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诗凡
-
特别企画 Feature 座标:台中
剧场与生活的忘年之遇
由丰原车站,车行入台三线丰势路,矮房夹著公路,聚焦著视线前方的山。公路略有起伏,隐藏著24年前九二一大地震改变地貌的线索,除此之外,居民已经在时间的河道里完成家乡重建,而许多相遇,也是在当时展开李秀珣,即在灾后来到石冈协助重建,并从2000年起留居至今。 经由九二一重建牵起的缘分 对于李秀珣而言,与石冈的缘分是如此自然。1999年跨年夜,她因故离开江之翠剧场,却因缘际会参与了差事剧团在石冈的重建计划。带著前一份剧场经验的挫败,李秀珣来此重新开始,却意外感到舒服自在石冈让她想到过往跟著江之翠剧场前往福建学艺的日子:当时南音艺师张在我正好退休回乡,每次过去,李秀珣都在福建待上至少3个月,农村的生活感与求艺回忆相互交织。 重建进驻期间,差事剧团在土牛村租房子,那时的石冈虽美,空气中却有一股死寂。不过开始跟妈妈们工作、认识妈妈后,益发滋长她留下的想法。《戏台顶的妈妈》演出后,参与的妈妈们想要成立剧团,更成为李秀珣的完美借口。而这一留,就是23年。 起初,李秀珣跟著来自各地参与重建的青年们共租了1栋透天危楼。1年后,因重建而来到石冈的人逐渐离开,只剩下李秀珣跟1条狗。透过石冈妈妈们的协助,继续在梅子社区租房8年,直到房东收回。又逢妈妈们合伙经营的餐厅「来园」决定停业,李秀珣整理来园后搬入,一住又是12个年头。再度遭遇房东改建房屋自用收回租屋,这次她决定在石冈买地,因缘际会,透过另一位石冈妈妈买到现在的地。 石冈这块土地,似乎也希望她留下:「很多东西都衔接地刚好,刚好发生,后来就会觉得其实不用去想这么多,老天爷要怎样就怎样,顺著走。」
-
特别企画 Feature 座标:彰化
很难,但我不是一个人
2018年初冬的某天早晨,彰化的阳光仍如炙暑,吴思玮为了声舞团创团作《XQ kreuz und quer》与受员林演艺厅之邀创作《我知道我是谁》已待在台湾4个月,这是她17岁离家,远赴德国求学、工作以来,待在故乡最久的一回。 那天,她躺在每年固定只有暑假才会使用到的老家床铺上,睁开双眼,一个念头轻如飞燕,在心上落了脚:「住在台湾没那么可怕嘛。这样的生活没有不行。」她起身,下楼,见著母亲正在忙活,还来不及思考,话已吐出口:「我好像可以搬回来了。」 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可以没有舞团?! 吴思玮所谓的「这样的生活」,是离开欧洲剧院专职舞者的稳定工作,在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街市里,结识一群如自己离家又返乡的战友,一起尝试为自己所喜爱的家乡做些什么的生活。 在返国之前,吴思玮是德国不来梅剧院(Theater Bremen)舞团的专职舞者,更之前,她是自由舞者。自青少年时期独自远赴德国就读福克旺艺术大学舞蹈系以来,移动是这位舞蹈工作者更熟悉的生命节奏,旅德期间,她和伍国柱、吴俊宪、 Susanne Linke、 Johannes Wieland 、Eddie Martinez等舞蹈家合作,参与不同的专案带著她到不同的城市,遇见各领域的创作者。 