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与当代冶炼:刘柏村创作展」,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馆,第一特展厅,2022 年。(张哲彦 摄)
ARTalks

考古备忘的情境美学

「考古与当代冶炼:刘柏村创作展」

编按:本展从十三行的远古记忆出发,以艺术家刘柏村的钢铁冶铸创作为内容,从美学视角重新凝视「冶炼」。另一方面,从构建概念与论述的过程来看,「考古学」与「艺术创作」都是透过观察与搜集线索,对资料理解后进行转化,尽管前者需要严谨科学性验证,而后者是创作者内在自由连结,但建构方式都存在著物质与思想的连结。也因此这场考古与当代艺术的对话,不仅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对话。

编按:本展从十三行的远古记忆出发,以艺术家刘柏村的钢铁冶铸创作为内容,从美学视角重新凝视「冶炼」。另一方面,从构建概念与论述的过程来看,「考古学」与「艺术创作」都是透过观察与搜集线索,对资料理解后进行转化,尽管前者需要严谨科学性验证,而后者是创作者内在自由连结,但建构方式都存在著物质与思想的连结。也因此这场考古与当代艺术的对话,不仅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对话。

考古与当代冶炼特展

2022/07/15~2023/02/12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馆第一特展厅

刘柏村在十三行博物馆的个展「考古与当代冶炼」,汇集了他纯熟丰硕的近期钢铁雕塑创作,并回应场所的地理特性和历史意义。此展览不仅召唤史前铁器时代的想像,更将自身的艺术作品和当代社会,隐喻为未来的考古材料。整体展览仿佛将人类文明和自然环境皆视为考古调查的线索和备忘录,同时也打造出穿梭古今具科幻兴味的美学场域。借由考古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刘柏村重新赋予其钢铁雕塑时间纵深和诠释角度,开启当代和远古之间的辩证,亦突显艺术展览和考古博物馆之间的差异。

进入100多坪的展间,即刻便迎来迥异于十三行博物馆的情境氛围。一片幽暗中泛著冷冽的银蓝光,偶现霓虹灯管闪烁的文字招牌,铭写著社会、军事、战争、科学、建筑、媒体、经济、文化、工业、历史等字词。观者的目光游移在明朗和模糊之间,来回校准及注视著层叠起伏的作品聚落,又在偌大的镜像中遇到自己和他人的身影。访客行走在细绳围绕的路径上,时而登上观展台,眺望高耸的谜样山水、丛林异境,时而瞥见足下明灭不定的霓虹灯字样。片刻后,访客走下观展台,踱步观看3处旋转发亮的陨石群,抬头看著悬挂飘浮在天花板的星体,低身俯视散落地上的人体化石和生态遗留,这些物体痕迹乃由废铁地金所提炼和凝结的浮雕片段。在光影交织下的钢铁世界中,最引人注目的仍是炼铁铸造的人体,如众志成城的无名英雄一般,构筑人造的自然和集体的记忆。

相对而言,十三行博物馆的常设展侧重公众教育,透过简明的文字解说和拟真的视觉再现,指引观众认识台湾史前人类在距今2400年开始使用金属材质的过往。十三行遗址是台湾首度发现铁炉和铁渣的地方,距今1800年前的十三行人以八里海滩的铁沙为原料,开始从自然的矿物提炼和烧融金属,发展高温制铁技术,打造刀、锄、铲等工具,成为渔猎农耕生活里的必要环节。

刘柏村的作品并非单纯的考古学和历史图解,而是操作钢铁冶炼的形式,回归雕塑的物质性和能动性,以创作实践一种反身性(reflexive)的雕塑考古学。此展览采用机械动力和电子控制,使静滞的雕塑品产生了动能,调度人工光源和霓虹灯色彩提升钢铁的光泽,并实验作品在尺寸、高低、水平、垂直、重力的多样拼组变化。

广告图片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由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举办的台新艺术奖,邀请9位不同领域的提名观察人,搜集、发掘,深入研究各种面向的当代艺术展演,并于网站发表评论,本刊精选单篇刊登。如欲读更多评论,请至ARTalks专网talks.taishinar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