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想像两个世界:
👉世界1:委托制作取得资源的世界。
👉世界2:政府发行艺术券,由观众决定「补助」对象的世界。
如果可以选择,你想要在哪个世界创作?我们邀请4位艺术家进入多重次元,尝试描绘两种世界的边界。
杜玮哲👉世界2:教育是艺术市场根基
(profile)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戏剧学系,现为山羊体剧团团员。自由剧场创作者。
现在的艺术环境,可能都是偏向第一种,由上至下的委托式制作,但这部分长期下来会有一个风险,在于作品的「公式化」,也就是群体无形间会知道什么主题会更容易拿到补助,就朝那方向迈进。因此对我来说,较理想的状态是第二种,毕竟从事创作,观众本就是我主要关注的沟通对象——但若活在这个世界中,就不能不把「艺术教育」也考虑进来。
以我的经验为例,我国中念的是私立升学导向的学校,表订上的艺术课程内容往往受限,到高中开始顺从自己的直觉,尝试不同形式的创作之后,才更感受到体制对此的不重视造成的审美狭隘。也就是说,如果政府只是发行艺术券,而没有在艺术教育这部分施力的话,观众的美学观点还是无法培养起来,最终创作者可能无异于第一种委托式的世界观,只是,我们变成不是在服务委托方,而是去迎合特定观众的美学喜好。
今天假设教育环境确立,第二种世界成真,那么我应该会在创作上大胆地做更多内容及形式的尝试。对我来说现在创作难免会思考,这样的作品是否会被质问:「为什么要在现代问这个问题、用这种形式?」活在第二种世界的我,大概就不用考量哪种组合最被接受,或者急于证明些什么了吧。能不自溺、又不自贬地,专注在创作上思考。