「他们在乎的事情、疯狂的点、脑袋运作的方式都跟我完全不一样,」她笑著加重语气,「我开始认识表演艺术不是我原本想的那样,也发现自己的身体里有我未曾知晓的状态,让我在表演上愿意去探索更多可能性。」 成为专职舞者后,宛如共和国的舞团逼使她更直面自己,「人们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状态、不同国籍、不同年纪。我必须在这里找到自己,这个寻找非常困难,我花了很多时间。」但漂泊的生活也看似稳定了下来,待在舞团的2年间,她住在不来梅剧院附近,早晚上下班,跟著舞团每年固定演出3件新作,重演3、4件作品的节奏,生活在某种循环中,让从小就chill惯的她逐渐紧绷,感觉一堵高墙正在成形,围住了生命与生活。 2016年的夏天,她按惯例回家放暑假,某日闲散地坐在武德殿石阶上,前广场婆婆妈妈们正在跳舞,她心想:「我这么喜欢彰化,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可以没有舞团?!」她皱眉,这问题的解法单纯到不需第二个选项,「好吧,那我来
-
特别企画 Feature
在艺术的产地,8位在地居民街访(上)
艺术青年返乡/移居,在地方创造出何种艺术风景?让我们听听在地居民怎么说。
-
特别企画 Feature
镜头下的2022
当我们回顾这一年,除了以文字梳理种种现象与观察,也能透过长年透过相机镜头、为流转时光定格的摄影师,探看那些吉光片羽。这回,我们邀请了李佳晔、李欣哲、唐健哲、徐钦敏、刘振祥与蔡诗凡这6位常为表演艺术留下记录与创作的摄影师,选出自己今年作品中可代表这一年的写真,并告诉我们,为何那些是令其难忘的一刻
-
特别企画 Feature 69岁,实业家与演员
陈何家:欣欣向荣、一气贯通的艺术人生
跟著欣欣天然气的陈何家董事长走上公司8楼的排练场,今年已达古稀之年的「陈董」一边爬著楼梯,一边不忘交代身边秘书关于排练场的整理与时程安排,接著「欣欣向荣」4个金色大字出现在眼前。 音乐剧《四月望雨》15年前在这个排练场诞生,今年也刚结束一轮演出,排练场旋即回归公司的会议使用,地上还是可见排练残留的胶带痕迹,尽管大部分已经残脱需要重新布局,但哪里是道具桌椅,哪里是布景楼梯,陈董随手一指,舞台就在他眼前出现。 「有人说我这里是台湾音乐剧的孕育地,那是戏称,我们前面还是有太多前人。」陈董声线谦逊,与舞台上大声放歌的角色相比,音量有著明显差异但字字清晰,而排过的戏从神情中一幕幕闪现,故事到了嘴边总是不免分享。摄影师捕捉著各种神情,陈董也自在大笑「没关系,你就是我的导演,你来给我指令。」 唱歌当运动,表演功课都藏在生活中 要聊音乐剧得要从合唱团开始,一开始踏入合唱是家族的机缘,父亲陈根涂的突然离世,家人决定用音乐会来缅怀。「因为陈家人都喜欢唱歌,我们一家16个人就能自组一团。」没想到唱著唱著就在公司立了欣欣合唱团,下班后在公司的顶楼练唱,从民国89年一路到今年,还初次跟著台北室内合唱团登上了国家音乐厅。 「我们团员都是员工,退休员工或眷属,平时我们自己聊天都说唱歌是不错的运动,对身心健康很有帮助,到今年第一次站上音乐厅的舞台,大家也都很兴奋。」一提到舞台与表演,陈董便会从椅子上竖起腰身,讲得起劲。 