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 月,《PAR 表演艺术》杂志(以下简称《PAR》)创刊将满30 年了。
几个月前,决定了9 月号制作30 周年纪念专刊,便与编辑团队开始翻读架上所有期数杂志。几次会议,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想从中精选出《PAR》重要时刻的记录及具影响力的报导,借此观照出时代的更替与社会的脉动。
一次讨论中,主编慧慧意外地翻找到浏览器软体的「Netscape」设计专页,编辑室一片哗然,接续著发现2004 年、2005 年两期杂志都曾以通讯软体「MSN」作为跨海采访通讯工具,音乐编辑秋玫当时还以「用飞快的打字速度代替言语」、「虽然看不到对方表情,但突然觉得在电脑前,大伙儿都显得自在」开场文如实地再现这场访问。
相信这对熟稔Zoom、Google Meet 视讯会议软体的年轻世代而言,一定相当陌生,但却是曾经历千禧年,同一世代人的回忆。
强烈感受到了世代变化,本期封面故事「书写的力量」遂以「30 年」为题,爬梳这些年来文化生态、评论环境、创作趋势、社会动态乃至剧场影像流变,剧评人吴岳霖更在此对台湾评论生态抛出「十年有成,还是十年现形?」提问。处在「影像力量胜过千言万语」的当下,「影像的力量」单元则访问4组不同世代的摄影师与合作对象,回看从「纪实╱写实」到「再创造」,影像如何发出力量与声量,亦重塑新的剧场美学。
对我而言,在台湾第一次民选直辖市与省长时,杂志邀访三党省市长候选人谈政策、文化补助、表演艺术生态,并发表文化政见,是现在时空难以想像与实践的。更令人吃惊的,是从本刊最资深主编珮瑶口中听闻「在两厅院成为行政法人之前,杂志社同仁曾挂名在印刷厂下」这段往事。因此,我们邀请了编辑前辈们开了一场同学会,一同回顾他们如何从经历过的历史洪流,撷取自身观察到的吉光片羽诉诸文字,为未来的剧场留下点滴记录。
今年,也是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创立满35 周年。「档案的力量」邀请策展人领路,分享他们如何透过档案梳理台湾表演艺术的流变。本期〈剧场ㄟ冷知识〉特别访问到曾任职及现役的两厅院员工,对比开馆之初,剧场礼仪与规范,乃至与观众关系的种种改变 。
编辑工作需要前置作业,本期〈职人的图鉴〉介绍工作上也需要事先缜密安排的「读谱员」,了解他们如何在音乐会录影扮演引领全场的角色,确认音乐与影像同时落在同一脉动上。〈跨界对谈〉则邀请爵士乐手谢明谚及诗人廖伟棠,谈诗与爵士乐如何一来一往的唱和。
在加入《PAR》杂志团队改版之前,我曾是它的读者,也曾为海外专栏作者,从未料到有一天,我会成为参与改版任务的其中一员。虽然在杂志创刊将满30 年,担任客座总编辑一职悄悄地来到尾声,但我深信,未来肯定会与大家在剧场某处相见。
客座总编辑 江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