为自己还有哪些「待修学分」?或许是面对外界质疑眼光学会处之淡然,或者是在身体发出警讯后开始学著对案主说不,又或者是,期许自己该肩负起更多创作以外的责任 庆幸的是,现在的40岁早已不是过往的40岁,社会相形更为自由开放,找到出路并非不无可能,往其他产业斜杠也可以是一种选项。 本期小专题〈音乐职伤的迷思与转机〉非常巧合地也想推翻对职业伤害的迷思,厘清音乐职伤从何而来,再借由现代医学介入,找到解决方法带来转机,让职伤不再是音乐家们心里永远的痛。 同样谈音乐,往音乐家成长之路深掘的〈少年往事〉则回溯林生祥在家乡美浓的成长,如何结出他日后音乐创作路上美好的果实。〈纸上策展〉邀请摄影师刘振祥,透过他的快门捕捉那些演出外不朽的美丽刹那,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剧场风景。〈跨界对谈〉找来知名小提琴家林昭亮与医生何瑞燕对谈,了解他们如何借由琴声找到彼此,最后相伴一生。 中年人生大不易,希望更多朋友在读完本期封面故事后,也有种被温柔接住,或者自心中萌生一股「啊,原来我其实不孤单」之感。
-
编辑室碎碎念 Editorial
「究竟,我们需要一本什么样的表演艺术杂志?」
2020下半年,在我们紧锣密鼓地展开杂志改版工程之际,一位表演艺术界的朋友这样提问。 过去一年的疫情让全世界按下暂停键,让剧场经历过停摆又重启的过程,这位朋友因而试图翻找出18年前SARS疫情相关史料,想了解当年剧场界的因应,是否有任何能够教会我们的事?这才发现当时数位资料库的概念并不普及,《PAR表演艺术》杂志成了见证当时的重要依据之一。 这句提问,像是一记警钟,也是个提醒,让我扪心自问,在这个资讯横流、众声喧哗的年代,作为一本国家级场馆的刊物,《PAR表演艺术》杂志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杂志是否该增加对产业生态及文化政策讨论?是否需要带入更多以台湾、亚洲为中心的思考?甚至是积极地将台湾剧场经验记录下来? 于是,我开始咨询专业人士,团队也经过无数推翻与讨论,我们发现,当杂志试图扮演拉近读者与剧场距离的桥梁,其实也在探问剧场之于观众的重要性,因此,借由改版首刊号的封面故事〈Open for All:剧场与你之间的距离〉,我们希望能打开公众与剧场的对话,也拉大公众对杂志的想像。 「剧场的诞生,最初的定义是讨论公共事务,后来才出现戏剧。」戏剧最早源自于古希腊雅典城邦,将其标准放诸于台湾检视,观点落差在所难免。因此〈Open for All:剧场与你之间的距离〉专题,不从西方研究理论著手,而是借由盘点如火车站、大庙前、骑楼下等,这些在台湾你我熟悉的生活场所,凝聚大家对公共空间的想像与界定范畴。旋即,再将场景转换成剧场空间,盘点如国家两厅院、台中国家歌剧院、卫武营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牯岭街小剧场等场馆,检视你我与剧场之间的距离。我们也透过剧场导演许哲彬带路,了解欧陆是如何思考剧场的公共面貌,最后再邀请了剧作家李屏瑶、艺术家周依与苏品文、数位艺术创作者王连晟,让想像力奔驰,在纸上提出兼顾公共性的剧场提案。 2020的疫情,也让我们将自身目光望向台湾、看向自己,让人更好奇台湾剧场这几年的发展及累积。也因此,〈剧场ㄟ冷知识〉透过剧场灯光设计师庄知恒现身说法,带著我们了解灯光设计上工需要的小道具,也借此窥得台湾剧场长期自我训练的变通能力,最后研发出来的职人结晶。〈职人的门道〉则从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的制偶师们的技艺中发现,原来他们也得进行身体训练、关照生活,才能制作出栩栩如生的偶。
-
伦敦
「宠物店男孩」与当红舞星 跨界合作《最不可思议的事》
是什么原因,能让一出芭蕾舞剧的首演票房在一周内售罄?答案就是「宠物店男孩」!这个当红的电音乐团,为改编自安徒生童话的舞剧《不可思议的事》担纲编曲,加上演出的是皇家芭蕾舞团的知名舞星,阵容之坚强,也让这出舞剧成为难得的吸票机。
-
伦敦
Comic Relief 喜剧照亮伦敦城
Comic Relief是个自一九八五年由知名喜剧演员编剧家Richard Curtis和Alexander Mendis发起的慈善活动,目的是希望所有伦敦人做一些有趣的小事或小小的改变,然后能够有所贡献、帮助他人的生活,尤其是帮助英国以外或非洲国家为主的慈善活动。自那时起,每年三月英国顶尖的喜剧演员便齐聚一堂表演,由英国国家广播电视BBC转播。而今年除了喜剧表演,还有其他许多活动不断电地接力,就连时尚设计师Vivienne Westwood也加入设计T恤义卖的行列,使其成为全伦敦入夏前最活跃的活动。
-
伦敦
绮拉.奈特莉、伊莉莎白.摩斯 《双姝怨》飙演技
美国剧作家莉莉安.海尔曼的《双姝怨》,在暌违多年后,再度搬上伦敦舞台。这次邀来知名演员两大知名女星绮拉.奈特莉及伊莉莎白.摩斯演出,双姝上台竞飙演技,在媒体评论中,饰演压抑角色的伊莉莎白.摩斯以细腻的表演赢得大多数的喝采。
-
伦敦
《杰克森的道路》 挑战廿六天、廿六个场地演出
喜剧演员亚当斯达尔在一月份推出自编自演的作品《杰克森的道路》,首度在伦敦挑战,连续密集地在廿六天内,选择在廿六个大小不一、观众规模不同的戏院演出。亚当斯达尔在剧里化名为杰克森,以模拟宗教信仰且带有励志启发性的演说,阐述著如何依循Jactions公式/方式,达到所谓Jacksons way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