「当年要整这个排练场,公司里头的人一头雾水,问说为什么地板铺这个黑黑的,很不好看,他们不是剧场人当然不知道黑胶地板的用处。直到后来他们来看了演出,都改口说这排练场很好耶!」接著《隔壁亲家》、《渭水春风》、《少年台湾》、《何日君再来》等戏都在这个特殊的排练场一点点筑构完成,表演也成了陈董事长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插曲。 关于自己参演音乐剧的契机,陈董显然已经讲过这个故事多次,却仍活灵活现地重新演绎起当时的情节,导演与总监看中了董事长仪态的浑然天成,故事里需要的角色不只是会日文、更是个要有日式风范的长者,当了一辈子董事长的陈董只在排练场叼著雪茄、走了两步路,就被团队拍板定案。 「看来是走路的样子就决定了一切,导演说上哪找都不会
-
特别企画 Feature 75岁,爵士鼓手
杨宝秀:不老摇滚魂,用鼓棒直球对决生命挑战
近日WAKAMOTO若元锭的一帧广告中出现了以往少见的摇滚女子身影,坐在鼓组里的是75岁的杨宝秀,双手握著鼓棒,黑上衣搭配墨绿色麂皮背心与金属项链,灿烂的笑容让她看来只有50来岁,实际见到本人后,虽然少了梳化及灯光加持,头发也斑白了些,但一开口说起话来,既听不出被病痛蹂躏过的苦涩,也没有社畜人生的力不从心,尤其她言谈间的爽朗笑声,总让人抓不准眼前这人的年纪。 杨宝秀在50多岁时发现自己罹患乳癌,在友人建议下到了和信治癌中心医院复诊后,又发现肿瘤已扩散至腋下淋巴,遭受了双重打击的她,只坦然觉得自己「中奖了」。 上世纪90年代标靶药物还未面世,与恶性肿瘤的战斗是惨烈的直球对决,伤敌一万也得自损八千,手术、电烧、化学治疗等手段花掉了杨宝秀将近一年的时间,也把她从原本为了生计奔波的日常中抽离出来,就在两两化疗之间的复原期,有个念头悄悄冒了出来:不然我去学打爵士鼓好了。 走过病痛,重拾年轻摇滚梦 鼓手的帅气身影早在少女时期的杨宝秀心里萌出芽来,她在1950、60年代的繁华台北长大,在那个美军协防台湾的年代,常有许多传奇乐团来台演出,与西洋流行音乐之间也只隔著一台收音机,在杨宝秀的想像中,如同职场中总是由大Boss坐镇在办公室最后方,乐团中最厉害的角色不是站在舞台前沿、众所瞩目的歌星,而是坐镇在舞台最后方的鼓手。 即便是2022年的今日,打鼓依然被普遍认定为年轻人做的事,20多年前的杨宝秀虽然知道自己想学爵士鼓,但不知道上哪儿找老师,只好一个人骑著摩托车到各音乐教室询问,甚至拜访了当时起步没几年的朱宗庆打击乐教学系统,未果,或者应该说没人知道像她这样的「熟龄」学生该怎么教,就在失望之际,朱打教室柜台向她介绍了一位击乐科班出身的年轻老师双子二重奏的哥哥简任廷。 杨宝秀从基本功学起,陆陆续续跟简任廷上了几个月的课,只不过化疗一结束,她得回到职场,继续原本的生活,打鼓这件事就这么被放在一边,直到10多年后的一个舞台梦,让她燃起重拾鼓棒的念头。 靠耳朵背谱,登上小巨蛋演出 2017年杨宝秀认识了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为了能够登上小巨蛋舞台演出,她绞尽脑汁想著要靠
-
特别企画 Feature 76岁,实业家与演员
陶传正:人的一生,可否做好不只一件事?
