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江滨(汪正翔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艺术(家),与它们的产地(二) 座标:新竹

用20年光阴培植新竹国乐摇篮

刘江滨与从小扎根的「新竹青年国乐团」、「竹堑国乐节」

一个人的愿望可以发挥多少影响力 ?先从结果看起——去年的国庆音乐会、今年的总统府音乐会,在总统、各院院长与外交使节前表演的,不是知名职业乐团,而是来自风城的新竹青年国乐团。同样位于新竹的水源国小、龙山国小国乐团在每年举行的全国学生音乐比赛中,至今已拿过超过10次的合奏全国特优第一名,近年来更囊括多项个人项目的特优第一!指挥家阎惠昌多年前率香港中乐团团赴台湾演出时,还亲自指挥水源国小国乐团排练,在得知全校只有200位学生,却有如此优秀的国乐团更是惊叹;而龙山国小也曾受邀到香港参与香港中乐团主办国际青年中乐节演出⋯⋯如此现象难以想像,只能说——不可思议! 

所有的成果始于一个人,那就是指挥刘江滨。问他就究竟有什么法宝,他竟幽默地说:「因为,我很懒!」

无法放下对音乐的要求 

一进到刘江滨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签名。墙上、空心砖上、琴房玻璃⋯⋯连大门上都留著字迹。走近一看,只能被吓得倒退,因为到访过的客人,全是名震八方的人物。整排的奖杯放在工作桌旁,音响、黑胶唱片围绕著所有的空间。

刘江滨一面播放唱片,一面说:「我从高中时代就对音响痴迷。只要我在家的时间,音乐就不曾间断。」这几年碰上疫情,许多演出工作都停止,他却乐得镇日在家。从早上醒来到晚上就寝,除了到吃饭时间,都泡在工作室中。有时倚靠著沙发陷入沉思,有时跟著旋律轻拭灰尘保养唱片,大量吸取的声响不是数年,而是数十年不断。所有的音乐语言与想像,都从唱片中堆叠累加。

虽说现在以一位返乡耕耘的指挥为人所知,他却语出惊人:「其实我从没离开过新竹!」原来,在台北市立国乐团任职唢呐演奏员期间的他,将近10年,天天从新竹通车上班。早上搭上6点半的客运,接著骑预先停在台北的机车,赶上9点的排练。他笑道:「因为辛苦,就不想上班了」

进入北市国,对许多国乐人算是终极殿堂了!但对他来说,热情却随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音乐的处理、乐团的声响⋯⋯这些小点加总起来,就是国乐让人觉得不好听的一大点了。」刘江滨严肃地说:「我还是没办法放下自己对音乐、声音的要求。」

1997年,原已解散了的新竹市立青少年国乐团,时任总干事的王淑娟找到了刘江滨,希望他能重组乐团,于是找了些小学生、再把之前旧团员找回来,在时任水源国小老师洪雪艳的辅助下,重新建立了一个小团,持续每个周末排练。不久后,他决定辞去北市国的工作,结束了奔波,全心投入新竹国乐耕耘。至2011年,孩子们大了、乐团脚步也更稳健,于是青年团正式成立。他得意地说:「我们可能是全台湾常任编制最齐的国乐团!」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