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伦提诺怎么啦?
(Norman Normal 绘)

伦理当道的年代,艺文创作者不得不战战兢兢,不但得透过作品传达正能量,还得在社交媒体苦心形塑好人形象;然而一旦「人设翻车」,舆论便连带将他们的技艺一笔勾消。这时候,他们一方面怪罪这个社会泛道德,另一方面却忘了怪罪自己沉浸在同样的游戏。九把刀的作品,不管文字或影像一直很卖,若非当初他不时在脸书「晒恩爱」并把自己包装成「正义哥」,之后移情别恋,说真的,关整个社会啥事?

像九把刀这种作者(艺人、名流)的案例比比皆是且显而易见,有浓浓的八卦色彩,咱们严肃点,检视较不易察觉的面向:撇开创作者的公众形象不谈,聊聊市场逻辑下的伦理风如何影响个人,甚至整个世代,的艺文风格与内容。

现在主义的虚拟复仇

看看昆汀.塔伦提诺(Quentin Tarantino)。我曾以〈坏人在哪里?〉(网路可寻)为题,论及这位美国导演作品呈现的道德观,指出他从早期非关道德的阶段一步步走向捍卫道德底线的立场。如此转折在《恶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2009)和《决杀令》(Django Unchained,2012)尤为昭著。

之前的电影大半涉及黑帮内部火拼,吸毒、绑架、杀人等等都不成问题;其中要角没有一个是好人,但个个都是英雄好汉。然而,《恶棍特工》和《决杀令》同时呈现一个善恶分明的世界:前者的坏人是纳粹,后者为美国黑奴制度。《恶棍特工》里,纳粹极恶不赦,然而在邪恶核心之外,所幸有一群捍卫正义的英雄,有女人、黑人,以及由美军组成的猎杀纳粹军团。到了《决杀令》,魔鬼换人做,美国黑奴制度取代了纳粹,而好人代表则是思想开明的欧洲白男(舒尔兹医生),以及功夫了得的黑男(决哥)。

如此二分常见于动作片,且符合普世价值,谁会抱怨呢?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塔伦提诺处理历史的方式乃庸俗化的现在主义(presentism):以现在的价值观来批判过去的种种。如此作法有几个问题,例如当代人站在道德高位批判古人、罔顾历史情境、约化了过去等等。塔伦提诺带给受众的快感犹如鸦片,效果立即但之后却愈觉虚空;同时,其潜在的危险是当代人会因此自以为是而自我恭喜。然而回顾当时的世界,反纳粹与反奴役真的是全球运动吗?然后再看看当今社会,我们真的够好了吗?

伦理万岁

塔伦提诺的现在主义于《从前,有个好莱坞》(Once Upon a Time…in Hollywood,2019)达到颠峰。这部电影颇受好评且票房奏捷,唯一的争议来自伦理考量:家属对於戏里呈现的李小龙形象不满。然而这是最微不足道的问题,琐碎而无聊。殊不知,此时的塔伦提诺真正在乎的是伦理议题。

故事里的人物分为两批:一批和好莱坞工业有关,例如李奥纳多饰演的过气演员、布莱德.彼特饰演的特技替身,以及玛格.罗比饰演的莎朗.蒂(历史上真有其人,为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妻子);另一批则是成天嗑药、满嘴解放的嬉皮。后者影射一桩骇人的真实事件:在查尔斯.曼森(Charles Manson)指使下,家族成员于1969年杀害了4人,其中之一即怀著身孕的莎朗.蒂。(近日报导,凶手之一坐牢53年之后终获假释)

然而,鬼才塔伦提诺却窜改历史。在他的版本里,那些嗨过头的嬉皮猎杀时搞错了地址,反倒被李奥纳多和布莱德.彼特两人饰演的英雄撂倒,以致莎朗.蒂逃过一劫:现实中的悲剧在虚构世界于焉化为荒谬喜剧。

除了为了让观众感觉痛快以外,如此翻转基于何种心态?额头上刺著纳粹标志的曼森及其信徒当然不是真正的嬉皮,但他们无论于发型、穿著、言行举止皆与反主流文化运动同步。也就是说,曼森家族从嬉皮文化孕育而出,一旦他们走向暴力,嬉皮文化本身也连带受到质疑。

就象征层次而言,《从前,有个好莱坞》一方面歌颂坚守工作伦理(work ethics)的好莱坞制度下之从业员,另一方面则恐有全面否定嬉皮文化之嫌。就塔伦提诺而言,让社会得以运转的动力,其实来自劳动阶级的务实精神,而1960年代的理想主义不过只是空谈和一堆口号。

伦理至上,理想靠边站——塔伦提诺此时的转折更大且愈趋保守,令人遗憾。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