人称陶爸的陶传正走进排练场,目光炯炯,讲起话来中气十足,随时抛来笑料,让人都要忘记他其实已七十好几。 摄影的时候,他眼见一张沙发,便向摄影师说:「我摆个平时在家的姿势给你看。」自在横躺,聊什么都像是在家,没包袱。他说因为自己是企业家出身,经常有人要他演董事长,但在舞台上,他从没一天把自己当董事长看,「特别是现在这个年纪,还要演什么董事长?烦都烦死了。若是有人要我去演个疯子啊、流氓啦,我可能还比较自在。」 等了半年的那通电话 陶传正演出至今,累积作品无数,然而细细想来,最让他过瘾的仍是最初一头栽进剧场的那段时光、与表演工作坊(以下称「表坊」)作戏。 他年近半百踏入剧场,缘自当年妻子待的妇女团体筹备演出经典剧目《圆环物语》,当时他饰演其中一幕操著山东口音的老汉,「想说那个角色懂音乐、又满嘴脏话,跟我很像啊。」语毕,哈哈大笑。没想到那出戏被赖声川给相中,问他:「有没有兴趣跟表坊一起演戏啊?」就是这句话,让他辗转难眠,思索那是客套话吗?还是真有此意?在乎得不得了,像是少女扯花瓣的愁容,数著他爱我、他不爱我、他「赖声川说会主动跟我联络,等了一周没电话,第二周也没有,我想说算了,那果真是客套。结果大概隔了半年,那通电话打来了。」 等了半年的电话是《厨房闹剧》的邀演,从此开启表演生命。「第一次正式上台的时候,赖声川可能担心我会怯场,演出前还跟我介绍,说那里是舞台啊、这里是观众席看出去的样子啊。演完后,他指著我说:『还装哪?我看你一点都不怕』。」拐著弯夸他台风稳健。回想这事,他又格格笑著,说自己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后来跟著表坊,一年两场戏,一出戏演30几场⋯⋯愈来愈少进公司,演到我老婆要翻脸,好可怕。」 那就是了站上国家戏剧院的舞台也不怕的陶传正,只怕太太不悦。但嘴上喊怕,脸上写的却全是感激,直说当初是因为太太开始进公司管理,自己才能放手表演。 表演精采了人生下半场 后来,最广受讨论的「都市传说」,是1995年在国家戏剧院演出《一夫二主》。「那出戏后来引起很多讨论,各种说法都有,但没人知道到底发
-
特别企画 Feature 88岁,踩高跷表演者
邱树嘉:自娱娱人,玩转耄耋不受限
「我踩高跷从60岁退休一直到现在,将近30年了。」 有时是去安养院关怀老人家的关老爷、有时是过年发红包给贫困者的财神爷、大多时候是扮小丑彩衣娱众的高跷爷爷,从踩街活跃到小巨蛋,获邀至电视综艺节目、甚至国外演出,近年累积百场高跷演出,人称「不老顽童」的邱树嘉,平常都使用脸书Messenger接洽邀约。 采访这天,跟邱树嘉约在汐止火车站。一出车站票口,就看到他一身亮眼的马拉松跑衣,盈盈笑著,手上高举一张写有欢迎字样的A4白纸。原本联系不上的担忧,转变成享有接机待遇的惊喜。他快步领著我们走向采访地点,难以想像这是88岁爷爷的脚程,但我已经可以理解为何深夜12点多,他还能挂在脸书上回覆讯息。 征战各地路跑,花甲之年自学高跷 会固定在住家社区慢跑1小时的邱树嘉,年轻时曾在空军服役,每日跑3千、5千公尺的基本训练,养成他终生爱跑的习惯。退休前还在电子公司任职的他,下班时经过学校看见慢跑的人群,遂点燃了跑步的动力,开始天天至操场报到,结交不少跑友,后来更加入高雄的爱跑俱乐部,办过多次聚跑活动与健走,跑出兴趣后,更跑出不少佳绩,从5K到全程,常拿到分组前3名的好成绩。 问到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慢跑,邱树嘉从包包里拿出一个奖杯,是67岁那年至波兰参加国家公园路跑比赛的战绩,他将10K跑了73分12秒的纪录写在奖杯下面,彼时2月份冰天雪地的路面有多湿滑,都还历历在目。「家里还好多跑步奖杯啊,很多都前三名!」讲到跑步整个话匣子大开的邱树嘉,满满成就感之外,更跑出让他在高跷上一站就是1、2个小时的好脚力。 投入慢跑之余,60岁退休后的邱树嘉偶然在报上看到屏东国中有高跷队游行,他便去电联络,跟对方交换了一副高跷回来,开始在住家附近的学校运动场自主训练。上高跷除了绑腿有劳太太协助之外,踩高跷的技巧全都自学。而后夫妇随儿女就业迁居至台北,邱树嘉注意到汐止梦想文教基金会有踩街游行活动,他十足行动派,随即拿著广告单按地址找到协会,发现协会有练习场地跟多副高跷,燃起他继续学习高跷的热情,从此亦成为梦想协会每年踩街游行的固定班底。 邱树嘉曾传来一张他上报纸的照片,附注说道:「这张搞笑照片是19年前,69岁参加台北国际马拉松留下的。」问他为什么穿著小丑装跑步?
