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思玮(蔡诗凡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艺术(家),与它们的产地(二) 座标:彰化

很难,但我不是一个人

吴思玮与一切都有可能的「声舞团」现地制作

2018年初冬的某天早晨,彰化的阳光仍如炙暑,吴思玮为了声舞团创团作《XQ– kreuz und quer》与受员林演艺厅之邀创作《我知道我是谁》已待在台湾4个月,这是她17岁离家,远赴德国求学、工作以来,待在故乡最久的一回。

那天,她躺在每年固定只有暑假才会使用到的老家床铺上,睁开双眼,一个念头轻如飞燕,在心上落了脚:「住在台湾没那么可怕嘛。这样的生活没有不行。」她起身,下楼,见著母亲正在忙活,还来不及思考,话已吐出口:「我好像可以搬回来了。」

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可以没有舞团?!

吴思玮所谓的「这样的生活」,是离开欧洲剧院专职舞者的稳定工作,在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街市里,结识一群如自己离家又返乡的战友,一起尝试为自己所喜爱的家乡做些什么的生活。

在返国之前,吴思玮是德国不来梅剧院(Theater Bremen)舞团的专职舞者,更之前,她是自由舞者。自青少年时期独自远赴德国就读福克旺艺术大学舞蹈系以来,移动是这位舞蹈工作者更熟悉的生命节奏,旅德期间,她和伍国柱、吴俊宪、 Susanne Linke、 Johannes Wieland 、Eddie Martinez等舞蹈家合作,参与不同的专案带著她到不同的城市,遇见各领域的创作者。

「他们在乎的事情、疯狂的点、脑袋运作的方式都跟我完全不一样,」她笑著加重语气,「我开始认识表演艺术不是我原本想的那样,也发现自己的身体里有我未曾知晓的状态,让我在表演上愿意去探索更多可能性。」

成为专职舞者后,宛如共和国的舞团逼使她更直面自己,「人们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状态、不同国籍、不同年纪。我必须在这里找到自己,这个寻找非常困难,我花了很多时间。」但漂泊的生活也看似稳定了下来,待在舞团的2年间,她住在不来梅剧院附近,早晚上下班,跟著舞团每年固定演出3件新作,重演3、4件作品的节奏,生活在某种循环中,让从小就chill惯的她逐渐紧绷,感觉一堵高墙正在成形,围住了生命与生活。

2016年的夏天,她按惯例回家放暑假,某日闲散地坐在武德殿石阶上,前广场婆婆妈妈们正在跳舞,她心想:「我这么喜欢彰化,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可以没有舞团?!」她皱眉,这问题的解法单纯到不需第二个选项,「好吧,那我来做。」33岁的青年跳坑的心思纯粹得没有杂质,她以爷爷的「声」之名,在彰化登记成立「声舞团」,期许自己能以舞蹈作为语言,开始了两国奔走的侯鸟生活,直到两年后的那个孟冬早晨,才正式落地回家。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