-
特别企画 Feature 62岁,舞蹈家
古名伸:有地方就可以做梦,拥抱斜杠的无限可能
才从台北艺术大学舞蹈学院退休、领了国家文艺奖,舞蹈家古名伸一点也没闲著。去年才和戏剧导演李小平联手演出了《星图》,北中南跳了一轮,今年4月才结束最后一场公演;一回头,她年初又顶下经营7年、位于大稻埕尾端的老屋咖啡「走马啡」,找了一群舞者进来兼职,煮咖啡、做甜点,也筹办活动;二楼装修成排练室,窗户正对著大马路,平日午后仍是一室静谧,她取名为「跳舞兰」。 这位爱喝咖啡的舞蹈教母,用一间咖啡店加一个舞蹈空间,将此生两个挚爱结合,问起在跳舞兰都做些什么,她捞起抹布就开始擦玻璃,「这就是我在这里最常做的事。」 转念,享受斜杠带来的新鲜与未知 投入一辈子的舞蹈教育,古名伸总是看著迷惘的年轻舞者来来去去。过去她的责任是将这些年轻人训练到位,优秀地送出校门面对世界的舞台;然而退休后的她,站到学校的另一端,这才真正看见舞蹈生态的困境。 她细数,台湾每年有200位舞蹈毕业生,10年就有2,000个,小小的岛拥有这么多的专职舞者,该说是台湾舞蹈教育太成功吗?她苦笑说,「这些舞者,没有市场。」没有一个平台能真正养活他们,舞者也不会放弃跳舞,那这2,000个舞者该如何消化?成为她近年反复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她眼睁睁地看著年轻舞者一个个斜杠了无数的工作,有人取得堆高机的执照、有人拍广告,「说到底,房租要付、舞还是要跳;你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活到这个年岁,她总算是「认得」了这个事实。 过去的她总是将舞者推向舞台,如今她认清,舞者可以四处打工、游牧跳舞,也可以去开堆高机、演戏当明星,「舞蹈可以是生活中的空气和水,不一定要成为职业。」这么一转念,斜杠不苦了,反倒充满新鲜、未知与无限的可能性。而她仿佛收到老天的召唤,顶下走马啡、开了跳舞兰,试著用自己的力量,成为这些年轻舞者的斜杠中继站。 有地方就可以做梦 「无论到哪个年纪,开创都是必要的。」 打从接触即兴开始,古名伸就深为「未知」著迷。当舞者都在控制重心,接触即兴却逼著她放掉、将重心放在别人身上,「你甚至不需要双脚著地,却能知道座标在哪,太新鲜了!我好想知道身体可以变怎样、还有什么事会发生!」即便过了数十载,说起
-
特别企画 Feature 65岁,小提琴演奏家
苏显达:只要站在台上,就一首首好好地拉
爱好音乐的朋友,很难不注意苏显达的名字频繁地出现在节目讯息中。明明才办完独奏会,又有协奏曲演出;一会儿出现在小巨蛋舞台上,忽然又飞往金门坑道音乐节。录制的专辑《拾光。电影故事》入围今年第33届传艺金曲奖最佳演奏、最佳跨界奖(编按:截稿前尚未颁奖,因此未能得知是否获奖)。满满的行程不说,还有北艺大音乐学院院长的行政职、每周主持的广播节目,为渐冻人协会与安宁病房的公益演出,10余年来从不停歇。说他真是位名符其实的铁人,只见他一派轻松地笑道:「我这个年纪了,还在做30、40年前做的事情。」 滚动累积能量,保持最佳状态 不断地累积能量,是苏显达给自己的功课。他排曲目有个习惯,在整场曲目中,总是保留三分之一新曲子的空间,强迫自己在旧有的曲目中加上新的元素。到下一次演出时,新的已经变旧,又可以再往上增添。如此滚动累加,是他至今仍屹立不摇的秘诀。就像他从法国留学归国后,决定每5年办一次大型的巡回演奏会。 他设定目标是:一定要有法国曲目、要有国人作品、要有新有旧,并且就观众的角度与自我的理想相结合。至今,巡回演奏会已执行了8次。 为什么要自讨苦吃?他却甘之若饴:「我很感恩,老天爷给我这么多机会磨练,我就更要珍惜、表现应有的水准。」他说:「我常和学生分享,全世界少了你一个人来拉小提琴,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人的存在价值要自己去定位、要连自己都看得起自己。」 只不过,那马不停蹄的行事历,不论是谁看到都会感到莫大压力。他不否认,却也不以为意,因为他会将所有的事情安排得妥贴,一面演出当下,一面也在准备即将到来的曲目;提前跟学生上完课,就挪出空档陪家人。当事情照计划执行,即使忙,也不乱。 「我是一位演奏者,不能用忙乱来当作拉不好琴的借口。」那是他身体力行的价值观。面对观众,他一方面激励自己,一方面也告诉学生:「当你坐在台下的时候,你就是我的裁判!」 但若真的做不来,可以选择不要吗?苏显达斩钉截铁地说:「可以 !你要有拒绝的勇气!」他举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华洛帝为例,晚年在纽约曾唱到倒嗓,观众照样不客气地往台上嘘。即使唱了千万次的好歌,只要有一次出错,就永远难以抹煞。只有在乎自己的艺术是否能游刃有余地呈现,才能维持该有的品质。 储
-
特别企画 Feature 69岁,戏曲艺术家
吴兴国:把「准备」好的交付给戏迷,与他的学生
「我是吴疯子。」此刻的吴兴国没有丁点饰演仇笑痴(《赌神2》)的狂妄,也无敖叔征(《欲望城国》)翻下高台的豪气,轻松自若又坚定无比,他用自己老师周正荣的暱称「周疯子」来比拟自己,彷若多年之后、也不再年轻,发现自己与老师是同个样子,为了传统戏曲疯魔。 从创立当代传奇剧场的30岁初头,经历创团作《欲望城国》10年、20年、30年的重演,年纪也将近70岁,始终编剧、导演、表演乃至于编腔等方面都亲力亲为,近期还正式收徒。吴兴国,仍旧在舞台上。「65岁从台艺大退休后,我本来不要再做什么事情;但因为看到这些年轻人想要做戏的决心,我跟秀伟决定成立青年团『兴传奇』。」因为不可能一创团就丢给他们,吴兴国手把手带著。同时,把经典剧作封箱演出,还持续打造新作品,甚至尝试过去未试过的科技跨域合作。 吴兴国,停不下来。 封箱:明白体力极限,给戏迷心理准备 「根本就忘记自己是几岁,没想著自己是要退休。」其实,吴兴国没想过走下舞台,也为了继续演出而做足准备,他说:「只要看到年纪愈大,还能维持上台,这后面都是本身一直不断地准备。自己都要一直准备,因为知道自己还要上台。」也会提早安排自己的排戏行程。吴兴国说:「没有演过的新戏,比较琢磨在文字上、思想上;若是演过的制作,当我知道已经在倒数计时,最起码在离演出3、4个月,乃至于半年之前,我就会自己先排,慢慢朝里面一直加重、一直加重。」 他欣喜的是,过去累积而来的传统戏曲底蕴给予养分,能持续挖掘可能性。笑说自己没办法像魏海敏一样喝白开水、早睡,他只能好好照顾身心健康,也不压抑生活,不断练功并注意安全(特别是骨头),想办法维持体力,掌握精气神,「传统戏曲非常讲究『气』。」他挺身说著,声若洪钟。 2020年,吴兴国决定启动封箱计划,第一部作品便是当年引领他重返剧场的《李尔在此》(2001)。不只是《李尔在此》本身的代表性与经典性,其实还有他坦然面对了自己的年纪,不大可能继续演这样一出一人分饰10角、穿梭不同行当的独角戏。 但他更想把这样的「准备」交付给一直支持他的戏迷,「我会把觉得还不错的戏再演,演给我的好观众、粉丝看。我感谢他们,我觉得他们也会原谅我说,没有20年前那个体力,但声音还在那边,还可以演,也演得有那
-
特别企画 Feature
蔡诗凡 X 王宁
「你们会如何定义彼此的合作关系?」 「彼此是彼此的成分吧!」 「好肉麻!!」 (两人同时大笑) 看起来很有默契的蔡诗凡与王宁,其实一直是到王宁于2020年发表的《十五分钟运动提案》,才开始第一次的正式合作,在那之前,两人仅因工作关系偶遇了两次:一次是在2017年由编舞家余彦芳领军、王宁担任排练助理的《时间沉默地改变了什么默默计划2017》,临时被找去帮忙拍照的蔡诗凡,在剧场里第一次见到王宁,两人连话都没说,仅有一面之缘。隔年,王宁在新人新视野发表《丨丨》,蔡诗凡再度被当时的影像设计唐健哲征召担任救火队,但慢熟的两人依旧没有深聊,仅是进化到点头之交而已。不过,或许某种可以归因于星盘或人类图的原因,王宁在创作《十五分钟运动提案》的前期,「不知道哪里来的直觉」就约了蔡诗凡出来闲聊,凭著「就有种感应吧!」而成行的两位女子,莫名的一拍即合,从此开始成为创作上的伙伴。 提及那次「超诡异」的邀约,蔡诗凡坦言没有想太多,毕竟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常会跟「很free」的人合作,倒也习惯了这种临时兴起的机遇。当时,两人随意漫谈起摄影、身体与观看的关系:例如蔡诗凡不太喜欢被称呼为「摄影师」,而更习惯被称为「拍照的人」,因为摄影对她来说,是个很动作的事情;例如王宁身为创作者,其实每次被问「你要什么」的时候,都觉得异常奇怪又别扭,因为对她来说,唯有在不刻意预设结果的前提下,创作的可能性才会开始蔓延、生长;例如蔡诗凡曾经在拍照时,意识到自己会停止呼吸、身体僵硬,后来练了瑜伽后,才开始能一边拿著相机、一边深吸深吐;例如王宁很投入在这样没有结论的漫谈,似乎在如此无形无状的模糊里,才能清澈地看见自己究竟会被什么样的事物吸引与召唤。
-
特别企画 Feature 安原良☓林芳宜☓施如芳☓陈品秀☓傅裕惠
别话当年了,我们就是「当年」
即将在今年满30岁的《PAR表演艺术》(编按)杂志,历经两厅院不同时期的行政变迁,在杂志社纳入行政法人体制前,杂志社员工甚至被挂名在印刷厂下,而非两厅院的正式员工。历年来的编辑除了分属不同专业领域,也多充满个性,藉著手上的笔与杂志这个载体,分享自身对整个表演艺术产业的观察与批判,不仅是台湾最具指标性的表演艺术刊物,也对30年来身处期间的表演艺术工作者们,带来深远悠长的影响。 也因为是台湾第一本,头10年的编辑思考完全不受两厅院的限制,宛如独立杂志般,大肆运用编辑的观察与独特的视角,书写他们眼中的当代表演艺术现状与报导,必要时更不吝给出犀利的评论,成为那个年代独树一格、也是唯一以表演艺术为主题的杂志。 本期我们特别邀请5位历任编辑,包括安原良、林芳宜、施如芳、陈品秀与傅裕惠齐聚一堂,回顾当年的珍贵记忆。如今5人都已成为各自专业领域中,独当一面的专业工作者,当年青春的冲撞与困难,如今聊起来都带点甜,笑闹间,也让我们得以一窥台湾表演艺术产业这些年的旅途风景。
-
特别企画 Feature 编剧与导演谈读剧
胡锦筵X洪千涵:读出剧本里的声音
读剧,虽是「读」却不只是「阅读」,它一直是剧本创作到正式演出间的排练方式,也陆续发展成公开、或是售票的演出形式以相对简单的剧场手法来呈现剧本,可能是正式演出前的尝鲜、或试演,也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展演方法。而身为创作者的编剧与导演该如何看待读剧?或是在读剧演出之后怎么继续面对这个剧本?我们邀请到去年在台北艺术节「北车写作计划」中发表《呜呜呜OHOHOH》读剧(影像版),然后即将于今年正式演出为《北栖》的编剧胡锦筵与导演洪千涵,聊聊他们眼中的读剧。
-
摄影手札
来回
身处在剧场中,有时意识会飘移、连结到某个日常时刻,生活里的切片也常经提炼,被纳入为黑盒子里的元素。 看似不同的空间切换,但思绪与创造是既连动也流动的。此以纸作为第三种形式,试图将影像们汇作另一个小剧场。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从舞蹈中体验民主,观看中开启政治性想像
身体的社会性一向是当代舞蹈里的重要面向,也是许多当代编舞家的创作关怀,而当我们纵览至今曾出现在台湾舞坛的诸多作品,大致可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取径:从早期的舞蹈前辈蔡瑞月、萧渥廷、陶馥兰,一直到近年的赖翠霜、王世伟,此类编舞家擅长以舞蹈剧场式的叙事手法,与强烈多变的视觉符号意象,在舞作中建构鲜明的批判文本与角色关系,以此针对特定的政治与社会性议题,呈现编舞家独特的视角与观点。
-
关於戏剧的五四三
台湾、历史、戏剧
我很欣赏对传统的偏执,有所凭依,再有所创新,舞台表演的训练可以找到这种痕迹,不管是戏曲、歌仔戏、南管、默剧、小丑、太极的训练,但回到叙事技艺上,似乎没有太多的传统,仿佛只要是人就会讲故事。
-
特别企画 Feature 幕后团队的跨域工作法
惊喜制造:谨慎评估市场,行销、制作专业分工
从《明日俱乐部》到《微醺大饭店》系列,「惊喜制造」这一个「不是剧团的团队」进入剧场观众的购票选择,更获得不只有剧场人的热烈讨论。他们乘著「体验设计」在剧场、展场与商场掀起的热潮,提供剧场创作与生态的外部观点跳脱补助为主的思维,极力开发不同领域的观众,规划更长期的演出周期,达到商业娱乐加上艺术创作的营运、制作、行销等思维与实践。 在我们还在讨论表演艺术到底是不是「产业」时,惊喜制造可否在原有的剧场制作生态里辟出一条路径?
-
特别企画 Feature 幕后团队的跨域工作法
大慕影艺:学习各自产业的优点,让1加1大于2
一位是在影视产业耕耘多年,以《做工的人》、《我们与恶的距离》引领潮流的戏剧制作人、投资者;一位则是台湾剧场的鬼才编剧,《新社员》、《服妖之鉴》等作更是话题不断、票房保证。2020年,大慕影艺执行长林昱伶邀请简莉颖加入大慕影艺担任内容总监,并启动「找样造剧」计划,透过影视与剧场的跨界合作,期望能培养更多说故事的好手,并创造能多元转译的IP作品,替两个领域注入一股新的养分。
-
特别企画 Feature 疫情工作法
疫情之中,我们的工作方法
我们讨论团队的工作方法时,往往会试著从他们的经验累积、主事者风格、机缘巧合等因素里找到「准则」当然,这个准则会随著各种特殊情况,找寻各种因应之道。于是,从2020年初开始影响世界情势的COVID-19疫情,打乱了团队们好不容易成立的工作方法,必须在混乱里有所应变。 那么,这些以创作、制作为主的团队如何回应疫情时代,又怎么看待这段可能停滞的时间,并找寻「疫情下的工作方法」?他们或许重新检视过去、开发线上作业、盘点现有资源、维持创作能量、开发全新形式等,这些方法在这8组团队无法如常的日常里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